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批判性思维运动之父爱德华·格拉泽从三个方面即态度、知识和技能界定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批判性思维的当代共识奠定了基础。基于这一概念框架下开发的“沃森格拉泽批判性思维评价”是全球历史悠久、最为广泛使用的批判性思维评价工具。该测试工具的模型由五种基本批判性思维能力构成,最终简化为三元素模型——辨识假设、评估论证和推出结论(子测试是推断、解释和演绎),简称RED模型。
关键词:古德温·沃森;爱德华·格拉泽;批判性思维
一、 格拉泽论批判性思维及其意义
爱德华·格拉泽(Edward Glaeser)被认为是现代批判性思维运动之父。在其有重大影响的博士论文《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验》(1941)中,他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批判地思考的能力……包括三个东西:(1)倾向于以深思的方式考虑属于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内的难题和主题的态度;(2)逻辑探究和推理方法的知识;(3)应用那些方法的某种技能。格拉泽指出,批判性思维要求,根据支持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的证据与它们指向的进一步结论,来不断努力审查这些信念和知识形式。批判性思维通常也要求一系列能力:识别问题,找到解决那些问题的可行手段,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识别未陈述出来的假设和价值,理解和运用具有准确性、清晰性和分辨性的语言,解释数据资料,评价证据和评估论证,确认命题之间存在(或不存在)的逻辑关系,得出有正当理由的结论和概括,检验所得出的结论和概括,在更广泛经验的基础上重塑一个人的信念模式,对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和品质做出精准判断。我们看到,格拉泽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深受杜威的影响,他用能力清单(包括系统的问题解决所涉及的那些能力)把杜威“反省性思维”或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加以细化。1942年出版的教授社会研究课程批判性思维的指南——《在社会研究课程中教授批判性思维》的年鉴,也根据问题解决的诸要素确认批判性思维的构件。
格拉泽从民主的必要条件来论证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他引证美国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如托马斯·杰弗逊和乔治·华盛顿,他们论证说,民主的理想在其公民受到教育的新国度之内才能幸存和茁壮成长。华盛顿在其告别演说中说道:“因此,请大家把普遍传播知识的机构当作最重要的目标来加以充实提高。政府组织给舆论以力量,舆论也应相应地表现得更有见地,这是很重要的。”格拉泽评论道:“这些人确信,假如国家忽视培养年轻人聪明地判断公共议题所必不可少的社会理解和批判心智(criticalmindedness)的程度,他们的自由政治制度试验就会失败。”一种基于和奉献于促进学生批判能力(critical faculties)的教育,呼唤“对民主观念和诸如体现在美国宪法之中的那些理想之价值的确信,一种使一个人乐意为保持和扩大那些价值而付出认真努力的发挥作用的确信”。格拉泽看到批判性思维和民主是不可分割的。他论证说,虽然美国的教育已经培养了有读写能力的选民,但“公共教育并没有造成足够比例的能够批判地评估他们所读之物的公民”。这些论断引起了整个知识界的共鸣,比如,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目标中都呼吁增强读写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阿德勒和范伯伦的名著《如何读一本书》(1972)的看法是对格拉泽观点的回响:尽管为改善一个人思考的一般品质而进行的脑力劳动是困难的,但它是值得的而且是可达到的目标。“思考和觉察物理活动相对容易,而思考心理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思考,要难得多。我们中的大多数不习惯于干这个。尽管如此,这可以做,而且这样做的人不得不学会读(思考)得更好。”尼克森也引证格拉泽,谈到同一问题。学生并不“天然地”倾向于发展透彻思考其经验范围内的主题和难题的一般倾向,也不可能获得逻辑探究和推理之方法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方法的技能,他们似乎把这些只不过当作是学习这个或那个科目的一个结果。然而,几乎没有证据显示,学生获得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技能是任何给定科目学习的必然副产品。
二、 沃森格拉泽批判性思维模型及其发展
沃森格拉泽模型所基于的对批判性思維的上述理解,在历史悠久、最为广泛使用的“沃森格拉泽批判性思维评价”工具中体现出来。沃森格拉泽测试工具开发已经走过80多年的历程,其前身是哥伦比亚教师学院(Columbia Teachers College)沃森(Goodwin Watson)教授于1925年开发的《公平心测量》以及格拉泽1937年开发的测试《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试验》。《公平心测量》代表美国批判性思维心理测量史的开端,它是一种偏见检测。包括形式A——《删词测验》(Word Cross Out Test),为测量公平心设计;形式B——《真之程度》(Degree of Truth),测量看待宗教和经济问题的不一致程度;形式C——《推断测试》(Inference Test),测量推断和结论的准确性;形式D——《道德判断测试》,测量赞成或不赞成之宣示上的不一致;形式E——《论证测试》,检测对论证的相信及相信的程度;形式F——《概括测试》(Generalization Test),测试过度概括的缺陷。1941年,第一个全面修订的《沃森格拉泽批判性思维评价》出版,之后有一系列并行形式或修订版面世。1964年,心理学公司(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现为Harcourt Assessment, Inc.)出版了该测试的形式Ym和Zm,替代了早先的测试版本Am。1980年,又对形式Ym和Zm进行了修改,以达到更高标准的清晰性、利用通用语词用法与消除种族和性别成见,修改后的测试工具以形式A和形式B的名称发布。1994年发布了形式A的缩减版,即简易形式(Short Form),使用形式A的脚本和题目的子集测试同样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提高沃森格拉泽测试工具的广泛适用性。沃森格拉泽测试工具的最新版是2009年6月培生教育机构出版的《沃森格拉泽Ⅱ批判性思维评价》,引入了更精炼的批判性思维RED模型。
沃森格拉泽系列测试的开发基于格拉泽所阐述的批判性思维三维度定义:批判性思维是态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包括: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接受对支持所断定事物为真之证据的一般要求的态度;有效推论、抽象和概括之本质的知识,包括合乎逻辑地确定各种证据的分量或精确度;利用和应用上述态度和知识的技能。按照该测试指导手册的最新说明,“批判性思维可定义为:为了达到一个恰当结论,辨识和分析问题与寻求和评估相关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组织化的、训练有素的思维方式,它是逻辑的,以清晰性和精确性对待思想,意味着要理解议题和情境,质疑假设,做出公正而准确的评估,要求辨识和聚焦相关信息的能力。为了测量所有领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题目难度和格式有所变化。该测试不是测量个体能完成题目的速度,而是测量批判性推理的质量和深度,因而完成测试可以不计时或宽限时限。《沃森格拉泽批判性思维评价》的五个子测验要求分析性推理在言语语境中的不同应用:
1. 推断(inference)——评定基于给定信息的推断为真的可能性(程度),包括真、很可能真、事实材料(data)不充分、很可能假和假五个程度。
2. 假设识别(recognize assumptions)——辨识给定陈述背后未陈述出来的假设或预设。
3. 演绎(deduction)——确定是否特定结论从给定信息逻辑地推出。
4. 解释(interpretation)——权衡证据并决定是否基于事实材料的概括或结论是正当合理的(warranted)。此处的“解释”相当于(科学)“说明”。
5. 论证评估(evaluate arguments)——评估有关某一特殊问题或议题之论证的力量(强或弱)和相干性。
对沃森格拉泽批判性思维评价工具各种形式(形式A,B和简易格式)的分析,一致揭示了一种有共同因素的结构,其中三个量表——推断、演绎和解释,全都与推出结论有关,只有假设识别和论证评估作为独立因素保留下来。于是就诞生了批判性思维的三元素模型——辨识假设、评估论证和推出结论(子测试是推断、解释和演绎),简称RED模型。
假设是在没有证明的情况下被假定为真的陈述。假设有助于发现信息空缺和充实对争点的看法。假设可能没有陈述出来或没有被直接陈述。辨识表达、战略、计划和创意中的假设的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元素。意识到假设并马上评估它们对情境的适当性有助于人们评估某一建议、政策或实践的优劣。论证是意在说服某人按特定方式相信或行动的若干断言。评估论证就是有能力客观、准确地分析这些断言。分析论证帮助人们确定赋予它们多大的分量,采取什么行动,包括能够克服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一种寻找并赞同证实先验信念(prior beliefs)之信息的倾向。情感在评估论证中也起着关键作用。情绪水平高可能使客观性和准确评估论证的能力蒙上阴影。推出结论包括得出从可利用证据逻辑地推出结论。包含在得出结论之前评估所有相关信息,判断不同结论的似真性(plausibility),选择最合适的结论,并避免超过证据的过度概括。
沃森格拉泽批判性思维模型实际涉及的元素很广泛,它评价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决策,预见判断、问题解决、创造性和向经验的开放性等,因而长期以来用于商业政府和教育领域,与其他领导能力和人格测验相关。目前已有澳式英语、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印度英语和法语、荷兰语、西班牙语版本。当然,也有对沃森格拉泽批判性思维测试的技术性批评。
参考文献:
[1]Edward M. Glaser. An Experi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M]. NewYork: Advanced School of Education at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1941:5-6.
[2]Edward M. Glaser. An Experi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M]. NewYork: Advanced School of Education at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1941:3,5.
[3]Mortimer J. Adler and Cllarlea Van Doren. How to Read A Book[M].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1972:56.
[4]Raymond S. Nickerson. Why Teach Thinking?[M]. J. B. Baron & R. J. Sternberg(eds.), Teaching Thinking Skills: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W. H. Freeman,1987:28-29.
[5]Goodwin B. Watson. The Measurement of Fairmindedness. Contributions to Education[M]. New York: Bureau of Publications,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1925.
[6]Edward M. Glaser. An Experi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Contributions to Education[M]. New York: Bureau of Publications,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1937.
[7]John Follman. ReExamination of The Early Psychometric History of Critical Thinkin[J]. Inquiry: Critical Thinking Across The Disciplines,Vol.9(1992),No.4:16.
[8]Goodwin B. Watson and Edward M. Glaser. WatsonGlaser Critical Thinking Appraisal, Form S manual[M]. San Antonio, TX: The 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1994.
[9]WatsonGlaserTM Critical Thinking Appraisal UserGuide and Technical Manual: UK 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Versions,2012[M].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Ltd.,2012:3,5,6.
[10]WatsonGlaserTM Critical Thinking Appraisal UserGuide and Technical Manual: UK 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Versions,2012[M].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Ltd.,2012:3-4.
[11]WatsonGlaserTM Critical Thinking Appraisal UserGuide and Technical Manual: UK 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Versions,2012[M].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Ltd.,2012:6-7.
[12]武宏志,張志敏,武晓蓓.批判性思维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84-285.
作者简介:
武晓蓓,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