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红霞
(河北省易县中学 074200)
函数与不等式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此类问题解决的基本途径是,通过构造函数,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利用函数的性质,从而使问题得解.
例1 (2011年辽宁卷11题)函数f(x)的定义域为R,f(-1)=2,对任意的x∈R,f′(x)>2,则f(x)>2x+4的解集为( ).
A.(-1,1) B.(-1,+∞)
C.(-∞,-1) D.(-∞,+∞)
分析根据所求及导数不等式f′(x)>2的结构特点,构造函数g(x)=f(x)-2x-4(x∈R),∵g′(x)=f′(x)-2,由条件f′(x)>2,则g′(x)>0,g(x)是增函数.又∵g(-1)=2+2-4=0,f(x)>2x-4的解集即为使得g(x)>0,即g(x)>g(-1),由g(x)是增函数,∴x>-1,选B.
评析因为f′(x)>2,可以得到函数f(x)-2x是增函数,但所求不等式为f(x)>2x+4,因此函数f(x)-2x-4也为增函数,于是构造函数g(x)=f(x)-2x-4根据其单调性,脱去函数符号f,得到不等式的解.
题目所求为抽象不等式,没有具体解析式,但是条件中有导数不等式,因此从条件出发,以所求为目标,铺路搭桥,将所求不等式转化为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脱去函数的符号f,解决了不等式问题.
例2 设函数f′(x)是奇函数f(x)(x∈R)的导数,f(-1)=0,当x>0时,xf′(x)-f(x)<0,则使得f(x)>0成立的x的范围是( ).
A.(-∞,-1)∪(0,1) B.(-1,0)∪(1,+∞)
C.(-∞,-1)∪(-1,0) D.(0.1)∪(1,+∞)
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往往相互转化,三者以函数为中心,达成求解意向,并且在解决的过程中,函数的性质和图象又会提供丰富的资源,使问题的解答更加巧妙.这道题充分利用了函数的奇偶性,通过数形结合,将问题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从而迅速得解.
例3 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的导函数为f′(x),对任意的x∈R满足f′(x)-f(x)<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f(ln2)>3f(ln3) B.2f(ln2)<3f(ln3)
C.3f(ln2)>2f(ln3) D.3f(ln2)<2f(ln3)
故选C.
例4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导函数是f′(x),若f′(x)+f(x)>1,f(0)=2018,则不等式exf(x)>ex+2017(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解集是 .
分析构造函数g(x)=exf(x)-ex-2017,∴g′(x)=exf(x)+exf′(x)-ex=ex(f(x)+f′(x))-ex>0,∴g(x)是增函数,而g(0)=e0f(0)-e0-2017=0,∴x>0时,g(x)>0,即exf(x)>ex+2017,故答案为(0,+∞).
评析所求不等式中有函数exf(x),其导数为ex(f(x)+f′(x)),从而联想构造函数,g(x)=exf(x)-ex-2017,这样将条件和所求取得联系,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条件,要对条件和结论进行恒等变形,通过发展条件,转化结论,拉近已知与所求的距离,使他们形成有效对接,达到解题目的.本题就是将结论进行转化,形成两个函数值比较大小的结构,从而构造函数,再通过导数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得以解决.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树立目标意识,咬定目标不放松,善于对题目进行整体分析,并把已知作为基本素材,搭建向目标迈进的桥梁,在前进的路途中,要有大局意识,综合考量,偶遇险滩,也不必惊慌,时刻把准方向,以基本技能为桨,以所学知识为纲,这样便能够顺利到达题目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