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在学习中,不管你是学文,还是学理;也不管你是看课本书,还是看课外书,都离不开阅读。很多人总认为阅读是文科,尤其是语文的事,其实不然,不通过阅读你能理解理科题目的意义吗?不理解你能解决问题吗?特别是数学,更应该重视阅读。学习数学万万离不开阅读,在数学的阅读中才能走近数学、理解数学。在阅读数学中,教师要起到“导”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题意,进而做到解决问题。
关键词:教材;多样性;应用题;课外读物
根据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以及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以及“数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数学”。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也是不能够脱离阅读进行教学,下文阐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数学教材的阅读
数学教材是专家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因此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通过阅读、思考、分析、交流、归纳等思维活动,学生获得的不仅只是书本知识,还获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表达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教材的阅读主要分以下几类:
第一类,概念、定义、公式的阅读。数学的阅读不像读小说,快速浏览就可知故事概况。概念和定义等知识必须要反复咀嚼,准确理解。例如我在教学《黄金分割》一课时,通过让学生仔细地阅读教材,在掌握黄金分割定义的同时了解生活中的黄金分割,起到了拓展延伸的作用。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第二类,重要句段的阅读。在教学中,对于某一节课内容让学生自学时,采用初读、精读两个步骤,特别是对有些句段的精读显得尤为重要。在《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一课中,对“梯子AB和EF哪个更陡?”这句话的理解,通过阅读先抓住“陡”这个关键字,再通过“梯子的长度相等”等知识的比较后就真正地理解梯子的倾斜程度与倾斜角的关系。
第三类,“读一读”“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的阅读。组织学生阅读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欣赏的角度去读。如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棋盘上的学问”,目的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当指数不断增加时,底数为2的幂的增长速度是很快的。学生读起来兴趣盎然,对于文中提出的问题,有兴趣的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第二,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角度去读。如九年级下册教材第167页的“统计图引起的错觉”就是对统计图造成的误导在现实生活中的知识进一步介绍,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认识。
另外要注意教材的多样性,教材是针对各地学生的不同进行编写的,但是往往也会存在很多不能符合实际的。因此,我们要将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将教材本来的内容编制得更为生动有趣,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话,学生才能真正找到学习的乐趣。例如,想要将教学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就要利用一些图表、对话、文字叙述、游戏、故事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也可以多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 应用题的阅读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应用题的呈现要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应该努力实现应用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有多余条件和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以凸显应用题的问题特征,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现在经常发现解应用题不会分析,有的题学生解答不出时,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原因就出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特别是在解应用题上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把关键性的词做上记号,深入地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提高了阅读应用题的能力和经验,为顺利、正确的解答应用题打好了基础。在平时的应用题教学中,我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 让学生把题目读完整。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把应用题的题目读完整才分析题意,找准数量关系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2. 注意找出题中的关键词。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关键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到某个字的存在,把本不应该错的题目做错了,所以在读题时一定要要求学生圈出题中的关键词。养成认真、细心的阅读习惯。3. 对于表格、图象式的应用题,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将其叙述出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出现一些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开放题,这样的题目可能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的,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这同样也要建立在一定的数学阅读基础之上。我就形如语文教学那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三、 数学课外读物的阅读
学生学习到一定的数学知识以后,就会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增长才干。比如我所带的班买了一些中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系列丛书,还可以订阅数学报纸等。
总之,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安乔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漫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
[2]苏新坡.漫谈“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时代,2014.
作者简介:
邱刚,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新津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