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而这也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受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社会转型期的影响,有的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逃课、不按时完成作业、打网络游戏及考试挂科等厌学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学生甚至放弃学业,所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成为高校极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学习现状及激发学习兴趣的措施”这一主题内容进行浅析。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现状;激发学习兴趣;措施;进行浅析
很多学生进入高校之后,由于没有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整体上也有所下降,而类似逃课,旷课的问题更是十分常见,加上高校人际交往环境相对比较复杂,那些高中时期所谓的“学霸”到了大学也难以抵御各种外界诱惑。久而久之,学生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学习情况将会让教师不满,同时,他们的学习态度也将对高校教育教学事业实现有效改革产生诸多影响。
一、 大学生学习现状
(一) 缺乏明确学习目标
在我国,由于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对高中阶段的升学指导工作要求不高,导致很多考生对大学所学专业志向不明确,甚至在不了解专业甚至对专业不感兴趣的情况下进入大学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比如:山东一高校的张同学,本身在高中的时候就是学霸,当年高考的时候也考出了优异的成绩,她本来喜欢语文专业,但是她的父母和老师都一致认为報考英语专业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更有帮助,无奈之下也就选择了商务英语专业。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张同学依旧是班级佼佼者,可是到了下学期,她的整体成绩则开始变差,教师和她沟通之后才发现问题的所在,即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其实,类似张同学的问题,在其余高校很多学生身上都有比较明显的体现。
(二) 逃课问题十分常见
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曾对550名大学生的“逃课情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72.6%的学生认为“逃掉没有兴趣的课,去参加有兴趣的学生活动或讲座”不算违纪行为;近一半的学生一学期逃课2—3次,18%的学生逃课在5次以上。
实际上,学生逃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学宽松的纪律,是造成学生逃课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的上网打游戏、谈恋爱等等。
虽然大学给予了学生更多学习,生活方面的时间自由,但作为学生,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所在。
(三) 学生阅读习惯较差
随着手机智能的发展,很多大学生在上课时都喜欢摆弄手机,而看小说,玩游戏,成为很多大学生上课最喜欢的度过方式。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就变得越来越差。
研究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每人平均一年所看的书籍还不到2本。因为多数学生觉得现在手机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纸质书看起来很费劲。不过,由于手机上的信息花样繁多,很多时候,明明在阅读,但随着新信息的出现,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会不自觉打开相关网站。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高校教师当前极其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
(一)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高校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开展一系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则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比如:河北外国语学院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学院通过专业思想教育为学生介绍专业前景和就业方向,从宏观的角度结合具体案例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的蓝图。为了帮助学生合理地规划、充分利用大学时光,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河外每年都会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赛选手结合PPT从自我认识、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制定行动策略、计划修正与备选方案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评委根据学生的阐述以及规划方案设计进行评分。整个比赛考核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结构是否完整、逻辑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职业生涯目标制定是否贴切合理,演讲过程富有感染力的程度,从而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以青春、活力做资本,学会适应社会的变化,怀着一颗责任心埋头苦干,成功将会如期而至。
(二) 约束学生的逃课行为
很多时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能够只是使用有效教学模式,因为采用强制性的举措也很重要,比如:为了约束学生的逃课行为,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老师为了防止学生逃课,专门引入了一套面部识别系统。
在“刷脸”签到前,学生须提交个人照片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如生活照、自拍等。沈老师表示,就算有些女生提供的是化妆照,在技术上也能成功识别。事实也证明,这套“刷脸”签到系统,相较于此前的口头点名,在提升效率、杜绝代签之外,还有数据统计的功能,比如:学生的上课情况、出勤率、迟到率等信息,都能够快速形成电子化的数据统计,进而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三) 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不安定的、追求速成的氛围导致了部分学生虽然对阅读抱有兴趣,但由于读书的功效不能立竿见影,迫使他们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考高分、拿文凭以及未来社会地位的提升上,而由此导致的人文素质低下、价值观念淡漠等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为此,探讨“如何才能激发当前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显得十分重要。
比如:河北外国语学院每学期都会举办“书香校园,文化河外”活动,这就是一种校园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在这次读书活动中,河外提出了一条又一条的关于“什么是书?怎么去读”的理念:“从有字处和无字处去读书”;“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一本书”;“教师走进课堂是两本书进课堂,一本是讲义,一本是教师本身的行为态度”等等,河北外国语学院的这些个教育教学的理念无一不在说明学习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对学生的教育也不是什么难以成功的事情。此外,河北外国语学院还提出了“朗诵阁、故事汇、演讲堂、辩士台、写作坊、工作室”六大平台,用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读书活动,可以看出在对学生道德成长的教育模式上,不是固定的、说教式的,而是多种多样、并蓄兼收、百花齐放的。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深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情感,营造扎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 结语
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学习现状还有诸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比如:逃课,旷课,学习不积极,学习兴趣不浓厚等等。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对班级学生的学习现状有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这不仅利于高校大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而且也利于高校教育教学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学海,邹盛瑜.试论大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6.07.
[2]凡萌,孙瑞权.探析当代大学生专业兴趣缺乏的原因及对策[D].湖南科技大学,2017.10.
作者简介:
董闪闪,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