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

2018-09-17 05:32林辉
考试周刊 2018年80期
关键词:促进可持续发展课堂

摘 要: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对教育教学领域提出更多的要求。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学科的学习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因此立足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让学生适应今后的发展要求,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课堂;促进;可持续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就如何立足课堂,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 培养问题意识,促进主动思考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能力保障。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是能够发现问题,这是学生在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推动下完成的。提出问题后,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不同方式,最终寻求问题的答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问题解决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教学当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通过引导让学生敢问、会问,并能分析解决问题。教学中老师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点,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与探索,从而完成对新知的建构与理解。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要学生用“1”“2”“3”这三个数组成一个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当一个学生举出自己的例子123后,别的一些同学也能举出自己的例子,有些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不断交换位置,仍是3的倍数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通过老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心中自觉产生疑问,这样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互相启发与争辩,最后成功解决问题,这样既使学生主动地掌握了知识,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二、 加强实践活动,促进经验积累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充足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课堂教学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主阵地,教师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究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反思中积累,获得数学本质的活动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促进学生数学经验的积累。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拓展学生思维部分,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究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三角形的知识,并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画一画,分一分等实际操作将四边形、五边形、六邊形……分割成2个、3个、4个……小三角形,得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依次是“2个、3个、4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的结论。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广阔空间,促进学生积累更加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 改进练习呈现,促进主动建构

在数学学习中,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课堂反馈调节的重要依据。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是否能主动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与贯通,在头脑里只能完成新知的初步建构,但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稳定,有时学生的知识是模糊的,需要通过紧跟其后的有效的数学练习,逐步完善丰富新知的内容,学生头脑中所形成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趋于稳固,学生就能将新知纳入自身知识体系中,实现新知结构的建立。数学练习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化、结构化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可以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供学生选择。如第一层次的基础练习: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高是5分米,做这个玻璃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这个鱼缸能装多少立方分米的水?第二层次的提高练习:用一根80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框架(拉头忽略不计),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第三层次拓展练习:长方体的长6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最少要用多少纸才能将这10个这样的长方体包装在一起?这样通过有层次性,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好知识,完成知识的建构。

四、 引导知识运用,促进能力提升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但要掌握良好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在教学完新知识后,应联系实际生活,设计一些有趣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应用和转化能力。

例如,在“比的意义”教学后,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比,通过资料的查找,学生了解到体重和血液比大约为13∶1,身高和脚长比大约为7∶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知道了这些身体中的比有什么现实意义呢?生1:只要称一称自身的体重,马上就可以算出来自己血液的重量;生2:公安人员可以根据坏人的脚印,估计出坏人的身高。

要让小学生在数学上可持续地发展,我们的视角必须着眼于未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主动关注核心素养,不断拓宽数学学习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思考,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更多的经验,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生强,黄朝峰.挖掘教材内涵,演绎精彩课堂[J].小学数学教育,2015(10).

[2]王爱儿.改进教学方法,构建优质课堂[J].小学数学教育,2017(4).

[3]吴行鹏.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理性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7(11).

作者简介:

林辉,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市长汀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促进可持续发展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