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血常规复片准则检出疟原虫感染2例

2018-09-18 00:58李英王仁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26期
关键词:疟原虫涪陵疟疾

李英,王仁龙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重庆 40809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更加频繁,疟原虫在各地区的检出率有所提高[1]。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复检工作的开展,提高了血常规结果的可靠性和疟原虫的检出率。现就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2016年检出的2例疟原虫感染患者病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例1:何某,男性患者,46岁,农民,重庆涪陵人,畏寒、发热7 d,在外院查血小板低,2016年3月3日于本院血液肿瘤科门诊初步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查血因疟原虫阳性收入感染科。患者曾于2014年10月-2015年6月在缅甸工作。例2:向某,男性患者,45岁,专业技术人员,重庆涪陵人,畏寒、反复发热1个月余,2016年8月1日于本院门诊查血因疟原虫阳性收入感染科,曾先后在非洲安哥拉中铁四局职工医院按疟疾治疗2次,症状缓解后出院。

1.2 方法

采集患者末梢血100μl于1.5 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雾化抗凝离心管(江苏康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轻轻混匀,用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手动模式检测,30 min内完成。仪器配套试剂及质控品由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用CX41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公司)镜检。

1.3 复片准则

①无条件必须复片:新生儿(28 d内)和发热的成年患者;②RBC≤2.5×1012/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500 g/L;HGB<70 g/L;③ PLT<70×109/L;④WBC<2.5×109/L或>25×109/L;WBC散点图异常;中性粒细胞比值>90%;淋巴细胞比值>60%,嗜酸性粒细胞比值>15%,单核细胞比值>15%;嗜碱性粒细胞比值>3%;⑤仪器报警:幼稚细胞?异淋?有核红?血小板聚集?⑥临床医生要求复片的患者标本。⑦WBC今日波动>5.0×109/L。

2 结果

2.1 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

例1患者:WBC为11.06×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未显示,淋巴细胞比值为4.1%,单核细胞比值为3.7%,嗜碱性粒细胞比值为0.2%,PLT为10×109/L,HGB为131 g/L,RBC为4.3×1012/L,XS-1000i电脑软件研究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比值为30.8%(见图1);例2患者:WBC为6.5×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为83.51%,淋巴细胞比值为9.8%,嗜酸性粒细胞比值为0.2%,单核细胞比值为6.5%,嗜碱性粒细胞比值为0.0%,PLT为56×109/L,HGB为107 g/L,RBC为3.41×1012/L(见图2)。

图1 例1患者血常规散点图

图2 例2患者血常规散点图

2.2 患者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结果

例1患者:镜检查见大量疟原虫环状体、滋养体及配子体,经重庆市涪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鉴定为间日疟原虫(见图3);例2患者:镜检查见少量疟原虫环状体,经重庆市涪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鉴定为恶性疟原虫(见图4)。患者均经抗虐治疗数周后,症状消失,复查疟原虫镜检阴性。

图3 例1患者血片镜检情况

图4 例2患者血片镜检情况

3 讨论

患者均为从疟疾高发病区返乡的发热患者,且分别查出感染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这一情况与其他学者研究相符合[2-4]。

例1患者白细胞散点图异常,可能跟疟原虫感染后,产生释放大量虐色素被白细胞吞噬,使侧向散色光改变,在DIFF通道散射图中显示为靠近中性粒细胞一侧的散点图,仪器误以为是嗜酸性粒细胞,导致白细胞散点图异常。例2患者散点图无特殊,可能跟在非洲相关医院用药,镜下仅见少量环状体,从而不影响散点图形状,但是容易漏检,有经验的医生还是可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怀疑疟疾复燃可能。

患者镜检均有血小板减少,常规检查2个标本均无凝块,而大多疟疾可导致血小板的减少,所以因血小板减少在复片时应谨慎。而疟疾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能跟疟疾导致的脾肿大,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血小板破坏过多有关[5]。

综上所述。上述患者均有畏寒、发热及血小板减少等符合血常规复片准则,可通过复片检出疟原虫。突出制定实验室血常规复片准则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相关疟疾知识,以免相关疾病的漏诊。

猜你喜欢
疟原虫涪陵疟疾
涪陵榨菜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联合国宣布阿尔及利亚和阿根廷根除致死性疟疾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2019 年世界疟疾日
——“零疟疾从我开始”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
涪陵:水做的城市 水润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