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东 孟菊香
摘 要: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是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迫切需要,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双赢的必由之路。深入推进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工作,需要转变合作理念,从“关系主导”走向“共享共赢”;需要探索创新机制,丰富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需要完善保障机制,夯实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基础。
关键词:校企協同;人才培养;反思;模式构建
高校与企业协同培养人才早已成为各国公认的有效路径,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及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等。虽然各国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法有所差异,但都在遵从教育实践属性的基础上,通过协同合作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技能。
一、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势在必行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数量、质量与其发展规模的匹配等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输出的最大机构,其生存与发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1]。为此,积极倡导校企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开放共享,深化校企双方在人才实习基地、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培训、项目研究等领域的战略合作,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1.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的专业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弱化,学生就业创业和适应社会能力不强,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紧缺,造成了每年大量高校毕业生忙于找工作,而社会用人单位又很难找到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人才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的发展要求不匹配。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这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
2.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迫切需要
当前,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只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或者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将课本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重新予以推理验证,这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校企协同合作有利于构建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从空间和内涵两个角度有效地拓展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此过程中,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和成果转换的效能化[2]。这种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机制与模式,可以弥补高校单纯的实践教学与企业市场化需求不对接的弊端,使学生面临市场一线,获取企业的优势资源,从而大大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双赢的必由之路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势下,高校大学生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切实掌握与企业相对接的实践技能,才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在未来就业中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因此,大学生除了要掌握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在企业中进行实践训练,这样才能够使得大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此外,企业也需要通过高校的智力支持,解决其理念、技术或政策方面的问题。例如,高校大学生为企业带来先进的经济与管理理念,从而弥补理论层面的不足;企业的一些技术攻关项目需要高校智力资源来加以解决;企业为克服员工知识短板,会经常派遣员工到高校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从而提升员工的专业理论知识。
二、我国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机制存在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校企协同培养人才作为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然而,在现实过程中,校企协同培养人才面临着多重困境,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度与质量。
1.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激励机制缺失
一方面,许多高校长期依赖私人关系构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而实践基地会随着熟人关系的变迁而不复存在,因而校企合作往往缺乏持续性。另一方面,虽然高校一方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但企业对学生的能力缺乏信任感,认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办事经验不足。再加上企业一般比较忙碌,也没有太多时间和耐心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进行精心的指导,因而表现得十分消极。这就形成了校企合作一边热一边冷的“壁炉现象”。“壁炉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动力与积极性,这已成为校企合作的重要掣肘因素[3]。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与企业没有树立共享共赢的理念,没有从双方的利益诉求出发来构建利益共同体,使得校企双方难以真正达到深度合作。因此,迫切需要整合校企资源,优势互补,使双方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使各合作主体实现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和利益最大化[4]。
2.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创新机制乏力
当前,一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流于形式,企业并没有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而只是被动地为高校提供实习实训的平台,其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校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因而,这种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模式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形成深度的创新机制。这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校企资源平台互动共享的创新机制。这往往体现在企业为高校开放了平台,而高校为企业提供的平台资源相对不足。二是缺乏以项目作为依托的合作双赢驱动创新机制,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很好地与校企合作的研究项目有效结合起来。三是缺少校企人才培养和研发合作的深度融合创新机制,没有将企业项目课题视为“发展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
3.校企协同培养人才保障制度不健全
第一,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法律制度不完善。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及日本“产学合作”模式等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在于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而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企业、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义务,没有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因而缺乏可操作性。
第二,政府职能缺位。政府没有建立权威的校企合作专门机构负责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的实施,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主要是针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对企业缺乏约束力。因此,政府职能缺位导致校企合作处于自发甚至盲目状态[5]。
第三,缺乏相应的课程保障体系。我国高校实践课程比重偏低,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专业设置标准、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没有为校企合作提供有效的保障。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课程建设,没有能够与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相衔接,难以构建“以赛促践、以研促践、以用促践”实践课程体系。
三、共享共赢理念下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模式构建
所谓共享共赢,是指合作双方通过建立沟通、互动、信任、分享的平台,通过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目标。共享共赢体现在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方面,就是合作双方能在资源使用、课程开发、人才培训、应用研究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享的新机制,从而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1.转变合作理念,从“关系主导”走向“共享共赢”
由于缺乏互利共赢的理念,校企合作的维持往往基于同学、朋友等熟人关系,合作往往只是单方面的意愿进行,一旦这些熟人出现工作上的变动,合作就没有了持续性。因此,要改变这种过于依赖个人关系来构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做法,必须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其在合作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校企合作从“关系主导”向“共享共赢”的有效转变。因此,高校应明确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理念与目标,按照“需求导向,校企协同,共享共赢,以人为本”的原则,与企业建立双向人才培养合作平台,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使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制度化、持续化、常态化。
2.强化激励机制,打造校企资源互补共享平台
(1)实施资源双向互动,打造共享共赢平台。一方面,高校发挥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员工提供学历教育与能力培训的平台。另一方面,企业可凭借其实践基地设备、岗位、实习机会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发挥潜能、提升能力。
(2)实现“双重角色”共赢模式,提升协同合作水平。高校与企业合作时,一方面,可吸纳企业人员作为学生的角色,到高校来进行能力培训与学历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聘为校外导师,指导高校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认知实习等实践教学和各种科技竞赛活动。这样一来,企业人员兼具学生和校外导师的双重角色,从而进一步提升合作的水平。
(3)高校培训与就地培训相结合,实现协同合作平台的有效拓展。高校在吸收协同合作单位人员到学校进行素质提升的同时,指导教师在协同合作单位就地对学生以及企业员工进行培训。高校培训与就地培训的结合,为实现校企协同人才的双向培养提供新的路径。
3.探索创新机制,丰富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
(1)构建“项目驱动”双赢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研究能力。通过教师与校企合作单位签订科研项目,把学生的实践教学纳入到项目当中,使学生的实践学习与科研训练融为一体。一方面,学生利用寒暑假的短学期实践、各種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参与教师与企业的合作项目,通过在科研实践中寻找创新点、探索新方案、发现关键点、开拓新思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学研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为企业和政府解决了技术、政策方面的难题,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项目研究的合作双赢。
(2)实施“PDCF”良性循环,推进校企深度合作。PDCF由项目(Project)、实施(Do)、检查(Check)、反馈(Feedback)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项目(Project)是指教师承接人才培养协同合作单位的项目,该项目既可以是合作研发或管理咨询类项目,也可以是学生企业实践实训或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的实战项目。实施(Do)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到协同合作单位共同实施项目。检查(Check)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Feedback)是指将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反馈到指导老师的过程。PDCF是一个良性循环,反馈问题后再形成新的项目,再进行实施的过程。PDCF循环没有终点,其实质是教师和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以需求为导向,寻求校企合作双赢路径。行业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导向,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6]。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高校大学生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教学为契机,到协同合作的企业去进行实践调查,寻找需求项目,然后将企业项目需求反馈到学校科研部门,科研部门再将项目需求分解到各院系,再由高校与相关企业进行对接,签订项目合作协议。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校企双赢,而且为学生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
4.完善保障制度,夯实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基础
(1)完善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法律保障体系。为了构建一套操作性强、具体适用的法律保障体系,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现有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在校企协同培养人才中的责权利。为了推动校企合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应在法律法规中明确校企协同合作相关的奖励与惩罚措施,从而保障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长效性。
(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方面,为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国家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待遇,如根据消耗材料的费用以及接受学生的数量,使企业享受一定的税费减免。另一方面,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主管部门,作为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平台,其主要职能是寻找合作伙伴、制定育人标准、发布权威信息,共享社会资源。
(3)构筑“以赛促践、以研促践、以用促践”实践课程体系,为校企合作提供有力保障。高校应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线上线下交流互动作为载体,把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放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首位,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和校企联合培养形态,统筹三大课堂资源,设置校内实践和寒暑假短学期实践,实施“实践应用、项目研究和科技竞赛一体化”的培养方式,通过以教师的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为先导,将学生的短学期实践、创新设计、实习实践和虚拟仿真等实践课程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学生可利用所取得的实践性成果参加“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专业技能大赛、创新训练大赛等科技竞赛,形成“以赛促践、以研促践、以用促践”实践课程实施体系,为校企合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金良,李小兵,董清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4):25.
[2]张明艳,孙晓飞.协同创新理论与校企合作实践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3):74-77.
[3]王为民,俞启定.校企合作“壁炉现象”探究: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4(7):54.
[4]王振洪.基于校企利益共同体的高职育人机制探索[J].教育研究,2011(10):60.
[5]颜楚华,王章华,邓青云.政府主导 学校主体 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1.
[6]柳长安,白逸仙,杨凯.构建“需求导向、校企合作”行业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6(1):36.
[本文系2015年度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立体差异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批准号:省20152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夏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