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初中学生有效参与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对策研究

2018-09-22 17:48陈秀清
教师·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对策研究初中

摘 要:历史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学习科目,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新课程理念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历史教学方面,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号召学生全面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提升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文章将对促进初中学生有效参与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29

作者简介:陈秀清(1968—),女,福建闽清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

历史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对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还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史料,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笔者将分别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促进初中学生有效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兴趣不高、教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等方面,若长此以往便会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获取造成不良影响。笔者将分别从以下方面展开阐述。

1.教学手段单一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将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无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去。

2.教学兴趣不高

基于应试理念影响,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到理论知识学习上,从而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如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一味对知识进行灌输便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3.教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据笔者调查,我国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并非专业的历史人才,对历史知识并非融会贯通,有些教师年龄尚轻,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也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各种阻碍,不利于历史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促进初中学生有效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

为促进初中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对问题情境加以创设、设计灵活的互动模式、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借助问题导图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把握,有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具体如下。

1.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进行,并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将历史知识的获取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将问题教学方法引入其中,对问题情境加以创设,从而推动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述《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这一课时,应对相关问题进行设置,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确保问题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如“何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又是指哪些国家呢?”从这一系列问题逐渐过渡到“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六国?”“秦国能统一六国的原因是什么,它和其他国家相比有哪些差别?”当教师提出这一系列问题,学生便会与其他同学互动交流,最终与教师共同解决问题,不仅理解了历史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设计灵活的互动模式

为实现高效教学,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更多互动模式,初中历史便是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对备课不断优化,按教学大纲对互动模式加以设计,选择灵活的互动模式来实施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教学趣味性的重视,通过灵活的互动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现师生的和谐互动。

例如,教师在对美国南北战争内容进行讲述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重要性,教师在备课前应设计好互动模式,将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结合起来,对课堂互动效果加以强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让部分学生扮演南方黑奴,向其他学生讲解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看法,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可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当时黑人奴隶生活情景加以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黑人奴隶的艰苦生活,从而理解林肯提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3.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

初中阶段学生年龄通常在十二三岁,具有一定独立性,对历史问题也逐渐形成了自身认知。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表现越来越强烈,对事物认知上也夹杂着自身情感。据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对学生情感加以重视,切忌一味传输理论知识,对学生参与互动热情加以培养。为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将相关案例引入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真实情感,使学生心甘情愿融入互动团体中。

例如,教师在对台湾问题进行讲述时,为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教师可对台湾经历的各个阶段一一阐述,加深学生对台湾问题的理解。当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后再对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说明,让学生明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夹杂个人情感,据此教师应对学生情感加以重视,借助學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参与互动的热情。

4.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把握

在历史学习中仅把握历史事件相应的发生地点、任务与最后的成果等依旧不够,学生还应处于这一前提之下对历史生成的各类原因与成果加以把握,如此才可以具备参照。比照法即历史相关教学中极为普遍的一类教学方式,在对各类阶段、区域内部的事件施以对比期间,学生能够更为深层次地把握某一历史事件生成的原因。思维导图能够辅助学生全方位施以比照,在比照中提升学生对历史本身的认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对学生施以适宜的引领,引领学生对各类知识点施以比照,引领其借助比照提升理解。思维导图即一类新兴的、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科学地加以应用能够对初中阶段历史相关教学效果的提升凸显出助推功能。思维导图不但能够辅助学生达成各类学习目标,提升对历史本身的兴致,还能够辅助教师提升教学层次、紧依课改规定,可谓优势颇多。

5.有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由于历史教学内容的时限性和“二手”史料的局限性,学生无法有效感知历史事实。对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第一手史料,深化认识。如在学习“改革开放”等重要知识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入社区采访老人,主要包括当时的社会背景、其周围生活的变化、其对此历史事件的感受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整理采访内容、撰写调整报告,并以此为材料记录自己的感想。在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可设置专门课程进行实践活动探讨,发表感言,可包括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和对调查主题的新认知等。通过进行走访活动,学生可加强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让文本上的历史事实真实地再现于眼前,从而能够丰富感知,加强感官冲击,形成深刻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历史思维。

综上所述,笔者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从中发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会对历史教学的实施造成不良影响。为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传统教学理念加以创新,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通过互动模式来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沟通交流,夯实学生自身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应对问题教学情景进行构建,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氛围下顺利学习历史,构建出和谐、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绍旺.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8(3):83-84.

[2]孔晏清.浅析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历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166-167.

[3]郎晓林.有效的活动,精彩的课堂——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趣味[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242.

[4]张 龙.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互动教学[J].未来英才,2015(4):141-142.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对策研究初中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