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冬艳 王 荣,2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许多国家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完成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但是在向高收入国家攀升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重困难。甚至有一些国家曾经一度进入到高收入阶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又退化到中等收入阶段。在总结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世界银行指出一些从低收入阶段上升到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体,由于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不能自拔。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摆在转型国家面前的战略难题。
江苏省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基本还属于中等偏上收入水平的层次。2012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大背景影响,江苏省经济增长呈现明显放缓态势。2012年江苏省GDP增速为10.1%,比2011年回落0.9个百分点。2013年至2017年期间,江苏省GDP增速持续回落。江苏省十三五规划指出,江苏省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存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新增长点支撑作用不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经济增长乏力将延缓江苏省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攀升的进程,带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隐患。所以,必须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寻求支撑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Barry Eichengreen et al.(2012)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制造业就业人数所占份额达到高点,服务业生产率提高有限,资本存量导致的折旧增多以及经济接近技术前沿,以上任一情况出现,都将引起增长率下滑。Vandenberg &Zhuang(2011) 指出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可能使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Jankowska et al.(2012)认为产业结构不能适应过度人口城市化是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杨淑华、朱彦振(2013)指出劳动力及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消费拉动不足,技术进步还没有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些问题使中国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和挑战。周文、赵方(2013)指出一个满足库茨涅兹假说的国家要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通过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张德荣(2013)认为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很可能是不同的,在低收入阶段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在中等收入阶段很可能会失效。余永泽(2015)的研究表明,中国属于典型的投资主导型经济,资本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持续稳定的最主要来源,而TFP贡献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中等收入陷阱”的界定、形成原因、跨越路径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规范研究偏多,而基于实证研究寻找中等收入陷阱的突破路径相对偏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质是解决经济持续增长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动力,明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力的变化,将有助于实现江苏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基于经济增长动力演变的视角研究江苏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需要深入研究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动力,明确各种动力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在研究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时,认为产出主要是资本和劳动要素贡献的结果,将产出和投入的关系简化成以下C-D生产函数形式:
其中,Y为产出水平,A为综合技术水平,K 为资本投入,L为劳动投入,α为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β为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0<α<1, 0<β<1。假设存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即经济增长的规模报酬不变,则α+β=1。
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如下模型
进而将β= 1- α代入式(2),对方程两边取对数,可得:
产出指标采用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并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定基指数调整为实际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1990-2016年江苏省统计年鉴。资本投入指标采用固定资本存量来衡量,但目前统计年鉴中没有提供相应的固定资本存量数据,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根据公式Kt=Kt-1(1-δ)+It,Kt为t年的固定资本存量,It为t年的新增投资,δ为折旧率。本文借鉴单豪杰(2008)的研究成果,折旧率设为10.96%,对江苏省固定资本存量重新估算,相关数据来源于1990-2016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劳动投入采用当年就业人数衡量,数据来源于1990-2016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为了避免实证过程中出现“伪回归”,首先对模型涉及的时间序列变量Ln(Y/L)和Ln(K/L)进行单位根建议,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
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变量Ln(Y/L)的ADF值为-4.407865,小于1%~10%显著性水平下的ADF临界值,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时间序列变量Ln(Y/L)平稳。同样,变量Ln(K/L)的ADF值为-6.823363,小于1%~10%显著性水平下的ADF临界值,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时间序列变量Ln(K/L)平稳。
对(3)式进行OLS回归,得回归方程:
对模型的随机误差项进行一阶序列相关LM检验,(3)式随机误差项一阶序列相关LM检验的辅助回归方程为:
辅助方程的拉格朗日乘子LM=(27-1)0.6089=15.8314,大于临界值3.8425,所以拒绝原假设,因此可以判定(3)式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运用广义差分法,采用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估算自回归系数。最终得出回归方程为:
回归方程中各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经过调整的可决系数为0.9998,拟合效果良好,DW值为1.7671,可以判定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由此可以估算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于1957年提出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概念。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生产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等) 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等导致的产出增加,是剔除要素投入贡献后所得到的残差,又称索洛余值。对生产函数求导,经过变换可得:
ΔY/Y代表经济增长率,ΔA/A代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ΔK/K代表资本增长率,ΔL/L代表劳动增长率。将具体数据代入计算可得下表数据。
表2 1991-2016年江苏省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整体而言,自1991-2016年期间,资本要素的投入为江苏省经济增长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而劳动要素投入的贡献相对较弱,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
从不同时间段来看,在1991-2016年期间,江苏省经济发展经历了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2008年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借助于以上重要时间节点,将1991-2016年的26年时间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1991-2000年,这一期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极大调动了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江苏省要素投入达到阶段最高水平,全要素生产率也达到了相对较高水平。这一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改革红利。
(2)2001-2008年,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一方面江苏省积极把握入世机遇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大量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带来了大量资本,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外开放度提高加强了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拓展了技术引进和创新的空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阶段资本、劳动以及全要素生产率都为江苏省经济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全球化红利。
(3)2009-2016 年,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需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江苏省出口面临一定的阻力,导致需求不足,投资下降。另一方面,江苏省人口红利逐步减弱,老龄化比例位于全国各省之首,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下降。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江苏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还不足,科技创新成果还没有完全转化成生产力;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测算结果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研究结果显示,当前阶段在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有限的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成长为推动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所以在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转换时期,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聚力创新,发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实现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人均GDP来看,江苏省已经达到中上等收入水平,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江苏省经济发展中也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红利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等问题。
随着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下降,而全要素生产率尚未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江苏省经济增长将存在一定的压力,有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因此,未雨绸缪,进一步深化改革,聚力创新,以全要素生产率为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是江苏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路径。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注重人才培养,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受人口老龄化影响,江苏省人口红利正不断减弱,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有限。在劳动投入日益受限的情况下,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将是应对人口红利减弱所带来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一方面,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教育条件,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延长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劳动者素质,满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各类高校应该与企业密切联系,了解各行业最紧缺的人才需求情况,产学结合,致力于培养相关行业的顶尖人才。
第二,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江苏省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仍然有待提高。江苏省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大在R &D 活动上投入的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R&D经费支出的审核和审计,完善评估机制,进一步提升R&D 活动效率,同时注重对外学习与交流,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此外,还应理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渠道,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第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使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移动,从而提高全社会生产率,推进经济稳步增长。在农业领域,江苏省需要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同时注重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向高端化、安全化、特色化发展。在工业领域,江苏省应积极建立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推进各种先进技术与第二产业融合。在服务业领域,应该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提高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江苏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使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向苏南地区集中,制约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江苏省应该创造有利条件,引导资源向苏中、苏北合理流动,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