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筹资机制研究

2018-09-19 09:35
时代经贸 2018年25期
关键词:筹资普通高校机制

梁 茜

一、筹资机制包含的内容

在高等教育筹资活动中,其核心和关键就是筹资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包括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机制指的是有机体内部要素结构、功能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调节的方式。高校筹资组织机制是指高校为筹措办学资金,构建的筹资组织及其相互间所形成的内在关联和运行方式。

高校筹资制度建设是指约束高校进行筹资的相关行为模式,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及意识形态等所规范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集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通高校要改革和完善自己的筹资机制,明确筹资职责,遵循制度要求,制定科学的筹资计划,使筹资效率提高,是高校筹资机制得以实现的具体形式。

二、目前普通高校筹资机制状况

(一)财政拨款的分配制度存在不科学性

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地方普通高校拨款由省级财政部门划拨,目前财政拨款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这种条块分割的经费分配制度实质是一种资源约束型的制度,其问题在于综合定额的不科学性,不能够较大程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不能充分将划拨给学校的资金和按社会需要办学挂钩。这种模式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难以发挥调节教育供求关系的作用,不利于办学效益的提高。

(二)通过调增学费筹集资金,扩展空间十分有限

从免费制度到收费制度的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学费标准的增长,已超出了一些普通居民的经济支付能力,尤其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影响了其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违背了高等教育本应体现的公平公正原则,教育资助体系覆盖面还有待加强,因此再通过提高学费收费标准,进行办学资金的筹集,其扩展空间已十分有限。

(三)缺乏规范化的教育捐赠机制

我国与国外捐赠文化的差异较大,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捐款规模数量过小、捐赠范围过窄、捐赠形式单一等方面。主要原因是:我国捐赠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很多普通高校对所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没有做到透明化、清晰化、公开化,缺乏专业的、具有资金运作能力的人员和工作机制,同时社会各界对教育捐赠的认识度不够,还没有形成对院校进行捐赠慈善行为的文化。政策和激励措施也不到位,缺乏捐赠方面的优惠措施、规范化的制度和执行程序,制约了捐赠资源的拓展。普通高校还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没有真正树立起运用资本运作手段筹资的主观能动性,筹资理念相对滞后。

(四)与高校筹资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全面

我国《担保法》等相关法规,对高校的贷款设定了各种限制,另外对高校发行教育债券、教育彩票等筹资方式,目前也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这些法律上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筹资行为,使聚集闲散资金无法得以实现。

(五)学校内部专门筹资部门及其职责的落实欠缺

国外高校都非常重视筹资管理工作,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培养筹资意识,要求校长具备筹资能力,并成立专门的筹资机构,其人员构成多样化、复合化,专业化水平非常高。而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对筹资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重视度不够,还没有将筹资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中,普遍缺少专门的筹资机构和良好的筹资机制,有关筹资的职责尚未真正落实,学校筹资的计划性、科学性、效益性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多措并举进一步完善普通高校筹资机制

(一)引入竞争机制,改革财政拨款制度

改革政府对普通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制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引入适当竞争机制,将绩效评价与拨款结合起来,在保证高等教育发展基本所需的基础上,加大独立性的绩效指标拨款权重,使财政投向和高校所需经费之间达到最优化匹配。这样可以推动高校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强化政府投入的法律保障体系,使高等教育拨款、教育资助体系拨款、科研项目拨款逐步向基金制过渡,通过拨款制度的进一步确定,形成普通高校竞争机制。

(二)健全收费管理机制

普通高校对学杂费的管理已高度重视,采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方便学生缴费,加大资助力度设置多种形式的奖助学金,不断完善助学贷款审批和管理制度,制订勤工助学计划减轻经济困难学生费用方面的负担。在目前管理工作基础上,建议应建立收费标准听证会制度,让交费人具有知情权,保证收费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扩大学生资助体系额度、受助范围,使更多学生得到适当的资助。还应建立差别收费政策,兼顾公平与效率,参照办学成本,不同类别、声誉、性质的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的收费标准应有区别,进一步健全学费管理机制。

(三)形成完整的制度化捐赠管理机制

借鉴发达国家管理社会捐赠经验,在捐赠政策上,进一步加大对捐赠者的税收优惠政策,健全相应的捐赠激励机制,鼓励社会捐资助学。不断提升全民公益慈善意识,形成整个社会的捐赠文化。同时建立捐赠监督机制,专款专用,对资金使用后的收效进行评估,并及时向社会捐赠主体进行反馈,强化学校的捐赠管理,提升捐赠者对资金使用的满意度。积极运用金融手段、构建高等教育和资本市场相结合的筹资平台,建立捐赠主体信息库,做好资金来源的信息管理。这样才能为高校教育注入更多的资金,促进普通高校长足发展。

(四)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拓宽高校筹资法律依据

普通高校资金来源非常单一,自身的筹资能力较弱,筹资渠道的拓展还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撑。国家相应的教育管理部门应大力支持,积极主动调研,采纳具有经济、教育等权威性专家的意见,规定出发行教育彩票、教育债券等的程序、原则、发行方式、收益、用途及监督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形成一定的法律法规,以有据可依。面向社会和个人,允许其购买,参与高校的投资,普通高校更是要加强管理,按照法律规定严格使用所筹集的资金,确保其全部用于教育,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

(五)明确普通高校筹资机构,强化筹资职责

普通高校应成立专门的筹资协调机构,由财务处、国际交流处、科技处、后勤管理处、审计处等部门联合组成,定期集中研讨,负责制定有关筹资政策,联系社会各界,加强校企横纵向合作,引导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筹资计划和措施的实施,负责建立合作机制,拓宽发展平台,使学校相关二级单位与社会各方的合作协调顺畅进行,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总之,普通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国家健全各种筹资保障机制基础上,合理架构,逐步完善自身的筹资管理制度,规范筹资组织机制,实施可行的对策,协调运作,真正使高校筹资工作脱离面临的困境,得以顺利发展。

猜你喜欢
筹资普通高校机制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企业权益性筹资风险管理研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国有大中型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