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逊村为个案

2018-09-20 11:23杨士宏
关键词:农户家庭

杨士宏,杨 隆

(西北民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党和国家在政府治理、科学强国、国际外交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同时,本文试图通过甘南卓逊村的发展变化,管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卓逊村基本情况

卓逊村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申藏乡旦藏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该村历史上属甘肃洮州“三土司五僧刚”之一的卓逊土司衙署所在地,经历了600多年的土司制度,受藏族文化影响深刻。早年,卓逊村的居民基本以藏族为主,只有几家汉族外来户,随着时代变迁,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汉族人口不断增加,超过藏族人口。据我们当前的调查,藏族人口只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卓逊村行政区划为临潭县团结区,1962年划归卓尼县申藏乡旦藏大队(村委会)管辖。卓逊村距卓尼县北约20公里,平均海拔2 500米,属高山阴湿地区,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9月份,没有绝对无霜期。卓逊村以南北分水岭为自然区隔,是洮河北岸的地理边界。分水岭以北为卓尼县恰盖乡、康多乡,属畜牧业经济类型;分水岭以南的卓逊地区,则属畜牧业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过渡地带。当地原为森林与草场相间的高寒草甸型草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林线近几十年来已后移30多公里。地面资源贫瘠,地下资源已探明并开发的有汞、锑、铅锌、泥炭等。草场面积占地区总面积2/3;耕地占总面积的1/3。农作物以青稞为主,辅以豌豆、小麦、土豆、油菜等,但总产量不高,品质差,该村属半农半牧经济文化类型。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前期20年卓逊村变化回眸

新中国成立后,卓逊村与全国广大农村地区一样,步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阶段。当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废除了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新农村梦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种田不用牛;说话不用嘴,走路不用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化进程又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有关农村工作的重点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政府着力于改善交通、民居、照明、饮水等硬件设施,实现电视村村通,全覆盖;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努力提高公民素质。这一时期农村工作的目标是脱贫致富,彻底解决温饱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这一时期的新农村,“新”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乡间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自来水引到家门口,饮水洁净;电灯代替了煤油灯;民居改造着重于采光保暖;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广大农牧民群众要求发展的基本诉求,与党和政府的新农村建设指向形成互动。这一切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卓逊村地处高山阴湿地区,属牧业经济向农业经济类型过渡的半农半牧地带,长期以来温饱问题困扰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加之过去以农为主,以粮为纲政策的影响,粮食问题压力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农村、牧区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自然环境恶劣仍是制约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内地一个专业农户卖给国家的粮食比当地高寒山区一个半农半牧区的生产大队生产的粮食还要多。就全国而言,粮食问题已基本解决,转变民族地区半农半牧经济向牧业经济或以牧为主经济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引起普遍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我们去一些民族地区社会调查时涉及到一些社会经济问题。1984年,我们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调研时,了解到部分半农半牧区正在实行退耕还牧。退耕还牧当时尚处于尝试阶段,它所能达到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还未被当时的人们全面认识,进而也没有人从理论上去论证它的科学性。

1986年5月,笔者随原新疆社科院院长、兰州大学教授、著名民族学家谷苞先生去甘肃作社会经济调查。笔者所承担的任务是调查研究“卓尼地区半农半牧经济结构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调研期间,遇到申藏乡旦藏村委会的一位负责同志时,我把本次调查的目的及自己对退耕还牧的认识、设想提出了一些看法。

当时,该村委会负责同志介绍了他所在乡农牧民群众对退耕还牧的认识转化过程:开始,群众的认识持怀疑态度,因为当时的群众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和贫困生活的压力,怕在生产上“跌跤”,眼光只局限在几亩贫瘠的土地上。经过村委会的不懈努力,加之当时市场经济异常活跃,几年尝试下来,群众逐渐认识到发展畜牧业商品经济的效益要比农业高,见效快。群众对转牧的要求开始比较迫切。像类似的问题,大至全州、全县,小到卓逊村,部分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地区,都面对着退耕还牧、调整生产结构的问题。这就要求人们科学地认识当地的自然生态、自然资源,深入调整产业结构,选择优势产业,改变以往“优势不优”的状况。

卓尼县,在洮河沿岸的河谷地带,耕地面积虽少,但气候温和,海拔多在2 700米以下,灾害性天气少,粮食亩产量高,加之这些乡镇都有林牧业经济作为农业收入补充,群众温饱基本得到解决。其余几个半农半牧或纯牧业乡镇,则分布于海拔2 700米~2 900米以上的高寒阴湿地区,温差大,年均气温一般在4℃~5℃左右,一年之间没有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在500毫米~600毫米之间,冰雹时数达4小时多。

卓尼县雨量分布主要集中于农历五月至九月,正常年份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在高山阴湿地区,一般于农历二月至三月播种,四月至五月出苗抽穗,六月至七月灌浆成熟,八月至九月成熟收获。而从雨水的分布情况分析,农作物将要灌浆时,则降水量过多,日照时数相应减少,致使倒翻、青黄问题严重,从而导致严重减产。

当地农牧区由于海拔高、阴雨多、气温低等原因,无霜期短,像春小麦、碗豆类作物不能按期成熟;冰雹年年有,受灾面积大小不等,重则寸草不留,轻则减产20%~30%。常说“一年庄稼两年务”,一场冰雹就将当地农民付出的艰辛全部化为乌有,因此,群众生活水平一直很难提高。因此,在这里发展农业或以农业为主产业的自然环境条件有限而脆弱。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结构的不合理性,脱贫与返贫的矛盾一直很尖锐。若不大力发展畜牧业商品经济或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当地农业经济将很难有起色,譬如当地传统畜牧业生产,只求年末牲畜存栏数,不求出栏率,如此这般,在翌年的“春乏关”中,牲畜自然淘汰率增加,牲畜存栏在基数上下徘徊,导致农牧民收入微薄。

(二)发挥优势,破茧而出

在1986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卓逊村(半农半牧区),一个农户饲养家畜的结构为:马、牛、羊、骡、驴、鸡、犬、豕,种类较多,对饲料的要求不统一。马、牛、羊互不合群,需要有专人分工放养,缺少劳动力的家庭需要别人代牧。如当时,一只羊代牧一年,报酬青稞6斤,代牧20只羊则需120斤,如此,代牧的报酬需要从农业收入中抽取,每户每年至少也要付出二三百斤青稞。该村不合理的饲养结构,不仅不能发展畜牧业生产,反而会增加草场单位面积的载畜负荷。像卓逊村这样一个有42户、200余人的自然村,户均15只绵羊,全村630只,大牲畜户均5头,全村共210头(匹),分群放牧对草场的利用没有统筹安排,不分冬春牧场,来回放牧的路线拥挤不堪,导致草场严重超载。在干燥的冬季,绵羊则常常引起脑包虫、肺包虫、肺炎等疾病,防疫、医疗工作跟不上,致使大量的绵羊死去,瘦弱的大牲畜也难逃一劫。

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要从当地自身生产条件出发,分析半农半牧经济结构的症结和搞不活的原因所在,扬长避短,发挥区位优势,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

我国自古以来就提倡“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农业学大寨”时也曾一度提出不靠天吃饭的口号,但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想法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像农牧业生产,从领导到群众都有搞好的良好愿望,但是不能违背天时地理。通过对半农半牧经济类型结构特点的比较分析,发现若不做结构调整,二者都没有前途:“半农”历来是广种薄收,说明贫瘠的土地资源已开发殆尽;“半牧”小而全的饲养结构,互相制约不能规模经营。

面对在特殊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东西,应该从中寻找症结形成之根源。锐意改革,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商品畜牧业。从历史经验和改革的效果来看,在有条件或在不宜发展农业的地方逐步转牧是正确的。

前面,本文已经谈到当时半农半牧区的生产结构:农业——多种经营,但分散了地力、人力;牧业——“六畜兴旺”,但未形成畜牧业商品经济。当时,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当地将大面积草山垦为农田,导致庄稼不长,牧草不生,杂草成灾。群众的生活温饱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靠天吃饭的思想在群众中根深蒂固,从而削弱了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资源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求发展的锐气。当地群众又因交通闭塞,文化保守,很多人活到六七十岁也很少去过县城,甚至于年轻人也没有想出去走走、看看外地发展情况或学习他人怎样致富的想法。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部分人开始从过去那种盲目低效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成为街头巷尾、坐井谈天的闲人:看到别人致富,他们画饼充饥;对别人评头论足,而不反思自己。如此等等,说明基层组织对群众的引导缺位,或不到位;群众不能正确打量自己、认识自然、认识生产过程中的经济规律。因此,消极取代了进取,保守阻碍着进步,当时群众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

从宏观角度看,半农半牧地区经济虽然在改革中有所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微观、横向地看,当时当地还是有不少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诸如牧、农业之间的矛盾,草场和耕地的矛盾,各类牲畜对饲料要求不一的矛盾,大矛盾和小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牵制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羁绊。当地经济发展要解决矛盾,破茧而出,首先,得从改善半农半牧经济类型的生产结构模式入手。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一类型的家庭农牧生产结构大致可分为3种(举例说明):

1.单一农业型

图1 卓逊村农户甲的家庭农牧生产结构

像这样的农户家庭农牧经济结构在半农半牧区并不少见,且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有增加的势头。

2.小而全面型

图2 卓逊村农户乙的家庭农牧生产结构

这类农户有致富的愿望,但缺少致富的魄力,墨守成规,不敢在农业改革中多迈半步,五谷粮食广种薄收;家畜家禽数量不多,如果对所养殖牲畜不做合理淘汰,牲畜将难过来年“春乏关”。

我们认为,在这一地区的大部分农牧民不能正确认识畜牧资源特点,无法解决生产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受长期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相对闭塞,因此,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思想意识和生产观念也相对闭塞,接受新的思想和技术的难度大;商品观念淡漠,没有在商品畜牧业的转化过程中扩大再生产的意识,仍然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求生存。

下面以乙农户为例,乙与甲同在一个自然村,在家庭联产承包推行时在同一起点,而在短短的几年间,二者的收入差距则出现较大变化。从乙农户1985年底同1986年上半年的农牧业发展情况,综合其家庭农牧生产结构,可见一斑。

从乙农户农牧业年总收入分析,在这种家庭农牧生产结构中,农业收入比牧业收入略高一点。但农户在农业劳动上付出的劳动量一般占劳动的九成以上,农户往往把牧业视为副业,任其自然发展。像农户乙,1985年底绵羊存栏数17只,到1986年经过春乏关,只剩7只。因为没有人为进行合理淘汰,瘦弱牧畜得不到及时处理变现,在冬季和来年春季牧草枯黄期,农户损失惨重。这样,农户在频繁的家庭收入波动中失去了发展畜牧业的信心。这些农户不从根源上找差距,怕再图畜牧规模发展会有不测,损失会更大,所以,不愿意在牧业上多投入,把增收寄希望于几亩贫瘠的土地上。

调查中得知,像乙类农户在半农半牧区占90%多,要使其尽快脱贫或降低返贫率,需着眼于当地商品畜牧业的发展。

3.以牧为主集约型

图3 卓逊村丙农户家庭农牧生产结构

这种农户占卓逊村农户的5%左右,是近年来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较快的一部分。这种农户除经营农业外,把主要精力投放在畜牧业生产上,利用剩余劳动力专门放牧,单独组群,提高了经济效益。图3是1985年丙农户的家庭农牧结构情况:

从丙农户的家庭农牧生产结构看,牧畜品种仍然显得繁杂,但在管理上投放了两个劳动力,充分利用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在牧业生产中创造经济价值。

另外,从丙农户的种植种类分析,基本上改变了以往以农为主的观念,扩大了饲草饲料的播种面积。这样基本保证了牧草枯黄期牲畜的草料,获得的经济效益比甲、乙高出几倍。在同等条件下为什么丙的发展这样快,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畜牧业生产是其收入提高的主要因素,丙农户充分利用当地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优势。对农户乙、丙的生产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后,我们当时认为,在高山阴湿地区退耕还牧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正确思路。农业在高寒山区没有发展潜力,退耕种草的经济效益要比种粮食高,而且转牧在此类地区具备自然生态条件;农业经济在此不但没有潜力可挖,还会导致生态平衡的极端恶化。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市场对高蛋白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需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商品经济。当时,在我国粮食自给的情况下,仍然在高寒山区大面积垦殖,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发展畜牧业对改变半农半牧区经济落后的情况大有裨益,对保护自然生态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退耕还牧的同时,有计划地根据不同畜牧条件,建设牛羊育肥、牛奶生产基地或专业养殖户。在不具备退耕还牧的地方,结合实际重点发展牛羊育肥。这样纯牧区可将不能越冬或过不了春乏关的牧畜提前送到生产二线——育肥基地。这不仅可以解决冬季饲草缺口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可为达不到农转牧条件的临近农区的群众提供增加收入的机会,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近期20年卓逊村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推动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卓逊村同样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经济结构、思想意识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牧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水平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

(一)传统文化与从业背景

畜牧业是藏民族传统的生产文化,经营牧业应是其长项。2017年底,我们再次带着问题,对卓逊村做了全面综合性定点调查。2017年卓逊川村现有56户,287人,其中藏族家庭21户,藏族人口104人,是全村人口的36%。

全村287人中,60岁以上的有36人(其中60岁以上的人中有8人年龄超过80岁),18岁以下的有48人,18岁到60岁之间的有203人。

藏族家庭21户,现有人口104人,其中18岁到60岁之间的劳动人口有4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6人,文盲或半文盲的有38人。

21户藏族家庭中,有7户专业户,包括养羊户(470多只)、养牛户(350多头)、2户经商户(1户经营超市,1户经营餐饮)、1户汽车修理户、1户经营养殖合作社,其余14户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分布在内蒙古和甘肃的各县市,主要工种为建筑工(分大工和小工,其中大工有3人),务工时间一般为从春播后到秋收前这段时间,有些劳动力充足家庭,外出务工时间相对较长。正常年份,一年的务工收入大概估计人均在2万元左右。养羊户的年收入保守估计有5万元,羊的出栏率在30%左右,一只羊的平均价格在850元上下;养牛户的收入保守估计在45 000元,牛的出栏率在10%左右,牛的均价约在4 600元。

(二)生产结构与收入差距

卓逊村,除有840亩耕地外,还有5万多亩山地草场,每户平均900亩。过去,在没有出现外出务工现象之前,全村各家各户均以半农半牧生产方式为主,在从事农业耕作的同时养殖一定数量的牛、羊、马、骡等牲畜,在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出售部分剩余产品,获取较少的经济收入。现如今,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根据此次调查发现,卓逊村56户人家中现有6户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牛羊养殖户,在草场上建有牧场。这6户均为藏族家庭,其中1户为养殖合作社,主要依托草场,以养殖蕨麻猪为主。养殖户在从事养殖的同时,也从事农业耕作,在农闲劳动力富余的情况下也会出去打零工。有29户人家没有任何牲畜,彻底放弃了牧业(其中有4户是因家中有工作人员而不再从事养殖),他们的经济来源只依靠务农和务工收入。在放弃牧业的29户人家中,又有7户人家放弃耕种,土地废弃荒芜。这类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则是务工所得。卓逊村56户人家中,家庭生产方式上,纯农牧型家庭约占9%,纯务工型家庭约占13%,农业务工型家庭约占39%,半农半牧务工家庭约占39%。根据此种情况统计,我们可以把这些家庭分为4种类型:

1.农牧互补+务工型

图4 卓逊村甲农户家庭农牧生产结构(2017年)

从图4可以看出,甲农户的生产方式属于“农牧互补+外出务工”型,收支多元化。其中农业方面有所突破,表现在增加了药材种植一项,改变了过去单一、低产出的种植结构。药材种植这一项成为土地产出中效益最高的一项,占农户收入比重中的较大一部分;在牧业上主要以养殖黄雌牛为主,兼顾羊、猪等。由于黄雌牛繁殖快,饲养成本比牦牛、牦雌牛低,销售价格也较高,因此我们从养殖收入比重中看到“黄雌牛养殖”在各项养殖中的效益最好。同时,还了解到农业产出中的青稞、麦草、豌豆、燕麦等是牲畜养殖中饲料的主要来源,牲畜饲料除天然牧草外,很大一部分来自农业产出,形成了很好的农牧互补型生产方式;外出务工也是甲农户收入的来源之一。甲农户家庭成员中有四个劳动力,一个劳动力可以在农闲季节出去打零工,获取一部分收入,农忙季节返回家中从事农业生产。

根据图4,我们看到甲农户一年的总收入大约为68 430元,其收入在卓逊村处于中等水平。甲农户有6名成员,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一对中年夫妇和三个孩子,中年夫妇是家中的主要劳力,老人主要从事放牛、放羊,也是家中主要劳力之一,三个孩子中有两个在外地上大学,一个在县城读高中。从目前情况来看,家庭收入虽然不错,但家庭开支较大,包括教育、农牧业方面的成本投入、衣食住行、人情交往、医疗支出等。粗略统计,三个孩子的年教育支出将近30 000元(包括两个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一个高中生的生活费),农业、牧业方面的成本投入将近5 000元,家庭衣食住行、人情交往、医疗等各种日常开支费用总计约20 000元,年各项开支累计约55 000元,开支费用较大。由此可知,甲农户的家庭收入减掉开支部分,一年的结余约为13 000元。综合分析,甲农户的收入水平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

近年来,除了农户自力更生之外,地方政府也在努力为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发挥作用,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措施,甲农户被列为扶贫对象,收到扶贫补贴4 800元,此外甲农户还收到粮食补贴450元,草原森林补贴400元,养老保险金2 160元(1人享受,每月180元),总计享受政府补贴5 650元,帮扶效果明显。

2.农牧互补(养羊专业户)

图5 卓逊村乙农户家庭农牧生产结构(2017年)

从图5可以看出,乙农户的生产方式为“农牧互补”型,主要收入来自养羊业。因此,对这种生产类型的农户,我们称之为“养羊专业户”。养羊业是乙农户的主业,也是整个家庭的收入支撑。在农业生产中,种植豌豆、蚕豆是该农户在农业产出中唯一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两项,油菜和洋芋产出供自家食用,种植的青稞、燕麦主要为养羊提供饲料。由于乙农户没有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因此农业收入仅有5 400元;在牧业生产方面,以养殖绵羊为主,养殖数量与其他农户相比,则明显比较多。因此,乙农户将主要精力放在养羊业上,养殖数量已初具规模,效益可观,达到56 000元以上。

乙农户从事养羊产业,是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形成的。从这一产业的前景分析,畜牧业可被看作一项恒产,随着牲畜繁殖数量的增加,每年的出栏率随之增大,产出收入相应提高。农户在提高收入的同时,要有风险意识,提高养殖技术和牲畜防病防疫能力,科学养殖,理性发展规模养殖。

从图5可看出,乙农户一年的总收入大约为65 250元,在该村属中上水平收入家庭。乙农户家中有5名成员,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刚大专毕业的孩子。孩子还没有找到稳定工作,在外地打工,每月收入能维持自身生活。家中两位老人身体健康,能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在养羊业中发挥一定劳动力作用。中年夫妇是家中的主要劳力,他们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种地、养羊的生产劳动中。

乙农户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了相应的收益。这户人家目前已经完成了对孩子的培养,少了教育支出,家庭日常生活各类开支,一年在20 000元左右,收支结余在45 000元上下。乙农户作为一个农村家庭,生活质量比村中其他家庭相对要高,发展前景较好。

3.特色产业户(药材种植+特色养殖)

图6 卓逊村丙农户家庭农牧生产结构(2017年)

从图6可以看出,丙农户主要以规模化种植药材为主业,兼顾特色品种养殖,这种新型的生产结构打破了传统的耕作和养殖模式。从目前情况看,这种生产形式给丙农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家庭年收入达到77 250元,在卓逊川村属高收入家庭。由此判断,目前丙农户已经奔向了小康之路。

药材种植是本地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种植业,品种、技术引自岷县、陇西等地。根据引进的情况来看,本地区的土壤、气候适宜种植当归、柴胡、黄芪等药材。药材种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气候、品种选择、栽培技术、防病虫害、加工技术、市场价格等,因此,家庭规模化种植必须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丙农户家中有6名成员,一对老夫妇、一对中年夫妇,一个孩子目前已结婚,年轻夫妻二人在家和父母一起搞种植业。家中6名成员中有4名劳动力,劳动力充足,并且男劳力都具备中学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相比其他人要高。因此,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生产模式,乐于学习新技术、新经验,搞规模化种植,种植业发展前景较好。

除此之外,丙农户还根据本地草山资源,引进蕨麻猪品种,搞蕨麻猪养殖,发展绿色生态养殖业。目前这项业务虽然在起步阶段,养殖规模不大,收效尚不明显。根据市场前景推断,发展绿色生态养殖业既能发挥资源优势,也符合国家发展特色产业致富奔小康的政策导向。

4.外出务工型

图7 卓逊村丁农户家庭农牧生产结构(2017年)

从图7可以看出,丁农户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外出务工”这一项。由此可以说,丁农户是典型的“外出务工型”。这一类型的农户基本上放弃了传统农牧生产,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外出打工挣钱上。由于本地区收入来源有限,外出务工挣钱也是增加收入的一个较好的途径。但是,近两年,由于劳力市场的变化,收入好点的工作对工人的文化素质、技术要求都普遍较高,而本村外出务工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低,没有技术,只能从事建筑、修路、装修等行业的重体力劳动工种,收入较低。

丁农户一家6名成员,两个老人,一对中年夫妇,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为中年夫妇。中年夫妇两人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家中两个老人在家种一点地,还要照顾孙子。由于中年夫妇文化程度低,只能到建筑工地上当小工,两人辛苦一年,也只有4万多元的收入。丁农户年家庭总收入累计约51 000多元,除去共计25 000余元日常开支,综合分析,丁农户的收支结余约26 000元,和村中其他家庭相比,则属于低收入家庭。由此可知,“外出务工型”家庭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致富途径、理念,需要做调整。

四、“内生动力”已经形成

人们对“现代化”的含义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这里所讲的“现代化”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与变迁过程,也就是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我们从农村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农村为中心考察农民、农业、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看农村的社会发展是否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改善,农牧民的幸福指数是否有所提升。近几年,卓逊村的发展速度比过去明显加快,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单就村民的经济收入来说就有了大幅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20年前成倍增长,人均达到6 200元左右。不仅如此,他们的生活质量更是得到了多方面的改善。

最基本的是“吃饭穿衣”问题,应该说村民的“吃穿”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基本解决,而现在村民们吃饭追求营养健康,穿衣讲究漂亮体面。过去卓逊村村民的一日三餐就是糌粑、面条(杂面为主)、洋芋、萝卜、大白菜,节假日吃点猪肉和少量牛羊肉。饮食结构单一,营养搭配不均。现在村民的餐桌上不缺牛羊肉,时令瓜果蔬菜样样都有,荤素搭配、菜品丰富,营养全面;过去村民们穿衣讲究的是质量好,穿不破,磨不烂,穿着单调,以传统服装为主。现在村民们的穿着相比过去时髦多了,穿传统民族服装的少了,穿新式新潮服装的人多了,样式新颖、色彩丰富,讲究漂亮体面,追求新潮。

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政府实施危旧房改建项目,每户发放房屋改建补贴款两万余元,改建超出部分的费用需自掏腰包。在政府政策的激励下,全村56户已有53户完成了房屋改建,改建项目包括围墙改造、搭建彩钢屋顶、建玻璃暖廊、室内装修等。改建完成的房屋,彻底改变了过去房屋四面透风、采光效果差的简陋面貌,其变得洁净、美观、舒适宜居。在经济收入增加的前提下,村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就家用电器而言,20年前只有个别几户人家有电视机,而现在彩色电视、冰箱、冰柜、洗衣机、电烤箱、电磁炉等已全面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些电器。

从农业生产条件来看,过去只有经济条件比较好些的家庭才有三轮拖拉机。现如今,拖拉机几乎家家都有,成为农业生产的必备工具。除“三轮”外,多数人家已经有了四轮拖拉机、小型旋耕机、覆膜机、收割机、打碾机等农用机械。全村56户家庭农用机械:拖拉机53台,小型旋耕机38台,大中型拖拉机12台,收割机1台。同时出行道路和工具也都大有改善。由于卓逊村位于大山深处,四周被山地丘陵包围,只有一条路通向二十多公里之外的县城。这条路过去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湿滑,车辆通行困难。现在,这条路已改建成水泥硬化道路,通行质量有了质的变化。其次则是出行工具,从过去的骑马到骑自行车,再到骑摩托;从开“三轮”车到开小汽车,出行工具的更新换代影射了社会的发展。卓逊地方的人们算不清从骑马到骑摩托车历经了多少代人,而他们能清楚地意识到,从骑摩托车到开“三轮”车,再到开小汽车只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5年前,该村只有一辆五菱宏光牌面包车,车的主人在农闲时跑运输,增加些收入,村民们出行就坐这辆面包车或骑摩托车。目前,这个村子的私家车已增加到10辆,摩托车家家都有,出行比过去方便很多了。

从信息交流来看,2013年前后村里就实现了手机信号全覆盖,2018年实现了宽带网络户户通。村民们差不多人手一部手机,全村一半以上家庭实现了宽带上网,使远在山区的村民们和城里人一样走上了信息“高速路”。村里人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并与外界建立商品沟通渠道,将自家的农产品介绍出去。

从子女教育来看,卓逊村的孩子以前幼儿、小学阶段的学习都在就近的乡村小学完成。近几年来,由于家长们对教育的重视,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为百分之百,并且为了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资源,都愿意送子女去县城学校接受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据调查,全村有21户人家的子女在县城读书,只有1户家庭的孩子在就近村小学上学。

从社会保障来看,目前所有村民都纳入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使得过去不敢看病、看不起病的状况大为改善。据调查,村中3户家庭有重症病人,需要常年吃药治疗,医疗费用是一笔很大开支,而今这些病人都参加了医疗保险,医疗费用中的一大笔开支由政府承担。这样无疑减轻了家庭负担,不至于因病返贫。在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的同时,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据调查全村287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6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部分老年人现在都可以领到养老保险,每人每年可以领到1 200元左右。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生产结构从解构到重构;一元经济到多元经济发生了跨越性巨变,具体表现为思想观念现代化、生产设备机械化、生活用具电器化、信息通讯网络化、资源利用有序化。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已经形成。因此,政府在农村牧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要积极引导农牧区群众走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之路,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农牧互补;培育优势产业和专业合作社,并使之成为恒产,以提高农业扩大再生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及防范农牧民返贫,以现代农牧业经济为发展引擎,强力推进农村牧区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农户家庭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家庭“煮”夫
“家庭癌”到底是怎么回事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恋练有词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