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新生儿科早产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

2018-09-25 10:32邓翠丽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18期
关键词:本院早产儿新生儿

邓翠丽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早产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并改进,探讨改良后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方法:第一阶段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本院新生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94例。使用WPS表格软件随机将其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的路径组,各47例;第二阶段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改进,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96例,将其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和改良临床护理路径的改良路径组,各48例。分别观察比較不同阶段中两组患儿医院感染、红臀发生率、家长对早产儿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第一阶段,路径组家长对早产儿相关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321、-3.677,P=0.000、0.000);两组患儿红臀、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字2=0.061、0.000,P=0.804、1.000)。第二阶段,改良路径组患儿红臀、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376、4.414,P=0.036、0.036);家长对早产儿相关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780、-2.743,P=0.000、0.000)。结论:引进的临床护理路径有一定效果,但针对性改良的早产儿护理路径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适合本院新生儿科深入开展。

【关键词】 新生儿科; 临床护理路径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or preterm infants in Neonatal Department,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modified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Method:In the first stage,a total of 94 preterm infants who met inclusion criteria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WPS form software,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applied routine nursing mode and the pathway group applied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47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second stage,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is improved,a total of 96 preterm infants who met inclusion criteria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applied routine nursing mode and the modified pathway group applied modified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4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newborn eczema,the knowledge levels of breeding preterm infant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among the two groups in different stages were compared and observed.Result:In the first stage,the knowledge levels of breeding preterm infant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he pathwa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Z=-6.321,-3.677;P=0.000,0.000).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newborn eczema between the two group(字2=0.061,0.000;P=0.804,1.000).In the second stage,the incidence of newborn eczema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modified pathwa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4.376,4.414; P=0.036,0.036);the knowledge levels of breeding preterm infant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he modified pathwa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Z=-6.780,-2.743;P=0.000,0.000).Conclusion: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troduced has certain effect,but the modified nursing pathway can get better effect,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Neonatal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Key words】 Neonatal Department;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irst-authors address:Sanshui Peoples Hospital,Foshan 528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8.024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 nursing pathway,CNP)是依据护理计划,为特殊患者所设定的每天标准住院护理模式,它由患者的各诊断实施护理计划组合而成,可以帮助护士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1-3]。目前,在护理工作中各科室各病种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逐步深入,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升科室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一些因不恰当护理所导致的并发症,有其意义。在新生儿科,早产儿是常见收治患儿,对于他们的护理,目前临床护理路径的使用取得了理想效果[1-5],但文献报道的临床护理路径侧重点有所不同,引进后发现其并不完全适合本院新生儿科的实际情况,故而本科于2016年5月通过质量持续改进,与医务科、护理部协同针对性制定出更适合本院新生儿科的改良早产儿临床护理路径,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第一阶段选取本院2014年

5月-2016年4月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早产儿94例。第二阶段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早产儿96例。纳入标准:均符合早产儿的诊断标准(ICD-10:P07.301)并且早产儿出生时的胎龄>30周,出生体重>1 kg;早产儿均无先天畸形;早产儿、母亲均无其他特殊内科疾病、遗传病;母亲年龄21~34岁。排除标准:早产儿家长(父亲或者母亲)有心理、精神异常或其他影响医患沟通的疾病如甲亢等,不能配合研究;母婴有严重并发症,不适宜参与研究;研究过程监护人因各种因素要求不参与研究中途退出;各种原因的失访导致关键观察指标测量缺失[6]。所有研究对象均取得了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后参与本研究。该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以及批准。使用WPS表格软件随机将第一阶段的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路径组,各47例。将第二阶段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改良路径组,各48例。

1.2 方法

1.2.1 第一阶段 在第一阶段,新生儿科、护理部等科室专家参照参考文献[4-6]制定出早产儿护理路径,对照组依照早产儿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路径组通过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护理路径主要内容包含:(1)新生儿室综合护理路径。通过按照时间表实施保温、控湿、基础护理、营养治疗措施,以及早产儿育儿知识普及[5];(2)过渡病房(母婴同室阶段)路径。通过按照时间表实施感官刺激训练如视觉、嗅觉以及早产儿育儿知识普及等[7];(3)出院后随访定期电话通知家属复诊以及相关训练。

1.2.2 第二阶段 了解第一阶段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后,针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参考文献[7-9],通过开展头脑风暴等活动,集思广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依据本科实际情况如设备、人员配置、管理模型等特点做适当针对性修改,主要的不同在于:早产儿在病房的管理由主管护士负责,健康教育、出院后的随访、康复指导由主管宣传教育的人员负责,临床护理路径因此而包含主管护士以及教育人员在各个特定时间点的工作任务。通过明确的分工,进行更加细致的护理,明确护理人员职责,做好交接班管理登记,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加强护士之间的工作配合,弥补前一阶段发现的一些影响护理质量的细节问题。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在早产儿出院时,分别统计各自两组早产儿医院感染、红臀发生率。在早产儿入科时对各自两组家长早产儿相关知识掌握度进行评估,出院后1个月分别再次进行两组知识评估,计算两个时间点早产儿相关知识掌握度的差值,并做出统计比较。在出院后1个月分别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分,满意度调查表共设25问,每问有多个选项,总分有100分。早产儿知识问卷也有25问,满分均为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第一、二阶段一般资料比较 第一阶段:对照組男23例,女24例;胎龄30~35周,平均(33.11±1.70)周;体重1 200~2 300 g,平均

(1 763.1±335.8)g;路径组男22例,女25例;胎龄30~35周,平均(33.42±1.58)周,体重1 200~2 300 g,平均(1 648.9±342.2)g。第二阶段: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胎龄30~35周,平均(32.76±1.85)周;体重1 100~2 300 g,平均(1 662.2±278.9)g;改良路径组男23例,女25例;胎龄30~35周,平均(32.99±1.48)周;体重1 100~2 300 g,平均(1 644.0±279.0)g。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各自两组的早产儿在胎龄、体重、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第一阶段两组各指标统计最终结果比较 路径组家长对早产儿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在两个时间点的得分差值、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321、-3.677,P=0.000、0.000);红臀、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字2=0.061、0.000,P=0.804、1.000)。见表1。

2.3 第二阶段两组各指标统计最终结果比较 第二阶段改良护理路径组患儿红臀、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376、4.414;P=0.036、0.036);家长对早产儿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在两个时间点的得分差值、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780、-2.743,P=0.000、0.000)。见表2。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护理手段,普遍认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各种不同的疾病、患者、科室应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临床护理路径以适合不同疾病患者的需要[2,10-14]。对于早产儿,临床护理路径能加强早产儿出生后的管理,能防治和减少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9,15-16]。本院初次使用的早产儿临床护理路径有一定效果,如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产儿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在两个时间点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起到了提高满意度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的作用。然而,此阶段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并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以及红臀发生率,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各个医院新生儿科管理可能有差别,适合于其他医院的临床护理路径即使进行了一定的适应性修改,也不见得完全适合自身医院,故而通过初步应用,通过质量持续改进手段[17-21],在现有临床路径基础上结合应用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变通改进是很有必要的[22-25]。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新生儿科早产儿护理路径的主要内容进行改进,比如通过合理的分工以及不同人员的时间轴安排,使得人员职责明确,能够更专注于自身工作,配合更加默契。而在早产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中发现,该路径效果明显得到提升,能够有效提高本院新生儿科护理质量,降低红臀与医院感染发生率,故而值得继续深入使用,或进行持续改进。当然本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因为第二阶段时间段内病例数的限制,没有进行三组比较,笔者将在下一步研究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小兰,苗春霞,石云,等.护理路径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护理干预中的临床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5,29(6):463-465.

[2]李志敏.临床护理路径对晚期胎膜早破产妇围术期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95-96.

[3]林艳红,钟彩莲,孙顺娣,等.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在计划性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0):107-109.

[4]胡玉转,李丽仪,陈凤娣,等.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护理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1):51-52.

[5]李石红,黎爱萍,何伟金,等.臨床护理路径对早产儿相关因素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3,13(7):87-89.

[6]仰礼萍,赵海鸣,温洪华,等.出院前规范化管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9):1075-1077.

[7]侯丹,李炳芬,郑莉彦,等.临床及家庭早期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3):12-14,37.

[8]李严平,刘盈,马琳等.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8):1917-1920.

[9]袁晓明,王杏茶,赵立双.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分析与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2004-2006.

[10]王芳英,张帆.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21):58-59.

[11]陈幸谊.临床护理路径在脊髓损伤(不完全性)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90-93.

[12]赖文娟,牛艳迪,高观鸿,等.CT增强检查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与意义初步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6):68-70.

[13]陈育珊,郑定容.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3):83-87.

[14]陈美芬,梁艺敏,黄丽君,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3):90-93.

[15] SpittleA J,Ferretti C,Anderson P J,et al.Improving the outcome of infants born at <30 weeks gestation-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reventative care at home[J].BMC Pediatr,2009,9(1):73-87.

[16] Field D J,Firmin R,Azzopardi D V,et al.Neonatal ECMO study of temperature (NEST):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C Pediatr,2010,10(1):24-35.

[17]周红,章国梅,谢红艳.门诊高热患儿采血前规范管理对规避安全隐患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109-112.

[18]成菊兰,薛敏霞,黄波霞.应用品管圈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85-88.

[19]李玉虎.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9):83-86.

[20]陈春兰,廖桂芳,徐明芳,等.个案追踪法在分级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2):108-111.

[21]高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绩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9):110-113.

[22]张华萍.探讨精细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1):84-87.

[23]王斯妍.PDCA循环管理在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8):145-148.

[24]霍宝锋,张天弼,刘智敏,等.HIV抗体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的确认及回归策略[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8):141-144.

[25]彭玲,黄珊,张彩英.CQI管理模式在改善外科留置管道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3):107-110.

猜你喜欢
本院早产儿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婴儿抚触护理法对早产儿呼吸及睡眠的临床观察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早产儿喂养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总结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48例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
神圣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