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英
(田林县中医医院,广西 百色 533300)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常见一类女性肿瘤疾病,发病原因为子宫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程度内分泌功能,促进肌瘤不断生长。正常状况下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患者伴有一定程度阴道出血症状[1]。子宫肌瘤对后期生活质量水平不明显,但一经感染后会引起一系类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使患者身心造成严重损害。对子宫肌瘤治疗方式选择,以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并不适用于想保留生育能力年轻妇女,安全有效预防子宫肌瘤复发属于各个学者关注重点[2]。现代医学将该病归为激素依赖性疾病,与孕激素分泌异常有关,本文就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效果探究,具体如下。
随机选取本院2017.1~2018.5收入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纳入标准:本次试验所有患者经过我院专业医师确诊;所有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前3个月未使用过激素药物治疗;对米非司酮未过敏患者;治疗依从性好,能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治疗依从性好,能配合临床医务人员治疗。排除标准:一般资料不全者;抑郁症、精神异常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造血功能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存在心、肝、肾等严重原发疾病。对照组中年龄21~45岁,平均(34.2±2.4)岁,观察组中年龄22~46岁,平均(35.4±3.1)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1 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会阴部分充分清洗干净,予以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并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根据患者子宫肌瘤位置大小选取手术切口,对阴道宫颈交接处黏膜切开,向内注射1:20万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或1:5缩宫素生理盐水,将阴道各间隙快速分离。将腹膜位置钝性分离处理,将腹膜重点缝线位置做好牵引标志,手术过程中将阴道钩暴露,切开患者子宫肌瘤外浆肌瘤,缓慢提出肌瘤,常规清洗缝合,清理伤口。
1.2.2 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米非司酮口服治疗,予以患者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米非司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673,规格:5mg)12.5mg口服治疗,1日/次,疗程时间总计为3个月。
对所有术后患者3个月行B超检查子宫恢复状况以及常规指标,分别于术后3个月、12个月对卵泡后期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2)以及孕酮三项指标进行比较,随访过程中并对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发情况进行比较。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后3个月FSH、E2、孕酮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子宫肌瘤作为妇科中常见一类疾病,大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不影响到生活质量水平。但部分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痛经、不孕以及流产等[3]。临床将子宫肌瘤又称之为子宫平滑肌瘤,形成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克隆引发肿瘤,现临床对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证实,当患者自身激素水平突然升高会引发子宫肌瘤产生,与疾病联系紧密,大量激素水平刺激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肌瘤生成[4]。孕激素在旁协助子宫肌瘤生成,起到一定协同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上皮因子蛋白和生长因素受体含量增加,间接促进子宫肌瘤生成、增殖。因此,首要治疗治疗措施为抑制激素生成,为根治疾病有效措施。
表1 两组术后3个月、12个月实验室各项指标比较(n=20)
表2 两组治疗后复发率比较(n=20,例)
米非司酮属于激素类药物,常用于终止妊娠,该药物主要构成形式为合成类固醇,能抑制孕激素生长,能控制子宫肌瘤生成,对P受体亲和力为天然P的5倍,通过与P结合,而引起构型变化,增强热休克蛋白与P受体蛋白结合,引起P受体结构上DNA结合区变化,竞争性抑制P受体作用,达到阻断孕激素作用,同时,该类药物使用能抑制排卵,影响到肿瘤正产生长,减少术后复发率[5]。
本文研究表明,术后予以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实验室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意义,术后12个月两组实验室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意义。说明米非司酮起到抑制卵巢作用,使体内卵泡水平位置滤泡早期水平,缺乏内源性孕激素水平,使激素依赖性肌瘤生长得到抑制,逐渐出现萎缩达到治疗目的。术后复发率比较中,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会抑制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以减少子宫肌瘤正常生长机会,达到降低复发率作用[6]。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能降低机体激素水平,减少子宫肌瘤复发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