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贵莹 闫坤伦 陈炜
摘要:目的:探讨高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健康这三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12名甘肃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1)、惩罚严厉(F2)、母亲惩罚严厉(M2)、过分干涉保护(M5)四个变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显著,父亲过度保护(F5)、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1)对心理健康的预测边缘显著;(2)时间监控观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显著;(3)时间监控观在父亲惩罚严厉(F2)、过度保护(F5),母亲惩罚严厉(M2)、过度干涉保护(M5)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时间监控观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高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匹配;时间管理倾向;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2-0075-04
一、前言
岳冬梅通过相关研究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有可能促发子女产生神经症。其他很多研究也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1-2]。黄希庭教授通过相关研究首次提出了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及模型[3],之后有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时间监控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健康水平[4]。此外,这方面研究还涉及到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健康多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如抑郁、生活满意度等[5-6]。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7],而时间管理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结构,也必然会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预测作用[8]。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时间管理倾向跟心理健康之间两两关系显著,时间管理倾向作为一种动力性人格特征,是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对高职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时间管理倾向、心理健康这三者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对丰富相关研究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方法
(一)被试
以甘肃省三所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612份,回收有效问卷571份,有效回收率为93.3%。其中女生271人,男生300人;一年级207人,二年级171人,三年级193人;文科390人,理科181人;独生子女78人,非独生子女493人;学生干部119人,普通学生452人;城镇学生66人,农村学生505人。
(二)工具
1.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简称EMBU)。由瑞典的C.Perris等人(1980年)编制,岳冬梅等人对其进行修订(1993年)。中文修订版共包括66条项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过度保护、过分干涉6个因子,共有58道题目;母亲教养方式共57道题目5个因子,将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合为一个因子,即过分干涉过分保护。量表得分由四个等级构成,应用广泛,主要适合于中青年被试(15—54歲)。EMBU各因子的Cronbachi,s系数在0.62—0.83之间。
2.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简称ATMD)。由黄希庭、张志杰(2001)等编制,共44个题项,分为时间价值感(10个题项)、时间监控观(24个题项)和时间效能感三个分量表(10个题项),各分量表按5点等级计分,有反向计分,相应题目的得分相加即为衡量时间管理倾向的得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越高。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之间。
3.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量表采用5分的评分标准,反映不同程度的症状。由10个症状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项目构成。量表的Cronbachi,s系数在0.62—0.96之间。
(三)程序
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由主试统一指导语,一次性完成两份问卷,经人工剔除废卷后进行数据录入,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心理健康人口变量特征分析显示,心理健康得分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上差异显著。考虑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层回归,第一层考虑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学生干部变量的影响,第二层考察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父亲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表1显示,年级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显著,当控制人口统计学学变量之后,R2的改变值为0.053,方差分析显著,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F1、F2)两个变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显著,父亲过度保护(F5)对心理健康的预测边缘显著,解释的差异为19.8%,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及父母教养方式其他维度对心理健康没有起到显著的预测作用。
2.母亲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表2显示,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R2的改变值为0.051,方差分析显著,母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M2、M5)两个变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显著,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1)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边缘显著,解释的差异为19.6%,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及父母教养方式其他维度对心理健康没有起到显著的预测作用。
(二)时间管理倾向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以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作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分层回归,第一层考虑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学生干部变量的影响,第二层考察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时间管理倾向三个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结果显示,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R2的改变值为0.027,方差分析显著,时间监控观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边缘显著,解释的差异为17.2%,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对心理健康没有起到显著的预测作用。
(三)父母教养方式、时间管理倾向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1.父亲教养方式、时间管理倾向对心理健康的多元回归。为了进一步分析父亲教养方式、时间管理倾向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以年级、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罚严厉、过度保护(F1、F2、F5)和时间监控观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总分为因变量,运用分层回归的方法,探讨时间管理倾向、父亲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结果显示,年级和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度保护可以联合预测心理健康19.1%的变异量,当加入时间监控观之后,我们可以看到R2的改变值为0.016,方差分析显著,年级、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与时间监控观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解释的差异为20.7%,具有统计学意义。父亲过度保护对心理健康预测作用不显著。
2.母親教养方式、时间管理倾向对心理健康的多元回归。以年级、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M1、M2、M5)四个变量和时间监控观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总分为因变量,运用分层回归的方法,探讨时间管理倾向、母亲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结果显示,年级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度保护可以联合预测心理健康19.2%的变异量,当加入时间监控观之后,我们可以看到R2的改变值为0.017,方差分析显著,年级、母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和时间监控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显著,解释的差异为20.9%,具有统计学意义。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心理健康预测作用不显著。
进一步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时间监控观在父亲惩罚严厉(F2)、过度保护(F5),母亲惩罚严厉(M2)、过度干涉保护(M5)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作用显著。
四、讨论
年级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非常明显,高职学校更重视技能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接触专业学习有一个适应期,每个年级也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
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结果表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显著,与以往结果有相似之处[9]。在情感温暖理解的成长环境中,孩子需要得到满足,感受到爱和关注,安全感强,更独立,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而对子女采取不当的教养方式,如父母拒绝和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容易产生较多的不良情绪体验,出现逆反、自卑等心理,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养方式,改善亲子关系,对促进子女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时间监控观对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这印证了以往[10]的研究结果。时间监控观在一系列外显活动中得以体现,高职学生在具体行为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预期的计划目标不能协调一致,容易产生失落、焦虑等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时间管理倾向得分高的学生更善于合理的对时间进行支配和监控,有助于降低忧虑和工作中的拖拉现象,可以提高做事效率,更易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通过高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时间管理倾向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这三者是关联性存在,时间监控观在父亲惩罚严厉(F2)、过度保护(F5),母亲惩罚严厉(M2)、过度干涉保护(M5)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作用显著。以往有研究表明,父母适度爱护等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子女形成合理的时间管理倾向,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体的学业拖延程度[11],如果父母亲采取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会使孩子容易产生逆反、自卑、无能等心理,缺少明确的时间规划和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有时也会被动地接受父亲的相关建议,但对接受并执行目标心存抵触,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降低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过分干涉和保护,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做事觉得底气不足,缺少自主性和独立性,形成的消极的自我评价,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12]。
参考文献:
[1]蒋艺,王丁丁,宋蕾.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3):75-79.
[2]雷陈珊.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悯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
[3]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4]牟丽霞,王丽.浙江省高师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61-63.
[5]涂涛,王道阳,方双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焦虑及其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356-357.
[6]王凯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1342-1343.
[7]曾昱,张灵聪.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556-1558.
[8]张搏.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J].华中人文论丛,2010,6(1).
[9]颜芹哥.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0.
[10]刘玲玲.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11]李宁,闫春平,李青青,杨世昌.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11(10):931-933.
[12]胡梦璧.父母教养方式、个人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江苏:苏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