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汉字理据 巧辨形近字*

2018-09-20 09:13吴云平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字源字理字形

吴云平

摘要:形近字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适时准确地将字源知识引进课堂能帮助儿童有效地区分形近字,从而达到提高识字效率的目的。在形近字的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儿童的认识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追根溯源——古今对照,辨析形近母体字;探究字理,由此及彼辨析形近偏旁;形义区分,重点突破辨析形近合体字;探究特殊字的字源,充分利用汉字本身的结构规律造字理据。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形近字的辨别,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汉字文化内涵的动力,帮助儿童早日形成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字源;字理;字形;形近字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6B-0057-03

中国汉字几万个,其中形近字占有相当的数量。仔细辨别形近字,有的形近字笔画相同但位置不同,有的字形相近但笔画不同,有的字形相近但偏旁不同,这些细微的差别对于初入学的小学生而言难以区分,经常读错或写错。因此,形近字的正确区分也成为识字教学的一大难点。如何提高形近字的识别效率,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区别和掌握形近字呢?笔者尝试将汉字的字源及相关的理据知识引入识字教学中,通过追溯汉字的本源,揭示汉字构字理据,辨析汉字的字形结构,帮助儿童巧妙地区分形近字,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古今比照,辨析形近母体字

汉字中有很多字在字形结构上包含相同的部分(这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字),如“观”“现”中的“见”,我们把像“见”这样的字称之为“母体字”。教学紧扣母体字,由母体字的字形、字义类推,学生就可以认识、掌握更多的汉字。教师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抓住这些形近的母体字,借助字源让学生了解这些母体字的构字理据,不仅能辨析形近字,还可以为今后辨析学习合体字奠定坚实的基础。

辨析形近的母体字时,可以采用“溯源”与“对照”的方法进行。所谓“溯源”是指用图片、实物展示的方法,简明扼要地揭示汉字产生、演变的过程。所谓“对照”是指在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后,将楷体汉字各部位与篆体、图画各重点部位进行对应比照,形象地感知画图-篆体-楷书之间的变化和联系,从而理解和识记所学楷体汉字的形与义。[1]

例如“见”“贝”“页”三个形近的母体字,它们在字形和笔画上有多处相似,采用追根溯源的方法就可以很好地让学生知道汉字的造字本意和形义上的关联。学生一旦了解了该母体字的造字本意,对以它们为偏旁构成的一系列汉字就会有更准确深刻的认识。在具体教学中可以按照从图画-甲骨文-金文-篆文-楷书的顺序依次呈现“见”“贝”“页”的演变,同时教师进行讲解:

1.“见”字的演变(如图1)

“见”是一个会意字,本意是睁大眼睛向前看,字形中上面突出的是一只大眼睛,下面的撇和竖弯钩表示的是一个人的两条腿。“见”的意思与看见有关,所以以“见”为偏旁的字也多与看有关,如“观”“现”等。

2.“贝”字的演变(如图2)

“贝”是一个象形字,字形像水生甲壳动物打开的贝壳,下面的撇和点就像贝壳的尖角。而古人以贝为货币,所以以“贝”做偏旁的汉字多数与财富有关,如“财”“贡”“贺”等。

3.“页”字的演变(如图3)

“页”是一个会意字,本意是人的头,甲骨文中突出了人的大脑袋和眼睛,“页”上面的长横表示的是人的头顶部位,以“页”为偏旁的汉字多数与头相关,例如“顶”“领”“烦”等。

二、明析字理,辨析形近偏旁

上文所述的母体字以及其作为形旁时的表义特点被学生掌握了之后,他们常常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地学习认识更多的形声字,这是汉字的优势所在。但是,由此也可能给学生造成思维的定势,给他们辨别一些形近的偏旁带来困难。例如“冫”“氵”“灬”这三个形旁相似,学生在学习过偏旁“冫”和“氵”后,知道它们都是与水有关的,当他们学习“灬”时,会想当然地认为“灬”也是与水有关的一个偏旁,而对与之相关的新汉字造成错误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学生初次遇到类似的偏旁时,要强化认知,明确地告知学生“火”作偏旁时除了像在“灯”“炊”中的样子,还有写为“灬”的形状,四点底就是火字旁,并适时举例加以说明。这样,学生对四点底就有了清晰的认识,以后再次遇到带有“灬”的字时,即使不认识也能想到用“火”去析解它们的形义,如“热”(见图4)“煮”(见图5)等。

这种偏旁和母体字发生较大变化的还有很多,如上面讲到的“页”字旁。如果教师未有意识地渗透这样的字源知识,学生是无法知道这是一个与“头”有关的偏旁,意思是“首”,那么在写的时候就会容易与“贝”相混淆。

再如“攵”和“欠”两个偏旁也是学生在写字中会经常混淆的一组形近偏旁。为准确辨别,教师借助字理知识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攵”是与手有关的偏旁:古文字中是一只右手,举着一把锄头或是斧子。而“攵”则都与其他字组合,表示带有强烈攻击性的意思,常常在字的右边。有了这些知识积累,学生再书写“攻”“败”等字的时候,就不会把“攵”旁误写成“欠”旁了。

三、形义区分,辨析形近合体字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形声字占到汉字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七以上。许多形声字也是形近字,大量的形近字,给汉字的认读、书写和使用带来了困难。但形声字中也都有表义的形旁,对有些形声字只要抓住了“表义形旁”这个关键,就给我们辨析形近的形声字找到了捷径。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形近字的表义部分,说清楚其与汉字意思的内在联系,再区分这些汉字也就轻而易举了。

例如辨别“辩、辫、瓣、辨”这一组形近字,只要抓住中间不相同的部分引导学生:“辩论”当然离不开说话,所以“辩”字中间是言字旁;“辫子”因为头发是丝状的,所以“辫”字中间是绞丝旁;植物的“花瓣”凋落后就會长出瓜果来,所以“瓣”字与瓜有关;“辨别”用刀剖开就能辨别清楚,所以“辨”字是刀旁心。最后这个“辨”中的偏旁是“刀”的变形,很多学生不知道,这里教师需要着重讲解,或是在讲解形近偏旁的时候能和“刂”放在一起比较,学生再辨析时自然不会混淆。

再如“燥、澡、躁、操”这一组形近字,区别在字左边的表义偏旁,教学时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干燥”没有水,干得就像要着火了,所以是火字旁;“洗澡”离不开水,所以是三点水旁;“做操”的“操”本意就是用手拿,所以是提手旁,而且现在我们做各种操也是离不开手上动作的;“急躁”的人着急的时候会直跺脚,所以是足字旁。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这种形象、生动的形义区分的辨析办法,趣味性强,学生学得轻松又牢固。

四、探究字源,辨析特殊文字

我们的先民用无穷的智慧,采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法创造了数以万计的汉字,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教学中运用上述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巧妙、准确地区分一些形近字,但是也会有一些例外。当遇到这些例外的字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字源知识进行引导,既让学生对这个特殊的字有准确的认识,又能激发他们探究汉字奥秘的兴趣,真正起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效果。如上文讲到四点底“灬”,是火字旁的一种变体,那么“燕”这个字呢?它与火可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为什么还会有四点底呢?教师无须多说,只要让学生看看这个象形字的演变(如图6),学生就什么都明白了,燕字的四点是燕尾的变形并不是“火”的变形。

再如红花的“红”与彩虹的“虹”两个字,为什么彩虹的“虹”是虫字旁?根据我们对此偏旁的认识,觉得这个字的构成是不合理的。这时,及时呈现“虹”的字源知识就十分重要了。

教师一边出示字源一边给学生讲解:这是甲骨文中的“虹”字,是一个象形字,古人因为科学知识的缺乏对自然天象并不了解,以为彩虹是雨后弓着身子到人间喝水的巨獸,彩虹的样子与虫相似,所以古人用“大虫”来代表“虹”,彩虹的“虹”字中“虫”字就是这样来的(如图7)。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红”“虹”两个形近字就十分清楚,终身难忘了。

一言以蔽之,依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汉字本身的结构规律,造字理据,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形近字的辨别,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汉字文化内涵的动力,早日形成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而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佳识字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亢美.字理+心理=合理——凸显字理,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J].小学教学参考,2005(31).

责任编辑:李韦

Using Chinese Character Justification and Skillfully Differentiating Similar-Form Characters

WU Yun-ping

(Nanjing Dongshan Primary School, Nanjing 211100, China)

Abstract: Similar-form characters are difficult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o teachers should introduce the knowledge of etymology at the right time to help children effectively differentiate similar-form characters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ecognizing Chinese characters. In practice, teachers may track the sources from four aspects: comparing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modern to distinguish similar-form maternal characters, exploring character logic to differentiate similar components, differentiating form and meaning to focus on similar-form combining characters, and exploring the sources of special characters to make full use of Chinese character rules of fabrication. These methods are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childrens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to sparking their motives of explor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o helping them acquire the ability of recognizing Chinese characters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etymology; character justification; form; similar-form character

猜你喜欢
字源字理字形
李学勤《字源》形体说解辨证举例
求“源”有度,识字有“法”
“品”字形汉字知多少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运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添一笔变个字
学前儿童汉字识读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