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梅珠
【摘要】小学生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养成教育的重要作用能对学生的成长发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因此,新时期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应该积极探索小学生养成教育措施,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相对科学的指导,确保学生在未来能够实现健康发展。
【關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德育
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以及素质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养成教育备受重视,并且如何提高养成教育效果,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指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教师和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新时期背景下,十分有必要结合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际发展情况积极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本次课题研究工作中,从小学生养成教育入手,对养成教育的措施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希望可以切实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养成教育内涵
小学生养成教育主要就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的德育工作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习惯和道德行为,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针对小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让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道德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学习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等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培养。在此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学组织效果的全面提升,就必须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合作的作用,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希望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和独立意识的形成,为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夯实基础。唯有如此,小学生养成教育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教育教学质量也会进一步提高,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由此能够看出,在小学阶段实施小学生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系统的解析。
二、针对小学生养成教育做出的实践探索
小学生养成教育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结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积极探索优化创新教学组织活动的措施,可以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家校共育活动的落实等方面促进养成教育的实施,增强养成教育的影响力,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撑。下面就选取本次课题研究活动中针对小学生养成教育做出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小学生养成教育形成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一)积极探索养成教育主题团队的建设,夯实师资保障
在针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本校针对师资团队的构建进行了分析,通过促进新班主任和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推进师资队伍的构建,为养成教育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师资保障。同时,学校还针对养成教育组织教师参与专题培训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对教师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确保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可以结合新时期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组织开展养成教育,提高养成教育工作的质量。同时,在教师培训活动中,对教师实施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教师可以正确认识自身工作,并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为学生做好教育榜样,提高养成教育的效果,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家长平台,促进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
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家庭教育存在紧密的联系,学校搭建家长平台,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养成教育活动中,能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成长环境。同时发挥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还能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社会的支持,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深化自身思想认识,切实提高养成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带领学生参与到社区实践、法制宣传实践活动中,构建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确保养成教育能够形成全方位工作体系。
(三)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推进养成教育常规化发展
在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组织开展系列化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习惯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一方面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开学第一课”“每月好习惯”“智慧阅读”“树典型”等活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在体验活动中,就组织开展了诵唱、创作“校园博雅歌”“每月好习惯童谣”活动;结合母亲节和父亲节开展“爱在心中·感恩更美”感恩体验活动;在劳动节组织开展叠被子、整理抽屉劳动比赛;在国庆节组织开展“唱红歌”“讲英雄故事”体验活动等,真正发挥出体验活动的重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实施积极引导。
三、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效果
对本次研究工作中针对养成教育做出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发现在学校高度重视养成教育情况下,我国养成教育已经取得了全新的发展成果,养成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成长和发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校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养成教育涉及的因素相对较多,只依靠学校教育一般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要结合养成教育的现实需求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确保能够通过引导、示范、模仿、训练、体验、内化等方法来增强养成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在养成教育活动中,为了提高教育效果,还需要积极构建多维度的教育评价体系,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等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教育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对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养成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已经对养成教育形成了全新的认识,养成教育整体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研究实践中,还应该结合小学生的成长发育情况对养成教育进行适当的分析和研究,争取能够构建更为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推动养成教育活动真正实现常态化和科学化发展,维护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经过不断研究和验证,能够看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小学生实施相应的养成教育指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并且能逐步养成独立学习和独立成长的良好习惯,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本次课题研究活动中,将小学生养成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从多角度对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进行了适当的解读,确保可以真正达到“育人潜移默化,立德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夏晓兰,夏晓英.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7(19):113.
[2]乔里盼.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培养的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69.
[3]秦桂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