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珊珊 陈巧红 李心德
儿童湿疹属于特应性皮炎,近年来有研究报道指出,变应性皮炎的发生与儿童体内维生素D缺乏有关[1-3],本研究旨在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湿疹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防治儿童湿疹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为此选取200例正常儿童和100例湿疹患儿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的湿疹患儿100例为湿疹组,以及体检的1岁以上正常儿童200例为对照组。纳入标准:湿疹组儿童经病史观察、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湿疹,对照组儿童经全身体检未发现任何异常;湿疹患儿均为初诊,或近1个月内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年龄在1岁以上、14岁以下;儿童家长均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皮肤病或免疫系统疾病患儿、家长不予以配合患儿等。本研究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检查前一晚,受检儿童均进行为期8 h常规禁食,检查当天,于清晨儿童空腹状态时,采集受检儿童的外周静脉血液作为检测标本,采集量为5 mL,以5 000 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处理,取血清,采用串联质谱法对受检儿童血清中的维生素D水平进行检测,检测设备为Applied Biosystems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仪,检测试剂为美国和德国原装进口试剂,对血清中的维生素D2、维生素D3水平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对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湿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性别湿疹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再比较湿疹儿童在不同季节的维生素D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r为正数即正相关,反之则为负相关。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湿疹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1~12岁,平均(6.81±3.92)岁。对照组男110例,女90例;年龄2~12岁,平均(6.74±4.0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 湿疹组患儿维生素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维生素D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ng/mL,(±s)]
表1 两组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ng/mL,(±s)]
组别 维生素D2 维生素D3对照组(n=200) 4.17±2.03 29.17±6.14湿疹组(n=100) 3.84±1.82 23.08±4.25 t值 1.373 8.906 P值 0.171 0.000
2.3 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湿疹的相关性分析 经相关性分析,维生素D3水平与儿童湿疹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维生素D2水平与儿童湿疹无线性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湿疹的相关性分析
2.4 不同性别湿疹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 男性湿疹儿童的维生素D3水平高于女性儿童(P<0.05),但二者的维生素D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不同性别湿疹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ng/mL,(±s)]
表3 不同性别湿疹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ng/mL,(±s)]
性别 维生素D2 维生素D3男(n=57) 3.92±0.93 24.27±2.35女(n=43) 3.71±0.89 21.85±1.94 t值 1.139 5.486 P值 0.258 0.000
2.5 不同季节湿疹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 在不同季节方面,湿疹儿童在6-8月的维生素D3水平均高于其他月份(P<0.05),3-5月、9-11月的维生素D3水平均高于12-2月(P<0.05),而3-5月与9-11月的维生素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儿童在不同月份的维生素D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季节湿疹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ng/mL,(±s)]
表4 不同季节湿疹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ng/mL,(±s)]
*与6-8月比较,P<0.05;#与12-2月比较,P<0.05。
3-5 月(n=25) 3.75±0.81 22.87±1.45*#6-8 月(n=21) 3.89±0.92 24.59±1.82 9-11 月(n=26) 3.81±0.84 22.96±1.49*#12-2 月(n=28) 3.70±0.89 21.45±1.27*F值 0.361 4.239 P值 0.719 0.000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系统病变,属于过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在儿童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4-5]。儿童湿疹患儿多伴随有皮肤损伤,其皮损表现主要为局部斑块,可能分布于患儿四肢、外阴、肛门等全身多个部位,伴随有剧烈的瘙痒感,如患儿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湿疹,对患儿日常生活和生长发育较为不利[6-9]。
临床上主张对儿童湿疹予以积极预防和治疗,可针对其发病原因着手,而儿童湿疹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近年来,有研究报道指出,儿童机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缺乏可能与其湿疹发生密切相关[10-11]。维生素D是一种儿童生长发育期间所需的营养物质,其获取途径主要为食物摄入、皮肤合成,机体内维生素D在肾脏和肝脏代谢后会经过羟化作用生成25羟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抗过敏、抗炎作用,当机体内出现炎症反应或过敏反应,25羟维生素D会逐渐减少[12-17]。本研究针对100例湿疹患儿与20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后发现,湿疹组患儿的维生素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维生素D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经相关性分析,维生素D2水平与儿童湿疹无线性相关性(P>0.05),而维生素D3水平与儿童湿疹存在线性正相关(P<0.05)。这充分说明维生素D水平降低与儿童湿疹的发生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儿童机体内25羟维生素D减少后,其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其发生湿疹等特应性皮炎的概率提高[18-20]。
本研究针对不同性别湿疹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进行比较后发现,男性湿疹儿童的维生素D3水平高于女性儿童(P<0.05),二者的维生素D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男性儿童在户外活动的时间相对于女性儿童更多,在户外活动时,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儿童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3增多。
本研究还对湿疹儿童不同季节的维生素D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不同季节方面,湿疹儿童在6-8月的维生素D3水平均高于其他月份(P<0.05),3-5月、9-11月的维生素D3水平均高于12-2月(P<0.05),而3-5月与9-11月的维生素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儿童在不同月份的维生素D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出现的原因主要与日照有关,我国属于北半球国家,6-8月属于夏季,夏季的日照时间相比于其他季节更长,日照强度也更强,冬季则与夏季相反,而阳光照射是维生素D3合成的重要促进条件,夏季人体中的维生素D3水平增多,冬季维生素D3水平则下降;维生素D2的来源与阳光照射无关,故不同季节的维生素D2水平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由于维生素D3水平与儿童湿疹的发生存在正相关,故临床治疗儿童湿疹可从补充维生素D着手,可根据湿疹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维生素D制剂进行治疗,常用的维生素D制剂如阿法骨化醇,可为患儿外源性补充机体内所需的维生素,有效提高其机体内维生素D水平,有利于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此外,还可鼓励儿童多多参加户外活动,以增加阳光照射时间,促进维生素D3合成。
综上所述,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湿疹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儿童湿疹可采用维生素D补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