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群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常见慢性代谢性病,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目前,主要治疗为药物控制,并无彻底治愈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累及其他脏器,引发多脏器、组织功能障碍,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社会生活及生活质量[1-2]。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帮助患者了解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知识,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3-4]。本研究2016年1月—2017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意识清楚,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及沟通能力;均对本研究内容及目的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其它脏器严重疾病者及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龄(56.9±8.1)岁;平均病程(5.9±2.1)年;观察组中,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龄(57.2±7.9)岁;平均病程(5.1±2.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严格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1)遵医嘱用药:告知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切勿擅自增减药物剂量。(2)心理辅导: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通过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多沟通,多交流,减轻患者抵触情绪;增强患者对疾病控制的信心,使患者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5-6]。(3)饮食指导:合理饮食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具有重要作用,责任护士需告知患者饮食需遵循“三高两低”的原则,帮助患者制定营养均衡的合理饮食计划。(4)适当合理运动:运动疗法是指依据患者所患疾病及自身条件进行合理的适量的有规律的运动,长期坚持可提高自身免疫力,改善血糖血脂紊乱等。责任护士在介绍运动的好处的同时,应增加患者对“适当运动”的正确认识,使其养成合理的运动习惯;告知患者切勿盲目追求大量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宜,时间安排得当,一旦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情况,应暂停运动,严重的需要告知医护人员[7-8]。出院后每周进行电话随访一次,了解患者当前存在问题并进行对应解答,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提高患者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嘱患者出院3个月时进行门诊复诊。
对两组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自我认知能力使用糖尿病患者自我行为管理量表进行,包括遵医嘱服药、足部症状、血糖控制、运动和饮食5个维度,得分与自我认知能力成正比。
血糖控制评价标准: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范围内,餐后2 h血糖控制在4.8~8.0 mmol/L范围内为优;空腹血糖控制在6.1~7.0 mmol/L范围内,餐后2 h血糖控制在8.0~10.0 mmol/L范围内为良;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为差;计算两组血糖控制优良率。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护理,两组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观察组血糖控制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病情持续时间长,如果不能控制血糖及病情,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估计超过9 240万人,已成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目前的医疗水平虽无法达到根治,但却可以进行预防和控制,只有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才能控制病情发展[9-10]。如何提高患者自我认知能力,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是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关键。
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形势的护理形式,将疾病相关知识进行汇总,同时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基本情况,之后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力求达到预期效果[11-12]。
本研究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和药物治疗达到相辅相成的功效。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之前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疾病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遵医嘱用药并且结合适当心理辅导;以期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13]。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两组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及血糖控制优良率。
表1 两组患者自我认知能力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自我认知能力比较(±s)
对照组(n=100) 1.23±0.17 3.41±0.23 1.11±0.19 3.51±0.17 2.12±0.36 3.41±0.29 1.69±0.17 3.21±0.36 1.11±0.16 2.71±0.19观察组(n=100) 1.25±0.21 4.39±0.32 1.09±0.23 4.59±0.42 2.11±0.28 4.53±0.36 1.73±0.26 4.71±0.42 1.08±0.21 4.63±0.42 t值 0.740 2 24.868 0 0.670 4 23.835 8 0.219 3 24.224 9 1.287 6 26.747 4 1.136 3 41.650 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结果(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