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暴露指导

2018-09-15 08:56文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法登山范文

文超

摘 要 作文教学中,讲评是最重要的一环,它是暴露不足,进行纠正指导过程。只有这样不断总结经验,才会不断提高。

关键词 作文 暴露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怎样的作文教学才有利于暴露问题呢?有两种教育理念。一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一是现在的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传授知识型,素质教育是培养能力型。传授知识型,采用注入式,由老师主讲,从审题立意到谋篇布局,到写作风格。全面进行传授,有的还念老师自己的一篇范文。认为这样,学生就不会审错题,审偏题,写起来只要按讲的结构,按选的材料类型写,无论如何也不能离题万里。但这种教法的结果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腔,无创意,无个性。要说培养了能力吗?效果很美。既然写的作文基本良好,为什么又说效果不佳呢?因为老师给了拐杖走路,自然不会摔跤。但考试作文要靠自己经历从审题到写作风格的全过程。突然丢了拐杖,不可避免要摔跤,这就是并没有培养起能力的结果。这种方法培养不起能力的心理因素是怎样的呢?老师主讲,讲的全是应该这么做,但不该怎么做不知道,无比较就无鉴别。思维不活跃,因为只跟着老师讲的思路走,没有思考的机会。怎么会活跃呢?素质教育是培养能力型,又是怎样的教法呢?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一切设计都是怎样让学生的主体精神充分得到发挥。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便是失败。暴露问题的指导方法,就能充分激发体精神。暴露教法,其实就是让学生写放胆文,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虽然有这个开放性的号召,但学生在写时还是要认真思考的。但这没有老师牵着鼻子走,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统一的框框条条,可以施展自己独特的写法,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比不上前面的教法的好。但他是学生自己的水平的体现。那就是说每次作文的开篇就是一次考试。所不同的是考试作文不能交流,不能参考资料,时间有限。而放胆文也是独立的,但他们可以与同学交流,还可以当堂请教老师,可以找资料,可以翻课本。这样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不主动都不行。这是由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初中学生童心未灭,他们好奇、好胜、成功欲、荣誉感强,既然老师发出了写放胆文的号召,谁人愿甘居人后呢?但放胆是写了,写得怎样,急于想知道。老师早就知道这个环节是这种心理,所以结束放胆文进入小心文的讲评。。这时为了知道自己的放胆文的成败得失,所以听得十分认真。这时讲评比一本本详批细致的效果要好得多。详批细改后本子发给学生,学生也只是看看,稍加思索而已。这讲评是理论联系本次作文实际的讲评,是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评,自己找出自己的毛病,这种思维的积极性远比看老师详批细致的思维活跃得多,认真得多。而老师这面,放胆文本子收起来,先是浏览一通,掌握本次作文共同存在的问题和个别特殊问题,共同的问题,在课堂讲评,特殊问题下来个别指导。讲评前,把共同的问题,事前应分门别类梳理好,一一讲评,讲评一要找出不足的地方,二要分析形成原因,这一点十分重要。比如审题不准问题,应举出实例进行分析。如《登山之路》。审题是否准,要从整篇作文看出。有学生只从物理角度写登山的感受。山怎样的陡险,路怎样的曲折,登山是怎样的艰辛。最后登上了山顶,重要介绍登山的经验与毅力。但如果只是从普遍无针对性的角度写,则教育意义不深刻,就是登山的经验而已。但针对施游者交流登山经验,怎样苦力加巧力取得苦中乐。这就是有较好的教育意义的,若又针对其它的事写登山,则应写登山之后联系所针对的事件。比如“求学之路”。所以要使登山之路有不平常的意义,就要把登山作为一种喻体即象征体,所针对的事件才是本体,才是本文的中心所在,这样的写法,才叫着审准了题。老师讲到这里,就可以等学生自我比较,看看自己是否审准了题,或不完全审准了题。由此学到这一类题的审题方法,这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下面以一篇范文示于学生,更有具体的比较因素。更能从中学到写作方法,范文如下:

《登山之路》。暑假我和几位同学去旅游一座山。上坡下坡加平缓之路,构成了整个的山路。上下坡为石梯路,上坡自然费力。但我们都是年轻人,自然是游者中的英雄。因为心中有顶峰,顶峰无限风光在险峰。沿途还有些极险的地方,一块大石头伸向空中,虽然石头边沿安装了不锈钢栏杆,但只要伸出头去向下一看,呀,好险呀,够吓人的听说如果有心脏病或恐高的人,会吓得半死。但我们是年轻人,何来恐惧。我们不但往下看,而且还拿出手机摄影哩。我们又上路了,就这样,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個脚印地步步登高,终于登上了顶峰。我们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四周一望,呀,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新建的高楼林立在绿野平畴之上。这是田原上长出的城市,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见了这些真是心旷神怡,我们沿来时的路线下了山,在山下休息时,我不由得触景生情想得很多很远。我登的山,这是第一座,要登的山何止这座山。还有书山,科学之山。有句励志名言:在科学的道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的山路上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叶剑英元帅也有诗曰:“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我们现在正在走求学之路,登求学之书山,攀登科学高峰。今天我们登上一座自然界中的山,只要发扬这种精神,明日就必定会登上科学之山。

评析:这篇范文就很好地处理了自然界的山与书山的关系,作者结合得天衣无缝,以登山为喻体,很好地抒发了求学的愉快心情。

参考文献

[1] 刘解军.新课程改革评价与新标准解读分析实用全书[M].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教法登山范文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登山有几人
多用登山杖
春色几许(简谱)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