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8-09-20 16:35
南方周末 2018-09-20
关键词:评书校门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评论版“读者来信”及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欢迎新老读者回应报道内容、交流热点话题、分享现实感悟,来稿请发nfzmreaders@163.com。

放手让孩子走上学的路

回应“改变危险上学路”

2018年9月13日《南方周末》绿色版

不知从何时起,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上下学家长接送蔚然成风。汽车接送的,非要往校门前挤,舍不得让孩子多走几步路。有的家本来离学校不远,家长整个小学阶段都步行接送孩子,习惯成自然。送娃时,必须得亲眼看着娃进校门才放心离开。接娃时,从校门口到接送点,虽然有教师护送,依然不放心,冲到放学的孩子队伍中提前拉走孩子。校门前的一段路,上下学时本就人潮汹涌,这些爱娃爱得不得了的家长让这一段路更加难行,有时甚至是在一步步地挪。

上学的路,也是孩子成长的路,应该放手让孩子走一走。有时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反成了妨碍其成长的桎梏。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别脑子里老想着个别负面消息。校门100米之外,停下送接的车轮或脚步,让孩子自己走,相信孩子,能走好这段路。孩子上三年级之后,是不是就可以让他锻炼自己独立上学?

陕西西安❘柯润安❘东城一小教师

多研究措施,少制造焦虑

回应“热浪已成全球问题”

2018年9月13日《南方周末》科学版

热浪天气并非是孤立事件,气候问题也从来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课题。但也正是因为问题宏大,范围广阔,过程环环相扣,当我们问到谁该负责,谁该行动,该怎么行动时才会层层推诿。相信许多人也同意“节约能源,从小事做起”,但真要让室友少开空调,我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国际会议上,人们一边振振有词提议降低碳排放,一边又因为过低的冷风而不得不裹紧外套。想问问:我们的理论分析、未来预警已经够多了,可不可以多研究一点解决问题的细化措施与分包到个体不可推卸的责任?

湖北❘谢佳欣❘武汉大学中文系大二

永远活着的声音

回应“单田芳最好的一部书叫‘单田芳正传”

2018年9月13日《南方周末》关注版

从媒体里得知单田芳仙逝的消息,夜里在被窝里再听他的评书,心里便生出几多酸楚。这是我们几代人最熟悉的声音,无论是大街小巷千家万户,还是各种的车里和菜市场,这个声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很多时候都对这个声音有些漠然了,但这个声音仍然是不绝于耳。这声音让多少无聊的日子那般有趣,特别是一个孤独的人在漫长的寒夜里。

从前我有一个光棍邻居,当年为了听单田芳买收音机,一年连一口好吃的也没有买,单田芳的评书陪伴了他四十多年。前几天他在电话里跟我说,单田芳还活着,昨天,我还听他的评书呢。是啊,那是永远活着的声音。

河北沧州❘季文亮❘务工农民

留守儿童何时走入历史

许多恶性案件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一个“问题儿童”。我认为留守儿童是中国当前最该解决的教育问题之中第一个需解决的。想起2006年,政协委员提出关注留守儿童的提案,引起政府部门重视后,我陪同去农村采访的情形。那些一两年才能与外出打工的父母相聚一次,甚至经年累月见不到父母一面的孩子面对镜头哭喊: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你们快回来……历历在目,刻骨铭心,回来后久久难以平静。12年间,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时常见诸媒体,意外伤亡的,叛逆出走的,节假日后死死拽住要外出的父母嚎啕大哭的……孩子的生长是不可逆转的,于学习于身体于安全于心理,双亲的陪伴和教育至关重要!12年过去,当年的留守儿童已经长大,现在的留守儿童依然留守。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了!大幅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或者大力发展县区乡村经济,让农民就近务工就业,让农村劳动力待在孩子、老人的身边!必须让“留守儿童”走入历史了!

四川成都❘唐薇❘政协公务员

(栏目主持:温翠玲)

猜你喜欢
评书校门南方周末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风雨中陪考
国内“奇葩”大学校门盘点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在渝举办系列活动
To Be Continued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一兜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