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风平肝汤辅助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及对IL-6、TNF-α水平的影响

2018-09-22 07:09王凯华班欣欣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9期
关键词:平肝急性期证候

朱 凯 王凯华 班欣欣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系统多发病,其患者人数约占缺血性脑卒中总数50%~55%[1];该病可造成严重神经系统功能损伤,远期致死致残率居高不下[2]。现代医学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并无特效手段,常规对症干预存在症状控制效果不佳,远期死亡率高等问题,无法满足临床需要[3]。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不断深入,证实较西医单用更加安全有效[4]。本研究以本院近年来收治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共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西医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息风平肝汤辅助治疗,探讨息风平肝汤辅助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5]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医诊断标准;年龄50~75岁;脑梗死病程<72 h;GCS评分≥8分;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近3个月应用研究相关药物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行溶栓治疗者;昏迷状态者;合并脑肿瘤、脑出血及脑外伤者;恶性肿瘤者;过敏体质者;肝肾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共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 (62.41±7.85)岁;平均脑梗死病程(31.56±6.41) h。观察组男性 49例,女性 21例;平均年龄(61.79±7.80)岁;平均脑梗死病程(31.98±6.45) h。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包括持续氧疗、降血压、控制颅内压、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同时给予阿司匹林0.1 g口服,每日1次;依达拉奉0.03 g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息风平肝汤:牛膝30 g,赭石 20 g,牡蛎 20 g,龟甲 15 g,天冬 15 g,白芍 15 g,龙骨 15 g,玄参 15 g,麦芽8 g,川楝子8 g,炙甘草6 g。每日1剂加水300 mL煎至150 mL,早晚分服;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

1.4 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计算舌质舌体、舌苔、神情、热象、头晕目眩及盗汗耳鸣积分,分值越高提示证候越严重;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日常生活质量评价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评分;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包括血浆黏度、PT及APTT;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AU4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包括IL-6和TNF-α。

1.5 疗效标准 参考文献[7]拟定。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70%。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为>40%,≤7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ADL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 间 舌质舌体 舌苔 神情 热象 头晕目眩 盗汗耳鸣观察组 治疗前(n=70)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4.25±1.08 4.00±0.96 4.01±0.87 0.82±0.19*△ 0.96±0.21*△ 0.95±0.18*△4.19±1.05 3.85±0.93 4.09±0.92 4.11±0.80 0.90±0.16*△4.03±0.83 3.70±0.89 3.67±0.74 0.85±0.18*△ 0.83±0.16*△3.77±0.92 3.80±0.81(n=70)治疗后1.35±0.45*1.43±0.38*1.42±0.39*1.58±0.34*1.48±0.36*1.46±0.3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分,±s)

组 别 时间 NIHSS评分 ADL评分观察组 治疗前 7.69±0.87 23.80±4.51(n=70) 治疗后 7 d 5.30±0.57*△ 42.91±8.65*△治疗后 14 d 4.11±0.37*△ 59.90±10.79*△对照组 治疗前 7.82±0.92 23.47±4.46(n=70) 治疗后 7 d 6.02±0.70* 30.54±6.84*治疗后 14 d 4.97±0.58* 44.69±8.01*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组 别 时 间 APTT(s)血浆黏度(mPa·s) PT(U/mL)观察组 治疗前 25.96±2.64(n=70) 治疗后 36.31±4.01*△对照组 治疗前 25.82±2.60 2.15±0.67 11.86±2.00 1.53±0.40*△ 15.10±2.70*△2.11±0.63 11.78±1.98(n=70) 治疗后 28.46±3.29*1.86±0.51* 13.53±2.32*

2.5 两组治疗前后IL-6和TNF-α水平比较 见表5。两组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改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IL-6和TNF-α水平比较(ng/L,±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IL-6和TNF-α水平比较(ng/L,±s)

组 别 时 间 IL-6 TNF-α观察组 治疗前 44.67±9.19 31.29±7.40(n=70) 治疗后 10.19±2.04*△ 13.02±2.89*△对照组 治疗前 44.31±9.13 30.75±7.34(n=70) 治疗后 18.56±3.59* 21.17±4.67*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类因局部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神经组织缺氧缺血、水肿甚至坏死的神经内科急重症;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及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流行病学报道,世界范围内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肌梗死和癌症[7]。大部分学者认为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可加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情[8]。已有研究显示,IL-6能够诱导磷脂酶合成分泌,经花生四烯酸途径形成氧自由基,刺激溶酶体释放,进而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其水平与脑梗死范围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明显正相关[9];TNF-α属于多效性炎性细胞因子,能够通过对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调节,干扰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活性,导致机体凝血亢进和血栓形成,而由此形成神经毒性介质被认为是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关键机制所在[10-11]。

中医学将脑梗死急性期归于“中风”范畴,《素问》云“甘肥膏粱乃发为偏枯、痿厥及气满”[12]。而《素问》则曰“卒中乃肝阳上扰,气升火升,痰浊挟胸,壅阻气道,以致蒙蔽灵窍。古代方家认为“中风”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在此基础上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致阴虚难以制阳,肝阳化风而发为中风[13]。故中医对于脑梗死急性期当以平肝息风,滋阴潜阳为主。本研究所用熄风平肝汤组分中,牛膝滋阴补肾,赭石息风平肝,牡蛎潜阳降逆,龟甲养血滋阴,天冬养阴清热,白芍养血柔肝,龙骨敛汗固精,玄参滋阴凉血,麦芽清肝抑阳,川楝子疏肝行气,而炙甘草则调和诸药以共奏息风邪、平肝阳及养阴精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牛膝可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纤维蛋白溶解及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14];龙骨能够显著扩张微动脉、增加血流速度及拮抗血小板聚集[15];同时龟甲具有保护红细胞变形性,维持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水平动态平衡及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等多方面作用[16]。

本观察结果中,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ADL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证实中药方剂辅助用于脑梗死急性期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具有优势。观察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表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指标,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笔者认为这可能是该方案具有更佳总体疗效重要机制所在。

综上所述,息风平肝汤辅助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改善凝血功能,并有助于降低IL-6和TNF-α水平。

猜你喜欢
平肝急性期证候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偏头痛从肝论治之临床探讨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滋阴平肝药粥两款
化痰活血平肝方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6例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健脾平肝颗粒治疗脾虚肝亢型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