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
摘 要:当下,初中体育教育面临着一个“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两难”困境,初中体育教学也就被困置于这个“两难空间”。本文从合理安排体育课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科学实施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体现主流价值观;重构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形式,寻求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变革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展开路径探索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初中;学校体育;困局;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6-0040-03
一、初中体育教育的“两难空间”
美国布朗大学教授霍尼格认为:“两难”是这样一种真实的情境:两种或多种价值观、责任义务或承诺相互冲突,但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简单说,当一个人处于“两难”时,不论怎样做都有难处。“两难空间”在形式上是将主体与困境放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中;在本质上“两难空间”是各种权力博弈所形成的力量场,其中存在一个真实的两难困境。
学生发展体育核心素养在观念层面,已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因此,按照地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中具体规定的教学内容开展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促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当下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当下初中体育教育的现实是面对升学体育考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评估考核,利益的相关者(即学生家庭、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当地政府)都会为了自身特定的利益诉求,而回归到“应试”这个层面。也就是说,体育中考的成绩、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95%以上,良好率40%的指标等,直接影响着这些多元主体的现实利益。因此,初中体育教育就面临着这种“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两难”困境,体育教师就处在“应然”和“突然”的“两难空间”中。体育教师试图从单向的体育课堂教学层面进行革新和突破,如提高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身体素质课课练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这种多元主体现实利益为主导,长期以来形成的“纳什均衡”下,很难形成有效的整体性的突破。于是从实践层面对突破“两难困境”路径的探索和开展实践研究,成为严峻和富有挑战意义的课题。
二、“两难空间”突破的路径和实践研究
1.合理安排体育课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两难空间”的突破首先是必须在全面了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落实。以江苏省为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9〕24号)规定:“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和8小时。”从《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17修订)》可以知道,初中阶段周总课时为34课时,一般情况下,学校是按照上午4课时,下午3课时安排。这样,上午用时为4小时(包括大课间、眼保健操等),下午用时为2小时40分钟左右。上午7点30分上课,中午要到11点30分,下午1点30分上课,下午要到4点10分(冬季时段,下午1点上课)。如果加上课外体育活动30分钟的时间,学校静堂时间一般要在下午5点,这已经是一个相对比较晚的时间了。
为此,根据江苏地区的季节特点和农村学校实际,设置以下“学校体育课及课外活动安排表”(表1)的范式。其中要说明的,一是此课表的执行要确保有足够的体育教师,如以参与实践研究的三十轨学校为例(中等规模的初中学校),每年级为10个班级,那么体育教师必须至少保证有5人(人均18节课/周);二是表中A、B所代表的是所在年级的一半班级数(同一时段上课班级数);三是表中每天规定的年级、班级的体育课可以根据实际灵活安排,只需保证在规定的体育课时段安排落实(如周一上午第四节到下午第二节的总共三节体育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把所有初一班级和一半初三班级的体育课合理安排其中);四是将周四的班团队活动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段调换,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而不是教育部(教体艺〔2011〕2号)文件规定的“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2.科学实施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体现主流价值观
教育部在“十三五”规划中就学校体育提出:“要将体质改善情况作为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大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基本实现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的目标。”为此,初中学校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主流价值是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懂得健身的方法,传承学校的体育文化,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和特长。也就是说,既要针对体育中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又要考虑到学校体育传统特色的发展(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还要为学生发展至少2项体育特长的要求服务。在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下,科学实施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将为实现学校体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提供帮助。
(1)大课间体育活动安排的思路与实施:①初一、初二学生活动内容以提高身體素质和开展与学校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发展有关的活动为主;场地主要安排在田径场;由体育老师和班主任负责管理。②初三学生按照中考项目要求,由体育老师和班主任一起,根据项目设置和学生具体情况,采取集体和分组的方式进行锻炼;场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外,初中各年级在冬春季大课间可以安排有氧耐力跑,其余时段一般可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安排有氧耐力跑。
(2)课外体育活动安排的思路与实施:鉴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是统一安排,就存在参与活动学生的人数多、场地设施有限的特点。因此,初三年级学生统一在田径场安排综合身体素质活动(包括中考项目),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负责管理。其余年级分为A、B两大班级组别,一个班级组别的学生开展综合身体素质活动,身体素质活动的场地固定在田径场,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负责管理;另一班级组别,则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体育教师和有体育特长的老师组织下,进行分组选项活动,场地根据项目决定。在田径场安排综合身体素质活动,形式就如同大课间体育活动。
这样的安排首先是确保了初三年级学生有针对体育中考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的锻炼时间。其次,初一、初二年级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以及每周一次的课外体育活动,都安排发展体质健康的身体素质活动;另外一次课外体育活动,学生还可以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以提高技能水平。此外,这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安排,也便于校园体育节比赛、校园足球联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的开展。
3.重构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形式,寻求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
按照《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苏教体艺〔2014〕3号)中教学内容的分类和课时安排要求,结合学校场地设施、体育教师人数和专业能力结构来重新规划和落实教学内容,能为学校在体育教学组织结构形式上的转型和突破,实现学校体育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提供支撑。
(1)教学内容的分类和课时安排。《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苏教体艺〔2014〕3号)就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作了明确规定,体育教学内容分为三类:一是必学内容;二是限学内容;三是自选内容。并规定了各类内容的课时比重(表2)。但是在学校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中虽然规定了20%~30%的课时,文件又提出了原则上以20%课时为限,课时比例可以有5%的浮动。
根据初中每周三节体育课的安排,为了更好地执行政策法规,结合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实际,分类教学内容安排的比重测算一般可将2周6课时作为一个单元计算,那么,必学内容安排2课时(占33.3%)、选学内容安排3课时(占50%)、自选内容安排1课时(占16.7%)。这样的方式是为了学校可以根据场地设施和体育教师人数、专业能力结构落实教学内容。这种思考和操作方式,与传统的以学期、学年先整体思考后分步落实的教学计划相比,更具有可操作性。即可以以2周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场地设施调配和单元计划的实施。
(2)体育教师的课务安排、单元教学拆分安排。单元教学安排要注意:同一时段上课的同一年级班级的单元教学内容要合理拆分,以有利于场地设施的利用。如初一年级5个班同时上蹲踞式跳远课,就不合适了。体育教师的课务安排,可根据体育教师专业能力采用包班制,即三个类别的内容都由一个体育老师教。或分班制,即三类内容由不同的体育老师教,发挥体育老师的专业特长。另外也可包、分结合。如必学和自选内容包班教,选学内容分班教等。这些可以根据学校实际进行实验研究。
4.变革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围绕核心素养,研究新的课型,开展“深度教学”,因为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才能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即工具和目的)稳妥、有效的结合。
(1)超越传统课型,走向结构模块。用“内容+方法模块=活动思路”取代传统课型。
在体育与健康学科中,最典型的就是根据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三个维度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相应要求和建议,从技术、体能与应用三个维度设计课堂结构。也就是说以体育与健康学科内相对独立的内容(田径、篮球、足球、武术、体操等)为基础,围绕技术、体能、应用等特定的方法模块进行建构课堂结构,每个方法模块都指向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相对于传统课型,学生学习所获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课堂结构统摄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
如初中足球单元教学课堂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基于足球基本技术方法模块和体能方法模块的课堂结构;基于足球专项技能方法模块和应用方法模块(体能方法模块)的课堂结构;基于应用方法模块和体能方法模块(足球专项技能方法模块)的课堂结构。
(2)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努力实现体育课堂转型。当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体育教师积极开展“深度教学”是学生发展体育核心素养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落地、实现课堂教学转型的重要措施。
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应当从知识定位、能力定位转向思维、智慧立意,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定位转向“改变思维、启迪智慧、点化生命”的高度,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为提升思维、启迪智慧而教。也就是说要正确处理核心素养多元维度之间的关系。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不是交叉,更不是相互割裂,而是相互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的。为此,设计和提出教学目标时,应该在关注“记忆、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能力,使各个维度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全面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其次,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批判性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要将自己置于知识产生的特定情境中,通过积极参与具体情境中社会实践来获取知识,建构意义并解决问题。这种建构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需要体育教师在了解学生先前的经验、理解新知识类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将新旧知识、概念和经验建立起相关的联系,并通过归纳、反思来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是一种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
最后,要开展持续、即时的反馈和反思。即时反馈是指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即时反馈并作出评判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即时反馈、持续反馈,不仅能构成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深度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而且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结语
面对初中體育教育、初中体育教师教育情境的真实状态,上述的突破路径和方法,只是一个学校层面的课题实验研究,希望能发挥“专业”的力量,有更多的人来审视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潘凌云,王健,樊莲香.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逻辑辨识与推进策略——基于“观念·利益·制度”的分析框架[J].体育科学,2017(37).
[2]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
[3]张贤志.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教育视界,2015(9).
[4]梁志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体育时空,2016(22).
[5]安福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
[6]钟启泉,课堂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7]魏戈,陈向明.如何捕捉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两难空间”中的路径探索与实践论证[J].教育科学研究,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