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花 杨聪艳 高美香 杨建桃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在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随机选择该院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划分的形式,将全部患者具体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5例、观察组患者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护理后,对患者进行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糖尿病护理效果对比。结果 在患者进行HAMD评分时,护理前,观察组为(22.31±3.18)分,对照组为(22.21±2.8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为(12.42±1.58)分,对照组为(18.86±2.1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较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护理效果对比时,其主要分为控糖自制力、降糖常识、降糖积极性和血糖维持等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时,将心理护理对策应用其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在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效果,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 糖尿病;抑郁症;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3(b)-0086-02
在人们各方压力不断增加下,患者内心状态随之出现严重负荷,对于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来讲,因长期治疗影响,使其经常发生焦虑或抑郁症状,由于患者缺少疾病的正确了解,使其治疗和血糖控制出现问题,从而对其干预造成不利影响[1]。因此,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对心理护理对策进行贯彻落实,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实现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该次研究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7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划分的形式,将全部患者具体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5例、观察组患者3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76岁,患者平均年龄(58±18)岁,平均病程(10.5±7.5)年,学历分布:专科以上学历14例,高中学历17例,初中以下学历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76岁,患者平均年龄(58.5±17.5)岁,平均病程(11±7)年,学历分布:专科以上学历12例,高中学历16例,初中以下学历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中,其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护理人员需要按时查房,加强患者病情观察与记录,在向患者予以日常照顾的同时,还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特殊情况,如果护理人员无法解决,应及时和主管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而观察组是以心理护理干预为主,其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①入院指导。大部分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恐惧心理,在进行入院治疗后,因陌生环境、缺少疾病正确认识,使患者内心恐惧不断加深,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入院初期,通过向患者合理指导,对患者病情恢复予以促进作用,同时向患者进行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其恐惧和不安心理得到缓解,以便于积极参与临床治疗[2]。
②日常指导。由于糖尿病治疗相对比较漫长,加之患者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会对其病情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医护人员需要和患者家属积极沟通,以便于予以生活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作息表和饮食计划,能够改善患者不良习惯,如吸烟或饮酒等;患者饮食方面,护理人员需要进行食物摄取等详细讲解,确保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控制;运动方面,向患者展开教育指导,正确认识到运动在降糖中的作用,然后按照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运动指标的制定,利用沟通和鼓励的方式,使患者自制力得到全面提升。
③用药指导。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和患者、家属取得积极沟通,结合医嘱科学服药,同时对其进行胰岛素的注射,严禁对药物规格和种类等进行自行更改。在患者临床治疗中,要求患者和家属进行自主血糖的监测,然后按照血糖数据进行记录,如果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对于抑郁症状比较严重严重,需要加强药物治疗,严格控制药量规格,避免出现服药过量、漏服药物等现象。
④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要对抑郁患者倾诉予以重视,密切观察患者言行举止,在全面了解患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宣傳和讲解,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以便于向患者创建倾诉平台。另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鼓励患者提高血糖控制自制力,避免患者出现精神颓废情况。而适当音乐还能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按照患者喜好进行音乐播放,利用相关活动环节其紧张情绪,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3]。
1.3 评估标准
患者治疗和护理后,对患者进行HAMD(汉密顿抑郁评分)评分,对比组间差异。同时对两组患者糖尿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即控糖自制力、降糖常识、降糖积极性和血糖维持。在对换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时,主要是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方法
在进行研究数据分析和处理时,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的录入进行。计量资料主要是以(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以%表示,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HAMD评分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前HAMD评分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较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较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者糖尿病护理效果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护理效果对比时,其主要分为控糖自制力、降糖常识、降糖积极性和血糖维持等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要求患者长期保持病情稳定状态,避免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在应激和心理创伤下,会促使糖尿病的发生,然而,糖尿病同时还会造成抑郁症状加重,使糖尿病和抑郁症状呈现相互影响的状态。对于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来讲,只有对其进行有效心理疏导,同时建立良好家庭支持体系,才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当发现患者出现心理变化时,有效心理护理对策,不仅可有促进患者疾病康复,而且还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可以通过心理护理对策的应用,向患者予以生活指导和干预,使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在保证患者膳食营养科学摄入的同时,以运动的方式降低患者血糖水平[4]。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播放或药物引导的方式,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病情进行控制,以此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在该次研究过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对策,其HAMD评分为(12.42±1.58)分,较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8.86±2.16)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和糖尿病护理效果对比时,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理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对心理护理对策进行具体落实,不仅可以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而且还能缓解其抑郁症状,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为理想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严香菊.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月刊,2013,42(8):474-475.
[2] 張玉霞.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6):203.
[3] 解坤,段洁明,马华,等.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10例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179-180.
[4] 辛宝双.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3):138-139.
(收稿日期: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