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雪松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而使塔吊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由于塔吊的不当使用,安全事故发生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分析塔吊的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及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安全措施对塔吊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塔吊;安装使用;拆卸;事故;处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2.035
[中图分类号]TU61;TU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2-00-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速度也日益加快,加上塔吊具有覆盖面广、应用效率高和起升高度大的优势,使其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塔吊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还带来了较大的财产损失。对此,建筑企业应高度关注塔吊的安全使用及其拆卸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工程事故。
1 塔吊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塔吊是由塔顶、塔身、起重臂、平衡臂、司机室、拉杆、爬梯、平台和回转支座等组成,如图1所示,具体可以分为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变幅机构和液压顶升机构等几个部分,各个部分通过相互配合最终完成塔吊的施工作业。
2008年12月26日,某市一施工工地,在进行塔吊顶升加节作业时发生倒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2017年12月11日,某市一建筑正在施工,塔吊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折断倒塌事故,最终造成了2死2伤。经过对上述及其他以往塔吊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塔吊自身存在质量问题。相关部门经过对现场事故进行分析,认为塔吊在设计中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未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由于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塔吊的电动机存在异常;液压系统的计算存在较大误差;标准节、塔帽及起重臂等部件的焊接不符合钢结构要求;高强度螺栓的强度不足,在使用中增加了应力,降低了塔吊的使用寿命。第二,塔吊不合理的安装及其拆卸。安装、吊装及拆卸是塔吊使用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事故发生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阶段。相关部门通过多方面分析发现,塔吊拆卸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低,安装拆卸人员的操作未遵守相关施工规范,施工前未制订合理可行的施工及应对方案,这些都增加了事故发生概率。第三,塔吊使用人员自身素质低。相关部门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很多塔吊的司机、操作人员使用塔吊时都凭借运气,在潜意识中就认为塔吊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并不存在安全风险,从而忽视了塔吊所承载的极限。第四,维修保养方面的问题。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人工成本激增,很多维修保养企业未按照制造单位及国家安全管理文件进行保养操作,偷工减料,导致维修保养常常流于形式。
2 塔吊安全使用及拆卸途径
鉴于以上塔吊事故发生的风险,建筑企业不仅要控制塔吊自身质量,而且还应从塔吊作业制度、作业环境及作业人员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塔吊安全事故,保证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2.1 塔吊的购买及其验收
如果塔吊自身存在安全风险,势必会影响后期的安全使用。因此,在购买塔吊时,建筑企业应该向持有生产许可证厂家的手里购买,并且要求厂家提供此产品的合格证件,及其他与产品相关的技术文件等资料,钢丝绳、高强度螺栓等各主要零部件必须提供产品合格证。而对于塔吊的租赁方,还应该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同时出示出厂合格证件及其他生产许可证件,一旦发生购买国家禁止及淘汰的塔吊,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在购买完塔吊后,建筑企业应到设备质量监督部门进行验收,在質量安全监督机构办理登记手续,以上工作完成后才能够正常使用。
2.2 塔吊自身构件的管理
塔吊稳定的根本是塔吊基础,通过调查发现,塔吊基础的耐力是其稳定的重要基础。我国对塔吊基础有着明文规定,只有达到标准,才能够安装塔吊。对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基础地面,建筑企业应该设计成平衡模样,并且设计有独立的积水坑,确保塔吊稳定。同时,建筑企业不得随意在塔吊基础的周围进行开挖,且加强地脚螺栓的稳定,以上操作必须按照塔吊基础进行配置,其丝口要留有足够的长度。塔吊标准节的标准连接方式应为螺栓连接(如图2所示),保证螺栓没有松动,并且朝上穿设。对于3年以内的塔吊,可每隔2周检查一次,而对于3年以上的塔吊,应该保证1周检查一次。塔吊标准节的常见连接螺栓方式也是旋转吊臂的重要方法。首先,工作人员应该保证塔吊在零负荷的条件下,将塔吊起重臂旋转与塔吊一面平行的方向,检查平衡臂一侧的标准节连接螺栓,看是否存在松动现象,再将起重臂旋转180度方向,检查另一侧。塔吊附墙的设置是塔吊机体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筑企业应该确保原厂生产的塔吊附墙,严禁随意改造及加工。对于附墙的安装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其附的拉杆与加固之前的角度应该适宜;穿墙的螺杆应该与双螺紧合,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当安装完成后,建筑企业应该验收其结果,最大限度靠近柱节点及梁节点,保证没有拉裂现象。
2.3 塔吊拆卸的管理
塔吊拆卸前应该详细了解安装现场周围环境,拆除影响塔吊安装及拆卸的设备。建筑企业要严格制订安全、可行的施工方案,方案内容包括人员配备、附墙设计、安全防护等,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编写,且所编写的施工方案要通过相关部门论证,并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审批,最终提出审核意见。由大家讨论,最终制订出最终方案,最后由技术负责人、编制人、现场工程师负责人进行签字,最终才可以实施。对于安装及拆卸作业前,技术负责人应该对所有现场施工人员交底安装拆卸方案,并且在安装拆卸作业区设置警示标牌,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对于登高作业的人员必须持相关证件工作,严格执行塔吊施工作业方案。如果遇到大风及雨雪天气,要必须停止塔吊作业。
2.4 塔吊作业制度的管理
首先,制定塔吊报废淘汰机制,严格根据《建设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第659号)的相关条款要求执行。对国家明文规定淘汰的机型,建筑企业应严禁使用,尤其是部分塔吊的安全装置已经失灵,金属构件已经磨损、变形严重,如果还继续使用,则增加了安全事故风险。对于部分不良厂家,为了提高销量,压低塔吊的市场价格,将不良塔吊投入市场中,一旦发现此现象,应给予严厉打击,可对该厂家进行罚款。其次,制定塔吊作业相关资料的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应保存塔吊基础图、司机操作证件、拆装许可证件和产品合格证件等,将以上资料汇总完整,统一发送给我国相关监督部门。同时,建筑企业要做好塔吊日常检核、周检核、月检核记录,写好维修保养日志,一旦发现塔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维修,保留检修记录,分析什么原因导致的维修,并制定相应措施,杜绝后期出现同样问题。最后,制定塔吊事故的应急管理制度。对于结构件需要施焊的操作,建筑企业必须组织专业的焊接作业人员开展工作。
2.5 塔吊作业人员的管理
首先,加强塔吊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多数塔吊作业人员并没有安全意识,在工作中较随意。因此,建筑企业可告知塔吊施工作业人员存在哪些施工危险因素,并告知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应该怎样面对等,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在根本上杜绝发生安全事故。其次,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采用观察分析的方法,找出塔吊在作业活动中出现的隐患,并从根本上进行治理。建筑企业可定期开展班前安全会议,对所安生的安全事故,挑选出典型的案例,在全体工作人員中进行安全教育,从而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最后,重点培训塔吊司机的职业技能。塔吊的安全合理操作与塔吊工作人员息息相关,建筑企业应禁止司机带病工作;如果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检修。塔吊司机应该密切关注安全警报装置,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上报;在操作塔吊时,当吊物到达最高的限制位置时,应降低升降速度;当吊物到达最低点时,应禁止吊物自由落地,必须使用相关器件使其落地。
3 结 语
为了降低塔吊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建筑企业应从塔吊的购买及其验收、塔吊自身构件的管理、塔吊拆卸的管理、塔吊作业制度的管理和塔吊作业人员的管理等几方面着手,最终做到防患于未然。
主要参考文献
[1]史祚超,闫磊.塔机检验中发现的一般问题及解决方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0).
[2]谢李宁.塔吊倒塌事故风险评估与对策[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