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欧烨琳
摘 要 本文围绕日语中的汉字与同形近义的汉语汉字为中心,讨论中日两国对于同形汉字的不同意象理解。文中以“足”为例,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包括对日语谚语中“足”的应用情况,以及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应用“足”时所呈现的意象。由此,来证明中日两国对于“足”的意象理解是不同的。本文研究可以为中日、日中翻译同形词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词汇意象 日文词汇与汉语词汇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可爱的日本女孩子跟身边的男孩子撒娇道:“足、痛いよ。”男孩担心地回应说:“大丈夫?”看到这一幕的中国人可能会心生疑惑:“明明是‘足疼,为什么在揉大腿呢?”而对于中国人的疑惑,日本人也会摸不着头脑:“哪里有问题吗?”在这样一个关于“足”的问题所产生的理解差异,其根源是中日两国人对于“足”这一词汇的理解意象。
日语中“足”,“下半身の左右に分かれている部分”全部是“足”的范围。但是,汉语里面的“足”,指的却只有“足首から先の部分”。也就是说,日语中的“足”范围大得多。
那么,日本人是如何来理解“足”的呢?以“足”为主体出现的谚语可以粗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日本人理解的“足”,整体都应用到的情况。例如,在表达“行く·歩く”的时候,有“足が向く”、“足に任せる”、“足を取られる”等。除此之外,还有指代“足”整体的情况,例如:“足が竦む”。“足が鈍る”。“足を棒にする”、“足が棒になる”以上的例子中都是用“足”,来表现身体移动的情况。
第二类是应用到“足”的“足首から先の部分”。例如:“足を向けては寝られない”,躺平后,“足を向ける”的话,应该指的是“足首から先の部分”。“足の踏み場もない”、在这里则是“足”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也就是“足首から先の部分”。“足が地に着かない”也是同样。而“足の裏の飯粒”中的“足”则确确实实指的是“足首から先の部分”了。
第三類则是指“ふくらはぎ”部分。表现“妨げる·邪魔をする”、“わざわい”的“足を引っ張る”,若从原本的动作来考虑的话,拖后腿使得其无法前进,那么握住的应该是脚踝部分吧。在表现“油断·失敗”的“足を掬われる”中,指的是“ふくらはぎ”的部分吧。
第四类是指“足先”的部分。在表现“お金”的“足が出る”时,类似的谚语还有“足を出す”、这里的“足”恐怕会根据赤字的数额大小,露出的长度也会有所不同吧。
那么,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又是如何区别“足”的呢?以一本非常普通的书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作者是櫻井静香的日本人,从《ジムに通う前に読む本》这本书中,我们来确认一下一般的日本人是如何来理解“足”的。
在“基本のウォーミングアップ、クーリングダウンストレッチング”的动作讲解中,一共有九个步骤,把“足”出现的第六步“太もも前後面·ふくらはぎ全体のストレッチング”为例进行说明。
両足をまっすぐ伸ばし、両手を身体の後ろについたら、右足のかかとを太ももの付け根に引き寄せる。左足のつま先は上を向け、5秒間キープ。反対側も同様に。両足を伸ばして足先をふりながらリラックス。次に右足だけ膝を外側へ曲げて、かかとを身体に引き寄せる。背筋を伸ばして息を吐きながら、伸びている足に向かって上体を倒し、左手でつま先をつかみながら5秒間キープ。反対側も同様に。一連の流れを2セット繰り返す。
由此可以判断,日本人在说“足”的时候,基本上指的是整体。如果要指“足”中的一部分时,会用具体的、其他正确的名字来称呼。
而我们中国人在历史上,是先出现“足”,而后出现“脚”的。并且“足”的具体意象也没有改变过,例如在《辞海》(1999)中对于“足”的解释是“人及动物的行动器官,特指人体踝以下的部分。”在《说文解字》中,对于“足”的解释为:“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凡足之屬皆从足”。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即玉切(校錄)。
即便写的是同一个汉字,但是各民族的理解意象却各有不同。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意象。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对这些词汇进行谨慎处理。
参考文献
[1] 荒川洋平.日本語多義語学習辞典[M].東京:アルク,2011:27-28.
[2] 小学館国語辞典編集部.例解学習ことわざ辞典(第二版)[M].東京:小学館,2002:8-11.
[3] 西谷裕子.慣用句·ことわざ·四字熟語辞典[M].東京:東京堂,2012:12+150+178.
[4] 槌田満文.ポケット版 ことわざ辞典[M].東京:成美堂,2011:19.
[5] 櫻井静香.ジムに通う前に読む本[M].東京:講談社,2010:170-179.
[6]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書出版社,1999:5564.
[7] 鼎文書局.中國學術類編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M].鼎文書局,1977: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