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树山
摘 要:初中生处于学习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主要时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老师就要充分发挥课堂这个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平台,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课堂;多样化教学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在八年级才接触物理,再加上物理知识比较抽象、难懂、艰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容易理解,很难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以物理知识为载體的教学方法,采用一些新兴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精神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爱上物理这门学科,爱上物理课堂。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合理、科学地使用多媒体,让多媒体呈现各式各样的文本、视频、图片等,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理解。当然,借助多媒体还可以给学生展示肉眼难以看到的物理的微妙现象,如,钻木取火的过程、水蒸发成气的过程等,这些都能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我们生活的联系,认识到物理的神奇与微妙,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其求知欲,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采用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在物理教学中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作为初中物理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利用初中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使实验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比如,在给学生讲解欧姆定律这一知识内容时,老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生动、直观的教学,让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认识电源、电压、电阻,并在这个基础上,深入探究电源、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更多电学知识。为了保证实验的效率和质量,老师在学生实验前,首先,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单位、公式,为实验做好准备;其次,学生要理解知识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是要探究经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画出相应的图像,从而充分了解和掌握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再就是准备实验所用的器材,如电池、不同阻值的电阻、电流表、导线、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开关;最后,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开始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探究如何改变灯泡的亮度,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相关物理知识,猜想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有关、电压与电阻有关等。通过这个生动、直观的实验过程,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并在兴趣的驱使下通过设计实验电路,测量实验数据,最后画出电路图,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讨论,让学生牢固掌握欧姆定律,达到预期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合实际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过多地把课堂时间花费在对知识的灌输和传授中,形成课堂上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被动模式,不要说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不起来,就是老师的教学以及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观念和方法也是彻底脱离了生活。这样的教学,学生纵使装一肚子的物理知识,考试得满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算是教育的失败,和高效课堂挂不上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作为初中物理老师,要想让学生真正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的教学必定要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知识融入生活中。知识结合生活,进行设疑,引导学生不断解疑,创设认知的冲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给学生讲惯性知识内容时,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坐在公交车上,可发现车子在发动时是向前倾还是向后倾?如果车子在快速行驶途中突然停下,结果会怎么样?”这个时候学生肯定会积极地回想自己坐车的经历,在下次坐车时,肯定也会留心观察,看看会发现什么物理现象,与他们学习的惯性知识内容有无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对惯性知识的了解,当他们以后遇到类似的现象时,就会想到物理惯性的知识内容。物理知识也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只要老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一能激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意无意地留意身边的物理现象;二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意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作为初中物理老师,为了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就要在教学中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洪玲.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3):20.
[2]李兴旺,李霞.新课标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198.
[3]葛玲玲.初中物理实验课组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