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荣 李汉文
摘要:复习课分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分层复习”是已知学生在知识储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教师针对这种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次复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分层复习;核心素养;高效课堂;学习能力;提高质量;发展必然
复习,顾名思义就是温故知新,知识再现。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复习课往往存在轻能力重成绩、轻过程重结果、轻方法生成重题海训练等不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设计方向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目标,实现学生活泼健康、积极主动地发展。但复习课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实现以学定教,如何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大的课题,很有研究价值。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事先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智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程度,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能够激发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分层教学法”是已知学生在知识储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教师针对这种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次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 复习课分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2016年,北京大学徐凯文博士调查表明,(结果为:30.4%的北大新生厌恶学习,认为他们得了“空心病”。空际上是“价值观缺失导致的心理障碍。”)学校在校学生对学习的持久性、长期性存在严重问题,因此,未来公民必需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动力,重新审视和树立自己的价值观。而复习课分层施教正好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精准施教,有效供给,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素养理念。
二、 复习课分层教学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通过复习课分层教学,既能使绝大多数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得到普遍提高,又能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还能保证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分层教学中,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拥有愉快的情绪,可以极大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效率,使课堂教学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有效开展,大大提高了复习课的质量,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
三、 复习课分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复习课分层教学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适应教育对新时期的教学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复习课教学也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复习课教学的探索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综合性,注重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教学课堂的实施者,老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为学生自主发展开拓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四、 复习课分层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复习课分层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个性化差异得到充分关注,解决个性化问题,在教学辅导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张扬个性,超越自我,从而达到提质培优的目的;复习课分层教学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能更大限度的关注每个个体的发展,并帮助教师突破分层教学过程中备课、指导的瓶颈,大大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调动教师创新复习课教学模式的积极性,从而使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现实。
五、 复习课分层教学是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很早就有,如我国早期提出的“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学者,如“掌握学习理论”(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刻苦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其核心是说,因为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保持的注意力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也就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还有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是要选择“一种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却能实施最佳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案。以及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关键也是要求教师应具备既能兼顾个性发展,又能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基本素养。
因此,这里所说的复习教学分层实施,就是力争在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提供有效的分层手段进行合理的分层,探索出操作性很强的指导复习课分层教学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認识自我、认识伙伴、认识社会,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达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作者简介:
潘慧荣,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李汉文,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