闫红敏 邢天赐
摘要:当前形势下,敌对宗教势力向高校渗透体现出越来越难以防范的新特征,其危害性不容忽视,构建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的工作体系应从建立完善的反宗教渗透制度体系、有效的反渗透教育体系、严密的宗教渗透预警防控机制和强有力的防渗透基本保障体系等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校;宗教渗透;工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8-0077-02
宗教渗透具有明显的政治恶意性和文化侵略性,近年来,宗教向高校校园渗透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企图用宗教极端思想来代替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研究高校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的有效对策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
一、建立完善的防范宗教渗透的制度体系
高校应建立防范宗教渗透的相关制度,将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制度纳入学校总体的制度建设之中,使学校的各项宗教活动和相关活动有法可依、有据可依、有效监管。高校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办学规范、学生管理、社团活动等各方面都有多项规范的制度,但对于宗教的防范和渗透制度却鲜有专门的制度建立。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健全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的各类相关制度,在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的制度上做到不留空白,使高校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制度和其他制度共同发挥作用,让师生理解非法宗教活动与合法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让学校师生理解并明确自己在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方面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防控宗教渗透制度体系。
二、健全有效的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的教育体系
1.做好马克思主义观和无神论的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教育作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宗教政策和宗教理论相关知识的教育。另外,通过课堂主渠道和专场讲座报告等形式对学生加强无神论的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辨别伪科学,抵制伪科学。同时,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对我国国情、经济社会以及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详细的深入浅出的解读,揭露某些宗教的真实阴谋,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普及宗教相关知识。调查发现,大学生最初参与接触宗教类的活动是被宗教活动的神秘氛围和扑朔迷离的感觉所吸引和迷惑,因此高校应设立有关宗教的选修课程,或适时地举行专题讲座,让学生通过正常的渠道了解宗教,从而消除宗教在大学生心中的神秘感,让大学生真正的认识宗教、了解宗教,从而形成正确、科学的宗教观,增强鉴别宗教渗透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形成嚴密的宗教渗透预警防控体系
1.建立宗教渗透的预警机制。高校相关部门要不断搜集和掌握最新的宗教信息,从源头上杜绝非法宗教活动的渗透,有针对性的制定各类应对宗教渗透的方案。高校学生处,院系学工办要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偏激或遭遇特殊情况,并在某种情况下收到非法宗教分子蛊惑的大学生进行重点关注,跟踪分析,及时的进行思想教育,加以正面的教育引导。另外,高校网络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及通信工具进行合法的有效监管,及时发现隐患,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2.建立多渠道反宗教渗透的立体化联动网络。高校应建立以党委为领导,以宣传部、组织部、保卫处、人事处、学生处、工会、团委等为参与主体的专兼职联动组织机制,并不断对其完善,把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工作落实到每个人。在建立校内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安排专门工作人员与政府职能部门对接,实时掌握宗教相关信息,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立体化联动网络,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防控网络,彻底抵御和防范宗教活动在校园内的蔓延和传播。
3.对相关载体加大监管力度。对外籍来华教师、留学生等来访人员要加强监管,对涉外教师和学生要严格登记、审查、跟踪,明确该类人员来校工作和学习的目的和具体事务及接触师生的范围,在不影响其正常工作学习的情况下,应有相应的监控措施。同时,要向这类人员讲明我国的宗教相关法律法规和宗教政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相应的活动。
4.高校要对宗教方面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专题讲座、调研活动等学术交流和文化研讨活动加大审批监管力度,只要涉及到宗教内容的都要严格审批,加强监管。此外,还要对大学生的“英语沙龙”、“英语角”等类似的社团活动加强管理和审批,重点关注,避免宗教分子通过这种活动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
四、筑牢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的基本保障建设体系
1.建设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政治敏锐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要不断提高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相关能力和理论水平,使他们熟悉掌握我国宗教政策和理论常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信仰观,为高校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
2.发挥党团组织作用,把党团组织作为反宗教渗透的重要阵地。基层党团组织是由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班级等各基层组织组成,他们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学校战斗力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和广大党员、团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1)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打造校园文化品牌。通过组织开展传统文化、高雅艺术、民族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使大学生接受艺术熏陶,感受艺术魅力。(2)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精心挑选优秀影视作品推荐给学生,以此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后文化生活。(3)通过一些文艺晚会、歌唱比赛、科技活动、体育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也填补了学生的空闲时间,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和正确的价值观,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明显,面对困难或问题时,一部分大学生会感到无助和痛苦,甚至会产生绝望,此时,若周围有宗教存在,这些学生很有可能就会接受宗教的慰藉,寻求神灵的帮扶。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和咨询机构,完善心理咨询制度,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讲座、心理测试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帮扶救助,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疏导,缓解和消除其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做好特殊学生的帮扶。高校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各不相同,有些情况特殊学生,比如:经济困难、心理障碍、身体残疾及有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的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和帮扶,因为一些宗教势力通过关爱这些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宗教渗透。
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学校应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强对贫困生的帮扶,同时要注重对其精神上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关怀,使宗教渗透无机可乘。心理障碍学生多数是因为从小缺失关爱、缺乏呵护,使得性格发育不完善,学校应通过与之多交流、多沟通,给予他们温暖、关爱和信任,打開他们的心扉,这样才不至于使他们被宗教势力所利用,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自觉抵制宗教渗透。一些身体残疾的学生,往往有很深的心理自卑,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和同学应多加鼓励帮助,让他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其他同学共同学习,共同成长。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比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宗教就会失去对他们的诱惑力,从而有效的抵御宗教渗透。
一些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学生和家庭有宗教信仰背景,他们的宗教信仰往往从小就形成了,这种信仰不会改变,但正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就更容易被非法宗教分子所利用。因此,对这些学生而言,高校一方面要尊重他们的民族信仰和民族习惯,同时要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非法宗教的危害和影响,了解国家的法律和党的宗教政策——不能在学校开展宗教活动,更不能在学校传播宗教。
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乃至全社会形成合力,树立科学思想,遵循科学原则,建立完善的各项制度,制定有效政策,形成综合防控局面,让宗教渗透无机可乘,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蔡茂华,等.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制度体系反思与重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2]孙强,袁志扬.新形势下高校统站工作应对宗教渗透问题的思考[J].民族与宗教,2011,(2).
[3]江颉.民族地区高校防御宗教渗透有效途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