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认为生命观是初中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幸福观是初中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公共精神是初中生融入社会的基础价值观,有助于他们对社会及自身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初中生;价值观;构成;生命观;幸福观;公共精神
一、初中生价值观内容构成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进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要求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从基础教育到成人教育的整体教育中去。并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以及成长、成才规律,建立起相应的教育体系。但纵观十三次集体学习之后的一系列文件皆是价值观教育实施的意义,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价值观教育的实施策略等,并未针对青少年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初中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构成,初中生属于青少年群体的一部分,我国价值观教育研究中对于初中生这一群体的价值观内容及其构成的研究甚少。初中生虽然相较于处于幼稚期的小学生思维已逐步走向成熟,但却没有达到心理和生理的成熟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期。他们渴望像成人一样享有对自身的支配权,但却没有成人成熟的逻辑判断思维,也没有达到成人经济独立的状态。所以初中生心理的自我矛盾是他们在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他们渴望独立,却又依赖父母,他们渴望理性,却又对自己的感性行为不加控制。所以,本文针对现阶段有关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成果中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基础教育内容,而不考虑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不考虑初中生个体对于价值观接受的能力水平,试图做一些研究成果加以补充。本人认为不考虑初中生群体的特殊性而传播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后果是初中生对于价值观的一知半解,最终导致初中生无法将理论内化为自身认知,并阻碍了初中生价值观最终外化为日常行为。
二、生命观是初中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
1、生命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认为,人的生命由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组成。生命体的存续是自然生命的主要特征,而生命个体追求的生存价值是精神生命的诠释。二者相辅相成,自然生命是精神生命的基础载体。精神生命则是自然生命的升华。马克思主义解释了生命观有社会价值属性及自然属性两个生命固有的属性。
2、初中生生命观
初中生的生命观不仅要关注个体生命价值,还应包括对自然界的一切具有生命体征的事物的关注。首先,初中生应对周边生命事物怀有怜爱之心,尊重之心。初中生除了要关爱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应关爱周围的生命景观。关爱周围的生命体和自身生命的发展是最基础的生命观。初中生作为客观世界的成员之一,应学会感受生命的可贵,懂得只有多彩的生命才能构成缤纷的世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要尊重个体生命,对初中生而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就是关爱同学,关心朋友,尊重、爱戴自己的父母及其他亲人,关爱身边的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等。其次,关爱自身生命,自尊自爱。体会父母赋予我们的生命的不易也是初中生生命观教育的应有之意。自尊自信,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初中生对待自身生命的正确态度。自强不息,自立自信,自尊自爱是立足社会的基础。不做有损自身人格的事,应做到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做有尊严有价值的人。远离暴力,了解自我保护的方式方法,杜绝伤害他人的行为方式。生命需要相互關爱,杜绝伤害他人也是在保护自己。第三,初中生应树立贡献社会的生命价值目标。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自己的成长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和个人魅力,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现实人生的意义。从点滴做起,坚定理想的生活态度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因素。要超越自身的发展局限性,摆正个体生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位置,树立较强的责任观。责任是对人的一种普遍的行为要求和社会行为关系,它发生在个人与亲友、同学、朋友间,同时也存在于个人与集体、阶级、民族、国家、社会、人类关系中,初中生树立较强的责任观是个体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最有效的途径。
三、拥有正确的幸福观是初中生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幸福观是个体对自身是否感到生活的快乐、趣味的观念。追求快乐远离痛苦是生命存在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是物与精神享受的统一。需求的满足是幸福的前提条件,通过自身的能动性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从而获得自身满足是幸福的产生过程。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归结为两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提倡人们可以满足自身正当的物质需求,同时也注重精神的满足。马克思的幸福观为我们研究幸福提供了理论基础,初中生的幸福观教育也应当以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关系研究为主。
首先,物质享受只是幸福的一部分。“物质享受一旦成为目的本身,便会失去人的面貌。”[1]所以,初中生应树立起勤俭节约的意识,不能一味追求物质满足。日前,攀比之风在初中生学习生活中盛行,名牌衣服、名牌书包等学习生活用品时常成为初中生攀比的对象。然而,他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则最终无法获得幸福。其次,树立精神享受的幸福观是正确的引导途径。初中生应在追求生命乐趣中体验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和发现生命的乐趣,理智对待现处的困境,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不放弃追求理想和超越自我。在平淡的生活中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多彩的音符。保持对生命和生活的好奇心,做有思想、有判断力的青少年,并学会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培养初中生高雅的生活情趣,远离低级趣味的游戏癖好,是培养初中生幸福观的有效途径。同时,树立责任意识,社会角色意识,是初中生作为公民获得幸福感的最终途径。第三,学会创造和体验幸福。人能够创造性地进行生产劳动,通过自身主观能动性获得幸福体验是正确的获得幸福的途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认为,幸福根源于社会生活,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及理想生活有密切联系并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对幸福的定义,处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努力通过自身劳动达到理想生活,获得幸福体验。初中生要树立正确的创造幸福的观点,深刻认识到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获得幸福。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性地劳动更能满足人的需要,实现最大的幸福体验。如果只是衣食无忧而没有劳动需求是无法体会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另外,在对“初中生幸福感因素影响”的调查中显示,认为有知心朋友能带来幸福感的占86.3%,位列第一,认为家庭和谐能带来幸福感的占82.9%,位列第二,认为学业成绩优秀能带来幸福感的占73.2%,位列第三。前两个因素是初中生不可控的因素,而第三种因素却是努力学习就可以得到的。那么初中生就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以获得幸福感。最后,初中生应树立社会责任感,把个人幸福与贡献社会紧密相连。初中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把自身幸福与社会发展相联系,个人幸福才有可能实现。在此基础上,初中生应勤奋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奉献社会的远大理想,提升个人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将自身的不断发展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真正实现二者统一。
四、公共精神利于初中生融于社会
公共精神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与执行。
公共精神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完善并发展起来的。公共精神促进了人的个性和人的社会本质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逐渐丰富起来,公共精神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和人性价值取向。初中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正是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关键期。理解个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对社会及自身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公共精神应当包括独立人格的权利诉求。在公共生活领域,不仅强调每个人的权利,更应强调与权利对等的义务。初中生在参与公共生活中最初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这不仅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过分关爱,事事以他们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有关。还与现今教育中存在分数至上的错误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关系。初中生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是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任务,甚至是唯一的任务。部分同学对于发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是为社会做贡献不能理解,认为只是书本上的认识而已,缺乏平等参与到公共社会生活中的正确价值理念。
第二,公共精神主要体现在公共责任的意识和行为上。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有强烈的对国家和民族以及他人环境等公共领域的人或事的责任感。这不仅表现为遵守法纪,维护公平正义的客观公共责任,也表现为道德净化,树立强烈的主观责任意识。主动关心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对他人及公共物品尊重、关心,自觉关心、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维护公共生存空間,对公共价值和利益积极认同和支持,对损害公共利益和价值的行为批评抵制,使个人的幸福感及人生价值实现与公共生活的状况紧密相连。
第三,公共精神还体现在公众参与精神。初中生虽大多数时间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学校本身是一个公共环境。所以,初中生多数时间生活在公共生活领域。他们应当积极参与有益于大众利益的活动。校园环境的美好,有赖于初中生对校园生活的参与和分担,初中生参与公共社会生活还可以提升对社会的责任感,为步入社会奠定基础。提升自信,更好体验生命、生活的丰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04.
[2] 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2)8.
[3]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6.
[4] 郑晓江.生命困顿与生命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2012(2)53.
[5] 庄亚楠.关于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9(2)41.
[6] 徐贵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多维内涵[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8(7)32.
[7] 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周中之,石书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刘换换(1987-)女,汉族,河南郑州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