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探究

2018-09-17 09:35刘震江珩
中国大学教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育人模式协同创新实践能力

刘震 江珩

摘 要:针对农科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探索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新理念、新机制、新平台,构建“专业+产业”“专业+行业”“专业+企业”协同创新育人新模式,推进专业与行业对接,强化高校与企业联系,推进学研产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关键词: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理念;育人模式;实践能力

“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也强调,高校要加快完善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模式,推进与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资源共享,形成协同合作的有效机制。但是,原部属农林高校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脱钩,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与行业的紧密结合,致使办学与生产环节出现部分脱节,学研产协同弱化,农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新时期如何破解学研产协同创新不足,强化农林高校与行业合作,探寻学研产协同育人规律,探索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途径,构建教学、科研和生产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成为高等农林教育值得探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的理论基础

1.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是多理论的综合

应用

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是协同论、系统论、整合论等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和实践,借鉴和吸收了建构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遵循互利性、协调性和教育性原则[1],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是“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发展,是产学研合作的深化和更高阶段。

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是三螺旋理论的内涵延伸。20世纪90年代末,埃茨科威茨和雷德斯多夫提出三螺旋创新理论,以此来解释政府、高校、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2]。三螺旋理论认为,高校、产业界、政府三方应当相互协调,以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以及升级,促进系统在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提升,形成三种力量相互影响又螺旋上升的三重螺旋关系;强调政府、产业与高校在保持各自独立身份、完成传统功能的同时,还发挥另外二者的作用,并且三者之间的边界是流动的[3]。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指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围绕知识运行,突破学校外部合作壁垒,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支持下,高校与科研机构、生产企业人才、科技、资本、信息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与行业对接,构建教学、科研和生产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学研产教育生态链,实现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育人效果。

学研产协同创新各要素基本功能可用以下简表比较分析[1]:

2.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大学理念[4]

高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社会发展,作为用人单位的行业企业有主动参与、支持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高校以知识为桥梁,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服务,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引导者。学研产协同符合教育教学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规律,是由高等教育方针和目标决定的,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对农林高校而言,其行业性质和学科专业的应用性,要求其教育教学必须与“研”“产”协同培养行业应用型人才。马克思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人对客观世界固有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学习的方式和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学研产协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独具优势[5]。

高校不同于科研院所和企业,高校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创新知识、产出原创性成果,并将知识条理化、规范化,丰富原有学科或者创建形成新的学科,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中传播知识、应用知识,实现社会价值。在全球一体化时代,知识创新方式由独立型向联盟型转变[6]。高校是知識传承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7]。高校一方面适应行业发展,面向产业开展知识创新,与企业协同开展技术创新;一方面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构建面向行业的学科专业体系,围绕行业需求、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问题开展教学科研,以高水平科研提升学科专业实力,以人才支撑和科技引领行业发展。高校应充分依靠行业,利用社会、行业资源反哺学科专业,并通过学研产协同创新,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才竞

争力。

二、农林高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1)学科专业与行业存在“两张皮”现象

农林高校与行业主管部门在办学方面的分离,导致学科专业与行业对接不紧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需求存在部分脱节;教师服务行业产业、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不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落后产业发展,教学与产业实践分离,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2)实习实训资源不足

校内场地、资源有限,不具备生产实训条件。校外稳定优质实习基地和资源不足,农科学生校外实习呈现“四不”问题:一是走不出,校外实习基地不足,学生走不出校园,只能在校内开展模拟,不能到校外真实环境下开展实习;二是走不远,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只能就近安排,学生难以到产业密集、发达地区实习;三是走不长,实习内容与行业对接不紧,实习时间短,不能进行长时间校外集中综合训练,难以开展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训练;四是走不进,与行业企业缺乏深度融合,学生走不进产业一线和企业生产线。

(3)人才培养行业特色弱化

行业产业实践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出现与普通院校趋同趋势,行业优势下降、行业特色不足、行业针对性弱化。缺少行业真实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产业实践环节,农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相应的行业技能和素养,导致毕业生行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下降[8],人才培养供需脱节。

(4)学研产合作存在不足

对于学研产结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双方主动性、积极性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协同育人生态系统。合作侧重于科研,对人才培养不够聚焦,发挥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育人功能不够;合作层次低下,停留在点、线上,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结构松散,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长效性等。

三、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的有效探索

针对上述困境和问题,华中农业大学依托国家和省级教研项目改革实践,通过试点先行、由点及面,探索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新理念、新机制、新平台、新模式,破解农林高等教育学研产协同不足、学校与行业结合不紧的难题,提升农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效。

1.提出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新理念

学校秉承“手脑并用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经过长期改革实践,将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2011年学校开展“实践·创新·融合·提升”教育思想大讨论,“协同创新实践育人”“科教融合学术育人”等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学校行业背景与人才培养使命要求学校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经过研究实践,提出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新理念:坚持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是人才培养共同体的教育观,将教学、科研和生产有机统一于人才培养,科技先行、育人为本、产业实践,创新机制、释放活力、形成1+1+1>3的功效,共享互补互动,将行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行业特色转化为专业特色,实现由学校单方育人向学校与行业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新局面。

2.建立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新机制

建立管理协商机制。学校与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与合作单位共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小组等管理运行机构和例会制度,建立管理协商机制。签订学研产合作协议,制定管理制度,细化双方育人职责,明确经费投入、基地建设与管理、人员互聘、科技合作、成果使用等规定,建立人员、场地、设备和材料等资源共享机制。

建立合作共享机制。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科研、合作推广、合作就业、合作发展[9],学校与行业密切联系。从联合培养、就业对接到培养方案,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协同机制;共建课程、平台,共同拟定学生实习内容和计划、联合指导毕业论文和实习,建立人才培养过程协同机制;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和技术培训,将合作成果落实到推动产业发展中,辐射到培养高素质行业人才上,建立师资协同、研产成果转化教学机制,形成多元协同育人的新模式[10]。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教师层面,将深入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和指导学生实习列入晋升、晋职条件,调动其参加实践、指导实习积极性。学生层面,将校外实习实践作为必修环节,完善学业评价制度,评选优秀实习团队,激励学生实践。对合作育人、平台建设管理效果好的单位,纳入学校重点基地建设和战略合作,优先开展学研产合作、技术培训,安排师生实习,派教师担任发展顾问,选聘对方专家任兼职导师,激发合作积极性。

3.搭建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新平台

建立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坚持“先进、优质、高效、共享”原则,校地校所校企共建稳定优质的产业基地、综合试验站、培养实验区等平台。教师走进产业,解决产业问题,学生进入基地实习实践。共建综合试验站,与农科院、农业局共建综合试验站,打造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培养实验区,依托现代农业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就业基地、专家(院士)工作站、研究院等一体化人才培养实验区。

制定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基地建设标准。制定基地建设标准指标体系,以合作单位为主、学校为辅共建实验室、教室、食堂、宿舍、设备及实习场所。明确基地建设的人员、条件、管理、运行及对外开放等要求。将运行机制、基地保障、实践内容等15个指标作为核心观测点,定期对建设实效进行考评,考评不合格基地予以淘汰,实行动态调整。

4.探索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新模式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科技为纽带、基地为平台、育人为根本、共赢为目的,汇聚融合政府、学校、研究所和企业创新资源、育人要素,探索農科专业与行业、产业和企业协同创新育人新途径、新模式。

(1)政府主导型“专业+产业”赣南模式

以国家扶贫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推进学科专业与产业链有机衔接,转化产业优势资源,形成“专业+产业”协同创新育人模式。

建立产业育人联盟。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著名柑橘学家章文才教授积极响应胡耀邦同志提出让赣南等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号召,带领师生指导当地发展柑橘产业。30多年来,学校与赣南柑橘研究所等单位围绕柑橘全产业链深度合作,构建园艺、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林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专业与柑橘产业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育人联盟。

创新实践育人形式。开展“与岗位科学家同行”实践活动,园艺、农学等专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带领学生深入产业一线同吃同住同实践,形成“专业实习+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新形式。依托革命老区产业资源和红色资源,每年200余人次师生进入赣南,体验“一棵柑橘树带动一方百姓富”产业致富、科技兴农模式,强化“三农”情怀、乡村振兴责任担当。

形成“四个一”发展路径。构建“四个一”发展模式(打造一个富民产业,产出一批科研成果,提升一批学科专业,培育一批产业人才),学科专业发展与产业扶贫互促共进。赣南柑橘产业年产值逾100亿元,100多万人脱贫致富;学校获批一批产学研项目,建成8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团队,11人成为岗位科学家;园艺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评估排名全国第1,园艺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园艺、农林经济管理等8个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

(2)科研主导型“专业+行业”武穴模式

围绕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坚持科研先行、项目纽带、地方保障、校地双赢。傅廷栋院士带领20余名专家与武穴市合作,推进油菜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新技术、机收再生稻技术等在武穴等地示范应用,形成科技引领“专业+行业”协同创新育人模式。

建立行业育人基地。武穴政府通过土地流转建宿舍、实验室1 000多平方米,提供学生实习补助,组成专人负责基地日常运行和实习指导。基地每年接收180余名学生实习实训、科研训练。学生到基地学习农民合作社、大型农场等新型经营管理模式和稻田综合种养、规模化、机械化、技术集成化等现代化生产方式,拓宽视野,增强行业意识和责任感。

面向行业建设专业。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专业论证,论证设置种子科学与工程等6个专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全方位对接。根据行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更新并完善实践创新训练体系。

共建行业特色课程。将科学前沿成果和行业先进技术及时转化为实验内容,联合开发创业案例课和科研案例课、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共建精品实践课程。

(3)企业主导型“专业+企业”扬翔模式

结合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将企业技术革新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构建“专业+企业”发展共同体,形成学生、青年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同堂、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培养模式。为普及扬翔模式,学校已与华大基因、海大集团等160余个企业构建“专业+企业”发展共同体。

共建人才培养实验区。学校与全国养殖业巨头广西扬翔集团联合,共建扬翔大学、实践基地、就业基地、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等一体化人才培养实验区,开设“扬翔班”。陈焕春院士带领教师进驻企业开展合作,企业高管和学校老师协同案例教学,公司捐资近6千万元开展学研产合作。创建“高校+公司+农户”畜牧养殖新形式、“专业+企业”育人新模式。

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提供青年教师一线锻炼平台,教师走进产业,丰富教学科研案例,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和解决生产问题能力。15名青年教师到扬翔挂职半年以上,一批教师主持企业技术攻关课题。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班主任。

开展企业现场教学。将课堂搬到车间,开展企业现场教学,学生顶岗实习,专业与企业无缝对接。由驻企教师+实习学生+公司员工组团开展“扬翔行”技术服务,参与师生千余名,带动企业和养殖户增收数十亿元。

四、学研产协同创新育人的成果成效

1.有效解决学科专业与行业“两张皮”

问题

通过学研产协同创新,促进学科专业与行业无缝对接,为农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教师走进行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显著增强。课程教材内容与产业发展同步,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新增161门创业案例课和科研案例课、237门创新性实验教学课、92门精品实践课;5个学科(群)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8个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个专业入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有效解决学生校外实习“四不”问题

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协同育人,增加校外优质实习资源,解决校外实习“四不”问题,确保学生校外集中实习不少于4周。建成268个优质、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包括2个全国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6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3.提升农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近7年,我校农科本科生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挑战杯”、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等获一等奖298项。农科毕业生年度就业率95%左右,读研和留学率逐年上升达45%。用人单位对农科学生总体满意度平均为98%左右、实践动手能力满意度逐年提升达94%。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2014、2015届农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J].中国大学教学,2008(3):15-17.

[2] 埃茨科威茨.三螺旋[M].周春彦,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236-237.

[3] 贺金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16-17.

[4] 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4-8.

[5] 陈海燕,张海燕,骆小婷.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63—64,67.

[6] 周文斌.坚持学研产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18-20.

[7] 董成立,姜梅芳,裴红艳.谈行业高校服务区域发展规划、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学报),2014(3):249-255.

[8] 丰硕,于长志,孙伟,等.我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2(4):26-29.

[9] 李忠云,邓秀新.科教融合 协同育人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9):6-8.

[10] 施晓秋,侯胜利,励龙昌.面向新经济的网络工程产教融合、多元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7(9):39-44.

[ 本文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提高农科人才实践能力新机制(2010)”、湖北省教研項目“加强与行业合作探索农科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2011)”研究成果 ]

[责任编辑:周晓燕]

猜你喜欢
育人模式协同创新实践能力
论学分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