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玥 赵露
摘 要:小学民族器乐教学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国家、政府以及从事教育理论研究者的重视,在一系列有关“民族器乐教学”等内容的法规政策的出台下,我国小学民族器乐教学迎来了新的曙光。一部分小学不仅开设了民族器乐兴趣班,还组建了民族乐队,并不断对民族器乐课教学进行探索。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政策、活动以及小学民族器乐课的教学概况进行回顾。
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小学;民族器乐课教学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事业重获新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提出,无疑使包括民族器乐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国家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一系列有关“民族器乐教学”等法规政策相继出台。
一、有关民族器乐课教学的法规政策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正式将民族器乐教学列入小学音乐教学环节中。2002年教育部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在其“指导思想”中提到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民族器乐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学器乐教学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后,艺术教育得到国家重视,民族器乐等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断被强调。民族器乐教学在政策上得到了大力支持,这为我国小学民族器乐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小学民族器乐课教学概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小学民族器乐教学在相关法规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迅速,以民族器乐为主体的兴趣班、民乐团等教学组织应运而生,依附于课外活动中的民族器乐课逐渐兴起。在此将有关小学民族器乐课教学的文章进行整理,依次对小学民族器乐课的师资状况、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成果五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小学民族器乐课的师资状况
在小学民族器乐课教学中,师资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民乐学习背景的本校音乐教师,另一类是学校聘请的专业民乐演奏员。
师资来源于本校的有江苏省金坛市河滨小学,于悦然经过调查在硕士论文中提到,该校有琵琶、二胡、扬琴、古筝和笛子老师共5人,他们均为本校的音乐教师,其中三位老师曾在学校学过一段时间的民族乐器,而古筝和扬琴老师是后期被学校送出再进行学习深造的。
另外还有一部分师资来源于专业民乐演員,赵婧伊在硕士论文中介绍了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民乐团的概况,“三小民乐社团聘请了12名我国著名民乐演奏家为学生进行民族器乐分班式辅导。”外聘的民乐演奏员填补了本校师资方面的空缺,为小学民族器乐课的教学开展提供可能。
由于民族器乐教学对教师的相关专业要求具有针对性,师资来源多是一些有民乐学习背景的音乐教师,若是学校的民乐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学校也会通过本校音乐教师进修深造或是外聘专业演奏员的方式来补充师资力量。
(二)小学民族器乐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小学民族器乐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多样。以民族器乐兴趣班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常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一对一”授课、小班授课等,而以民族器乐合奏课开展的教学活动则多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
在民族器乐兴趣班上,据赵婧伊的调查,北京市中关村三小的二胡兴趣班教学以小班授课制的方式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班,每班学生又分四个小组,而琵琶兴趣班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小班授课制为主,“一对一”教学为辅的。
在民族器乐合奏课上,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集体授课的方式。如北京市中关村三小及金坛市河滨小学的民乐团,教师通过集体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合奏训练。
(三)小学民族器乐课的教材内容
小学民族器乐课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是没有统一教材的,因此,各个学校的教材内容不尽相同。
民族器乐兴趣班的教材内容多是由各自专业教师来安排的,个别学校会编写相关的校本教材。此外,还有一些组建民乐队的学校,其兴趣班教学内容会和乐队排练内容有一定的衔接,乐队排练曲目也会作为兴趣班教材的一部分。
民族器乐合奏课上,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演奏水平和乐队声部配置选定排练曲目作为教材内容。
(四)小学民族器乐课的教学管理
小学民族器乐课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课时管理及民乐团学生选拔制度上。
1.小学民族器乐课的课时管理
小学民族器乐课通常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分为单独的器乐课以及器乐合奏课,课时是相对固定的,在演出或比赛之前,会视情况适当增加排练时间。
北京市中关村三小平时的民乐合奏课固定在每周三下午15:00-17:30,赛前会根据实际情况在周五下午进行2个小时的加排。成都市高新区实验小学“小天使少儿民族乐团”的课时安排为每周两课时,一次一个半小时,周三为专业技术教学课,周五为合奏课。
据目前资料的统计,组建民乐队的小学,在时间管理上一般都会保证每周一次的合奏课排练或是与合奏课相关的基础训练,课程时间相对充分的学校,每周会分别安排基础训练和合奏训练,排练时间较为固定,在演出和比赛前会根据情况调整教学时间。
2.小学民乐团学生选拔制度的管理
民乐团的教学对象一般是针对于有一定民乐学习基础的学生,因此,小学民乐团在选拔乐队成员时,制定了相关的选拔制度。一般情况下,学生需要经过兴趣班的学习,在演奏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选拔至民乐队,进行民族器乐合奏课的学习。例如,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的器乐班被分为小、中、大班三个阶段,在学生进入大班学习阶段后,会“选拔优秀演奏者进入学校民乐团”。
(五)小学民族器乐课的教学成果
小学民族器乐课的教学成果分别体现在个人成果和学校的集体成果上。
提到个人成果的有于悦然的硕士论文《江苏省金坛市河滨小学民族乐队现状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到“2010年周嘉欣同学在学校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并被电视台制作成专题片《在灿烂阳光下》播放。”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金坛市河滨小学音乐教师的辛勤培育,是教学成果的有力体现。
此外,一些组建民乐团的小学也在各种比赛和交流演出中崭露头角。例如,金坛市河滨小学自办校以来,在历届金坛市艺术节比赛获团体一等奖。北京市安慧里小学、中关村第三小学、丰台第五小学的民乐团都曾获得过“金帆民乐团”称号。
由此可见,我国小学民族器乐课教学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小学民族器乐课教学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发展。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民族器乐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自然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本文对改革开放后的小学民族器乐课教学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民族器乐课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赵婧伊.民族器乐教学在小学民乐社团中的实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2]王奕颖.谈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黄冈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5月.
[3]于悦然.江苏省金坛市河滨小学民族乐队现状与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5月.
[4]张培.小学音乐“第二课堂”民族器乐教与学的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6月.
[5]杜庆云.介绍一所小学的民乐队——北京农大附小开展民乐活动记实.人民音乐,1993年7月.
[6]甘俊.对南京市小西湖民乐合奏团调查后思考.乐器,2012年11月.
[7]陈佳.谈中小学民乐团发展现状的影响因素——以北京中小学民乐团为例.戏剧之家,2015年13期(总第2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