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红 李美娜 王蕾
摘 要 军民融合培养人才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军事人才建设的普遍趋势。高校政治理论课利用丰富的地方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是我国军民融合培养军队人才的必由之路。20多年来,武警后勤学院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建立了长期互信的共建关系,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和互补,不断探索军民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关键词 军民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形式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军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将“军民融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而是拓展到军事人才培养、军队保障等诸多领域,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事实上,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长期警民共建的基础上利用丰富的地方资源,军民双方共同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地域特色和我军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是我军培养“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
1 创新的前提:长期共育的和谐军民关系
从1991年建校伊始,我们就开始了以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前身)为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20多年来,纪念馆共接待我院学员、干部、戰士参观万余人次,我院学员撰写心得体会万余篇,我们组织心得交流200余场,我院与纪念馆举行共建活动40余场。纪念馆除了每一次为我们提供热情、细致的讲解服务外,还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到我院官兵中间,传播伟人精神。1993年,我们邀请纪念馆王馆长深入我院课堂,为青年学员讲授青年时代的周恩来如何树立远大理想,不懈追求真理的人生经历。我院领导及师生也多次参加纪念馆组织的挂牌、植树和知识竞赛等活动。1998年,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建成开馆,这使我们的军民共建活动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06年,在纪念馆领导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教员亲自担当讲解员;在纪念馆研讨室组织青年官兵即时进行研讨,提升思想;纪念馆馆刊《周恩来邓颖超研究通讯》还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纪念馆讲解员还深入到我院,宣讲周恩来感人故事;我院师生与纪念馆讲解员共创 “缅怀伟人精神,争做忠诚卫士”大型宣讲活动并将其带到驻津部队。我院和纪念馆长达20多年的军民共建一直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之上。事实上,伟人精神与纪念馆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一起化作了我院官兵精神成长的动力,纪念馆真正成为了我院官兵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军民双方长期培育的和谐关系为军民融合共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提供了前提条件。
2 创新的初步尝试:实践基地变为理论的课堂
为了更好地利用纪念馆的资源,解决我院学员实际的思想问题,2006年,我院政治理论课教员亲自担当讲解员。纪念馆为我们一路开绿灯,我们于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地理论课堂化。教员为此必须做好备课工作,包括参观前亲自到纪念馆熟悉文物,掌握适时变化的教育资源。回来后了解学员思想实际,把文物的价值和学员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在基地讲解的过程中,教员有针对性地利用纪念馆生动鲜活的文物资源,引导学员“问情况、找依据、想答案、谈体会”。教员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提出问题,现场答疑,从而帮助学员及时提升思想认识。
为了更好地把理论授课与纪念馆的实践教育功能相结合,我们授课教员还利用纪念馆的研讨场所,引导学员进行现场讨论。同学们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理想信念和婚恋观上。当谈到周恩来总理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他们说,周恩来邓颖超的伟人风范高山仰止,我们虽然是普通一兵,但是,我们知道这身军装承载的责任,无论何时,我们都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纪念馆还有一个宝贵的资源,即讲解员团队。这是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讲解员队伍,在他们的身上处处体现了作为大型纪念馆讲解员应有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而我们讲政治理论课的教员多数是地方大学培养出来的历史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生,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为了做到优势互补,我们任课教员和纪念馆的讲解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经常进行沟通。除此之外,在参观过程中,教员讲解结束后,经常约请讲解员为学员宣讲几个周恩来的感人故事。这不仅使学员加深了对恩来精神的理解,也使讲解员在与学员的互动中增进对伟人的了解和对现代青年心灵的感知。
我们还不断把实践的成果不断延伸。在参观回来后要求学员撰写心得体会。纪念馆还为我院学员提供了一个心得体会交流的平台。到目前为止,我们保留下来的优秀心得体会百余篇。吴清正等19名学员创作的参观心得先后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馆刊《周恩来邓颖超研究通讯》(总第10期、第11期、第12期、第14期、第27期)上发表。这些心得佳作部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其中,讴歌周恩来邓颖超伟大爱情的占有一定的比例,有的心得写得很深刻。一位同学以《邓颖超嫁给周恩来幸福吗?》为题,一改众多心得中永远赞美周恩来如此完美,邓颖超如此幸运的写法。而是从一个人在婚姻生活中是否幸福这个最普通不过的问题展开论证。他先用今人的爱情观从一个普通女人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邓颖超嫁给周恩来并不幸福。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写道:“我忘了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的时代不是一个能够甜言蜜语的时代,也许那时有大量的浪漫诗人,有徐志摩和陆小曼、林徽因的凄美爱情,但邓颖超和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工作者,他们的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2009年底,我们已经将优秀的心得体会《永远的丰碑》汇编成册。2011年,我们又编辑出版了《走进社会大舞台 内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心得体会佳作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3 创新的新形式: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精品
为了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教育功能,深度挖掘教育资源,军民融合共同打造宣教精品是十分必要的。所谓精品不仅体现了高层次和高标准,也体现了鲜明的特色,具有辐射和示范效应。
纪念馆于2005年成立了一支由该馆讲解员组成的宣讲小分队。他们广泛深入到中央文献、中组部、市纪检委、军营、社区、企事业机关、养老院等多家单位。每一次宣讲都深入人心,倍受各方赞誉。2011年获得“西柏坡杯”全国纪念馆宣教形式创新展演会最高奖项“精品奖”。从2012年开始,我们三次邀请纪念馆的讲解员到我院宣讲。
为了更好地利用纪念馆的精品宣教形式,我院官兵和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深入互动,学员、教员和讲解员担任演员,共同打磨宣教精品,用有声语言的表现形式,弘扬伟人高尚情操,不断打造 “缅怀伟人精神 争做忠诚卫士”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的形式是第一部分由纪念馆的讲解员老师进行多媒体宣讲——《共产党员的楷模——周恩来》,讲述周恩来感人的故事。第二部分由教员和学员展示在纪念馆参观成果,即朗诵参观心得体会的佳作。另外,教员、讲解员和学员同台演出,讴歌伟人的崇高品质。形式包括朗诵讴歌周恩来的诗歌、散文以及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的情书;教员、讲解员和学员同台进行话剧、情景剧表演等。节目要求短小精悍,鲜明地体现历史特色、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2013年,我们与纪念馆首次合作,教员与讲解员同台演绎配乐散文诗朗诵《海棠花祭》。两位表演者在深刻领略伟人崇高爱情的基础上用真情传递人间大爱。这次互动表演反响强烈,纪念馆讲解员良好的形象与专业的声音使这场宣教成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这次成功的合作还在2014年9月召开的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特色宣教形式展演活动及研讨会上得以展示,我院军民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形式在大会上研讨并得到广泛的赞誉。这一活动2015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被我们带到驻津部队,2016年10月在我院又一次开展。事实上,市场经济的时代,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更需要思想的力量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帮助人们树立健康向上,情趣高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创新形式出精品。我们所做的努力就是希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高雅艺术的形式呈现,以高雅艺术无可比拟的视听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润物无声,从而更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群体要求。
军民鱼水情,和谐共建化友谊。20多年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用他们强大的信息资源、崇高的敬业精神为我们部队院校提供了周到、细致的全方位服务,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服务”二字的深刻内涵。我们作为军人十分珍视这份浓浓的情意。这份情意推动着我们运用地方丰富的教育资源,不断探索创新,打造精品,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树立军人引领时代最强音的光辉形象。
参考文献
[1] 孟卫东,高原,代建生.军民融合式军队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0).
[2] 关雅囡,严砚华,张博文.军民融合视角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再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8).
[3] 王伟海.坚定不移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J].前线,2014(5).
[4] 习合芳.军队人才培养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的对策措施[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5).
[5] 程达刚,姚琛臣,田祖良.建立军民融合式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应着重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