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冲突与差距主题书写

2018-09-17 07:25陈玉王宏昌
青年时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差距冲突

陈玉 王宏昌

摘 要:美国作家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堪称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各个方面的冲突和差距。在小说的各个部分无一不表现出这一主题——尼克西部的家乡和后来居住过一段时间的东部的纽约,盖茨比和黛西两人的爱情观,汤姆和盖茨比各自对女性的认知。通过对作品的影响与内容的简介,笔者从以上这些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与聚焦。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冲突;差距

一、作品影响与故事梗概

《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①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的载誉名著,此部作品的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领域的无人比肩地位,同时,菲茨杰拉德晋级为美国二十年代“爵士时代”的代言者和“迷惘的一代”的重要代表作家。

故事是以旁观者尼克进行叙事的角度展开,尼克从贫穷的美国中西部来到了繁华的纽约,几经流离在一栋大别墅旁边的小房子里安顿下来。别墅的主人盖茨比夜夜笙歌的奢华生活及神秘的个人背景引起了尼克的好奇。原来,这位出身贫寒的富商爱上了富家小姐黛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迫使这对有情人分开了。当盖茨比从战场上载誉归来的时候,等待他的却是黛西已为人妇的悲伤消息。黛西丈夫汤姆的家境让盖茨比偏执地认为是金钱在作祟。于是,他为了挽回黛西不择手段并一心只想成为富豪。通过曲径通幽的手段成为富豪后,盖茨比挥土如金,彻夜笙箫,其目的只为引起黛西的注意,从而挽回那段埋藏内心深处的纯真感情。尼克被盖茨比对黛西的痴情所打动,就竭尽全力地为两人牵线搭桥。而在当时美国消费主义风气甚嚣尘上的浸染下,黛西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盖茨比理想中的黛西,金钱蒙蔽了她的双眼,与盖茨比的再次相识也不过是她为了寻求婚外的刺激。一次突发的意外致使黛西驾车撞死了丈夫汤姆的情妇,盖茨比为救黛西谎称是自己所为,从而揽下了事故的责任。在汤姆的挑拨下,盖茨比被不知情的威尔逊所枪杀,最终沦为了这场闹剧的牺牲品。薄情的黛西并没有参加盖茨比的葬礼,而是与丈夫远足欧洲游玩。盖茨比草草地结束了悲剧的一生,尼克也因为纽约的冷漠、虚假、空洞而洞察世事,最后心灰意冷而黯然回乡。

二、冲突与差距

(一)东部和西部的冲突与差距

在小说中,尼克、黛西、汤姆、乔丹及盖茨比和盖茨比的朋友们,全部都来自中西部,这个中西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贫穷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西部,而是一个布满大大小小的城镇的中西部。“也许我们具有某种共同的缺陷使我们微妙地难以适应东部的生活”。虽然东部有许多吸引着西部人的东西,但是真正生活在东部的西部人总感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种由内而外的不自在使尼克下定决心要离开中东部回到中西部的老家去。在中西部老家那里,虽然他不能大富大贵,但是至少能够生存下去。这里是一个强烈的反讽,物质的富足不能保障个体的立身安命。当初,尼克离开中西部老家的原因是尼克认为中西部老家处于世界的边缘,是一片不毛之地。但是最后,他又要回到那个“不毛之地”,因为他认为那里是他能找到思想和道德平衡的地方。此处的反差,凸显了东部和西部的冲突与差距。

另外一个凸显着东西部的差距与冲突的地方就是生活在那里的芸芸众生。繁华的东部被一直生活在城镇中的西部人们所向往,而当他们真正来到了东部的时候却发现现实中的东部与想象中的东部相差甚远。东部人的奢华是西部人不可企及的,西部人的淳朴与善良又是东部人所缺失的。生活在两地的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的差距即是两地的差距的最好体现。

进一步讲,小说中的东部不仅仅是美国以纽约为代表的东部地区,还象征着作者菲茨杰拉德经常游走的欧洲及其文明;同样,小说中的西部也不只是地理位置上的西部地区,而且还是美国工业化开始之前,欧洲人们的生活准则和道德风貌的区域折射。这里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象征意义,东部和西部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冲突与差距。

(二)黛西的爱情观和盖茨比的爱情观的冲突与差距

在主人公盖茨比的回忆中,当他还是军官的时候,他就和富家小姐黛西情深似海,一度达到什么也不能使他们分离的程度,但是在盖茨比参加“一战”期间,黛西游走于各种聚会之中,并移情别恋于声名大噪的马球运动员汤姆,一定程度上,黛西在和盖茨比热恋期间她的爱情观和盖茨比的爱情观是一样的,因為从小说中乔丹对尼克的描述而言,他们当时是那么的相爱。又或许黛西的爱情观从未改变,因为没有人能从盖茨比华丽的军官外表和风度翩翩的绅士行为中看出他实际上是一个出生于美国下层社会的穷小子。

从小说后半部分黛西对于汤姆和盖茨比感情依赖的难舍难分可以看出黛西的内心是非常挣扎的。但是她最后还是放弃和盖茨比私奔,甚至在她撞死了汤姆的情妇并由盖茨比顶罪之后她都没有心生怜悯,并且毫不关心盖茨比替她承担汽车肇事罪后的不安生活,反而安心地和丈夫一起去旅游,连她的表哥尼克都联系不到她。转过来再看盖茨比的爱情线,盖茨比自从当军官的时候就陷入了爱情的旋涡,并一生都在追逐至真的爱情。从他在黛西居住岛屿对面建了一栋大别墅,并经常举行盛大的聚会,挥金如土,邀请世界各地的名流来参加他的聚会可以窥豹一斑。即使引起黛西的注意耗费了很多资金,但是在目的达成之前他从来都没想过放弃。他清楚地知道黛西移情别恋就是因为金钱,所以他为了和黛西之间的爱情不惜贩卖私酒,并且在黛西撞人之后义无反顾地揽下责任,黛西金钱至上的爱情观让她没有和盖茨比一起私奔,而是选择和汤姆继续在一起。盖茨比爱情至上的爱情观让他不惜代价为爱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黛西的爱情观和盖茨比的爱情观之间的冲突和差距是小说悲惨结局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三)汤姆和盖茨比对待女性的认知冲突与差异

在小说中,汤姆和盖茨比两人都对黛西心存感情,但两人对于黛西的认知却截然不同。汤姆作为黛西的合法“丈夫”,对于黛西有很强的占有欲。他不容许黛西和对他们的感情有威胁的人往来,这也是他把黛西囚于金屋的原因。然而盖茨比的出现却使他有了要失去黛西的危机感,所以,汤姆对盖茨比产生了敌意,他“作为一个旧贵族,汤姆眼里是容不得由平民脱胎换骨的新贵盖茨比的”。这份敌意促使他把杀人凶手的罪名指向了盖茨比。再者,他瞒着黛西在外面供养情妇,并且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结合这一切来看,汤姆拥有旧时代普遍男子都拥有的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权意识的糟粕深植于他的内心,汤姆庸俗地把女性看成男性的附属品,所以对于盖茨比意欲和黛西私奔这件麻烦事上,他有一种自己的东西要被人抢走的感觉,所以他非常生气,不顾后果地把汽车肇事撞死人的罪名推诿到了盖茨比的身上。

反观盖茨比对黛西的身份认同的态度,觉得意识差异甚多,盖茨比在黛西居住岛屿的对面花费巨资建造了一栋大别墅,并且经常置办大型聚会以吸引黛西的注意力,还在别墅的衣柜里安放了很多女孩子喜欢的华丽的衣服,甚至不惜触犯法律——贩卖私酒以赚很多的钱使黛西喜欢因此爱上自己。对于黛西,盖茨比最终不惜付出他宝贵的生命。盖茨比对待黛西更像是对待真情人一样,给黛西构造了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时时刻刻为黛西准备惊喜。盖茨比把黛西作为他奋斗的“美国梦”,他努力地为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梦境,这使他对关于黛西的一切都做的那么完美。

汤姆和盖茨比对待女性有着不同的认知视野与表现,他们对黛西的态度完全不同,盖茨比与汤姆分别代表了美国社会的两个力量。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成长的环境的迥异使然,一方面则是因为在他们身边女性的独立能力的不同。波伏娃在《第二性》中也明确提出欧洲女性在成长的各个阶段及各个阶层独立可能的出路。女性只有对自身的认知发生改变,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才会让男人正确地认识女性。而使男性改变对女性自身的认知,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女性提高自身的经济独立能力。小说中汤姆就是对女性认知错误的典型例子,他视女性为男性的附属品,当然这是因为他自身从小到大的优越的经济条件,并且他的思想受欧洲旧时代贵族思想的束缚。再者,他身边的女性大多没有经济独立的能力,所以他也就有了“女人低于男人一等”的思想。盖茨比的身份博弈可谓一波三折。因为他出生于一个贫穷家庭的下层阶级,自身经济条件不好,并且他所学习的有关成为绅士的知识不允许他带有色眼镜看待这个世界的人和物。对于在当军官的时候身边的富家小姐,物质条件的差距及绅士的思想让他无法对这些女性有错误的认知,这些是汤姆和盖茨比对女性认知不同的诸多成因。

三、结语

小说中盖茨比的经历折射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欧洲人民大众的真实生活状况——东部和西部明显的贫富差距和冲突;欧洲旧时代以黛西为代表的大多数女性金钱至上的唯物主义爱情观;以及男性对女性认知的差距。小说中的世界能够折射出真实的社会风貌,虽然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但是时间并没有冲刷掉人性中的贪婪因子。現代社会残忍地把人性中最邪恶、贪婪的欲望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家眼前。当今一个国家发达地区与偏远地区的贫富差距还没有车底消失。无论什么时候以黛西为代表的金钱至上的女性或者男性都不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什么时候,男性对女性的认知都不会千人一面。《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呈现出由“有限”向“全知”或“有限全知”的模式。时代在变化,我们的思想也应该有由“有限”向“全知”进步,我们也应当有长远的眼光,对于前人优秀的传统和思想,我们应该给予传承,而具有糟粕性质的思想意识与不能适应时代的旧思想、旧传统,我们应该辨析地吸取和舍弃。

注释:

①The Great Gatsby问世已有九十余年,我国解放后开始引进,所以,目前,在我国这部小说有不同年代、不同译者的翻译版本,笔者在本文中以姚乃强先生2004年的翻译版本为参考。

参考文献:

[1]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M].姚乃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颜健生.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人物身份博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Ⅱ)》[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

[4]张礼龙.美国梦的演变与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评析[J].外国文学研究,1998(2).

[5]严启刚,任虎军.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视角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9(2).

猜你喜欢
了不起的盖茨比差距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