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生态德育现状研究

2018-09-25 01:16张旭
吉林农业 2018年16期
关键词:现状

摘要:当前,生态问题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在生态德育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系统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在生态德育建设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并分析高校生态德育现状的原因,力求探索出一条新型的生态德育之路,培养出一批具备生态危机意识、生态道德素养、生态行为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中大有可为。

关键词:高校生态德育;现状;原因

基金项目:2017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生态德育创新机制研究,合同编号:JJKH20170355SK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6.06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针对工业文明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敬畏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目标,力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任重道远。

我国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鉴于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下,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生态德育建设已成为各大高校的使命与职责。所谓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1]。

1 高校生态德育的重大意义

1.1 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学生不仅应具备必要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然而,受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德育以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人际德育为主,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平等地位。馬克思说,历史原本就是一部自然史,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自然。这就要求人类树立生态意识,用生态道德和生态智慧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大学生是否具备生态意识以及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德育,不仅使学生树立生态环境危机意识,养成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弥补传统的人际德育的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为更好地应对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严峻问题,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强高校生态德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建设的题中之义。

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高等院校招生几乎是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推动国家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若全国各大高校都将生态德育纳入到其人才教育的培养方案中并给予相应的重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和生态素质,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和当地社区组织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中,那么这一庞大群体的行动将会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1.3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成就与辉煌有目共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2%,“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在我国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不可避免的难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生态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一块短板,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高度重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重新审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可靠之才,在高校加强生态德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坚定保护生态环境的信念,并将其外化为实际行动,将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2 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及问题

受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当前高校德育内容大多集中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传统的“人际德育”范围内,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互惠共生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高校德育存在一些问题。

2.1高校对生态德育的认识不到位,忽视对学生生态德育的培养

当前很多高校未认识到生态德育的重要性,没有将其放到战略性的位置来考量。

2.1.1 片面强调专业教育,课程设置有缺陷

目前,高校设置的公共必修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以加强学生的人际德育为主。其中虽然包括了一些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但是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生态情感。

另外,当前高校过于注重培养专业性人才,看重就业率,在师资配备上首先为专业课服务,而从事专门的生态德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十分匮乏,忽视了德育尤其是生态德育对于国家建设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虽然部分高校也相继开展了生态德育课程,但是课程设置过于呆板,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流于形式,总体效果欠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设置了以下问题“您一般从哪些途径获得生态文明的知识?(多选)”其中,有38.2%的同学从报纸、杂志上获取的;有76.5%的同学从电视、电脑、手机上获取的;有26.3%的同学是从学校宣传中获取的;有11.3%的同学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可见,学校在生态德育建设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2.1.2 过度重视学校硬环境,缺乏对学生的意识教育

高校在学校建设中,十分重视对于校内硬环境的设置安排,在美化校内环境上花费大量的金钱、精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氛围,但是却未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生态知识方面的教育,学生也未意识到自己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使命与担当。

2.2 高校生態德育教育者生态意识薄弱、生态德育知识匮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形势,树立危机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是生态德育工作者的任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教育者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并未意识到生态德育在德育内容中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大多传授的是如何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关系。例如关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是教授重点。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本身所掌握的生态德育知识较为匮乏,未对其形成系统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甚至只有国家社会需要的时候,教育者才会对生态德育进行相关的研究,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3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和行为的缺失

虽然大学生生态危机意识在增强,具备了一定的生态文明素养,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生态知识不健全。据调查,大学生对于一些最基本的生态知识了解甚少。例如对于寝室电灯一天的耗电量,当地的清洁能源项目,一节五号电池对地下水的污染量等相关知识,学生都一知半解;二是缺乏生态道德使命感与责任感。大学生未认识到个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义务,生活中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例如,通宵玩游戏,随地扔垃圾、吐痰等;三是缺乏生态道德行为。部分学生掌握了必备的生态知识,也了解了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自律意识,往往不能在实践中身体力行。

2.4 高校生态德育内容失衡,方法单一

传统的高校德育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甚至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脱节。过于注重对学生理想价值的塑造,强调学生应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而疏忽于其在生活学习中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使得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失衡。即使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的生态德育课程,也是理论灌输为主,只需学生被动接受,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需求。内容的呆板和方法的单一必然使生态德育成为一种程序化、任务化教学,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和生态情感方面的共鸣,学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生态德育的相关内容,生态德育的目标最终也难以实现。

2.5 学校生态德育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脱节

良好的教育应该是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完美衔接,即所谓的“三位一体”。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重点,社会教育是补充。但是由于三者在认知水平和利益考量上存在差异,其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和行动上存在出入。学生在学校树立起来的生态意识有时在父母或者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发生转变;或者学生在学校经过长期学习和熏陶形成的有关生态方面的认知却由于家长存在不同的看法遭到否定,于是便造成了学生在生态认知和行为方面混乱的局面。

3 高校生态德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高校生态德育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由诸多因素引起的,只有找到原因之所在,高校生态德育才能更好地开展。

3.1 生态问题的滞后性和复杂性

环境破环、生态危机的发生是各方面因素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产生的。破环生态的行为发生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对于环境的影响可能才会显现。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停止后,生态恢复也不能立竿见影,正是这种滞后性使高校忽视了对学生的生态德育。

另外,生态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多年来“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理念以及国家对破环生态行为的惩罚过轻使生态问题十分复杂,民众的生态危机意识淡薄。受文化惯性的影响,甚至很多民众认为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国家、企业应该承担起生态重建的重任。这种复杂性进一步加大了高校生态德育的难度。

3.2 高校教育指导思想偏离,功利化倾向明显

我国高校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围绕人际教育展开的,凸显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教育理念,着重把学生塑造成一名有理想、有价值、有追求的人,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发展的矛盾之一。

另外,尽管我们一直提倡,当前高校应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但从事实来看,不管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方法都透露着应试教育的色彩,教育的功利性目的明显。学校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能够在社会的某一行业领域从事专门性工作的人才,从而提高本校的就业率。因此,学校将专业知识的传授看作主要任务,忽视了生态德育建设;而学生的目的更为明确,即在走出校门之际,能够找到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在校期间忙于各种考试、考证,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早已被其抛之脑后,致使生态德育的行动力远远不够。

3.3 德育目标理想化,与学生实际脱轨

德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构建一个精神支柱,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总体来说,德育目标极具理想化、抽象性。而过于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与人格毕竟不会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现象[2]。因为在学生看来,理想化的德育目标只会变得假大空,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生态德育以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能力的当代青年人才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学生看来,这一目标就显得过大过空,缺乏执行力度和明确的执行要求,使学生对生态德育的认识模糊不清,影响其时效性。同时,过于理想化的生态德育目标使得其内容过于空泛,教育者在讲授过程中无法将其具体化,只是尽可能的将某些生态知识和结论灌输给学生,无法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没有实践,学生就不能将生态德育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缺乏自律意识和行动力度。

3.4 生态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

“德育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多方面搜集事实性材料,对德育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3]评价德育活动及效果是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当前各大高校对于生态德育的评价体系存在滞后性的问题,仍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主要依据,未将教育者的生态德育工作和学生的生态德育效果纳入到考评体系中,使得教师未意识到自身生态意识薄弱以及生态知识欠缺,使得学生缺乏树立生态意识、践行生态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建立完善的生态德育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学校的生态德育建设尤为重要。

我国针对生态德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态德育仍然是德育学的内容之一,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高校生态德育建设工作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进一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德育工作者应坚持“德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4]的理念,通过生态德育内容与方法的多元化、具体化,开展体验式生态德育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新型的、行之有效的生态德育培养方法,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行为和生态智慧。

参考文献

[1]刘惊铎,王磊.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1998,(05).

[2]陈洁.高校生态德育现状及归因分析[J].文教资料,2013,(29).

[3]卢明霞.浅谈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04).

[4]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行走在生态教育的路上[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作者简介:张旭,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