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在此背景下研究高职学生志愿者工作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就“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志愿者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具体的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学生;志愿者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6006003
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从1993年底开始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网),20年间,高校志愿者们在各领域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服务工作。志愿服务的普及,其本质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完善志愿服务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激发了社会经济整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目前,大学生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超99%,这使“互联网+大学生志愿服务”成为可能。从无人超市、共享单车、网络购物,到支付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志愿者工作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传统高校学生志愿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高校学生志愿者服务通常以线下模式开展,缺少大数据的支持,获取信息的方式单一,且处理速度慢、效率低,因而存在以下问题:
1志愿服务信息获取不及时、服务形式单一。出现了想做的和能做的存在矛盾、需要的和不需要的存在矛盾的问题,志愿者工作容易流于形式,造成志愿服务资源浪费的现象。
2志愿服务参与渠道不足,人员流动率高,人才队伍缺乏稳定性。传统高校学生志愿者服务团体多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学生离校即离岗,志愿者服务工作很难持续开展。
3志愿服务相关制度不健全,没有完善的体系评价学生志愿服务情况,并使之与高校学生个人发展相关联,志愿者的责任与权益难以保障。
4志愿活动行政化倾向严重,社会参与面不广,使得志愿者服务热情和效率难以持续,志愿者工作整体缺乏可持续性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志愿者工作迎来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互联网+”时代具有信息收集速度快、数量大,数据处理能力强等特点,有利于将志愿服务各项信息资源加以整合,使得志愿者服务有针对性,实现精准志愿服务。这将有利于结合高校学生专业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同时增强高校志愿者的职业素养[1]。打破了时空限制,也将打破传统高校学生志愿者服务团体多以院系、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志愿者服务供需双方的范围变广,选择性更多,为志愿服务实现“人职匹配”带来可能。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做到志愿者服务效果反馈及时准确,科学评价服务,不仅有利于提升服务水平,而且能更好地以此為基础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促进志愿工作健康发展。
挑战:现有条件下,志愿服务的制度尚不完善,也缺乏对志愿者的保障机制。适应“互联网+志愿者工作”的平台也尚未完善。志愿者工作组织者和参与者多习惯了传统志愿者工作方式,缺少“互联网+”思维方式。如何制定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志愿者工作制度、搭建适合的平台、建设人员队伍,都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志愿者工作运行与管理面临的挑战。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志愿者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的研究设想基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结合高校学生志愿者工作实际,打造“互联网+志愿者服务”的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的服务模式,开展P2P(personal to personal个人对个人)、G2G(group to group团体对团体)、G2P(group to personal团体对个人)的各类志愿服务。通过互联网,将志愿者服务的需求方与供给方联系,起来实现点(个人)对点,面(团体)对面、面对点、点对面的全方位、多样性、个性化志愿服务,可有效扩大志愿者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使志愿者服务想做的和能做的达成统一,达到志愿者服务资源的有效分配。具体实施如下:
(一)搭建适合高校学生志愿者服务的“互联网+”平台
当前,各种PC机、移动网络终端使用设备已经普及,互联网络基本达到全覆盖。无论是提供志愿服务,或是需要志愿服务的群体,都可轻松通过互联网发布和接收信息,这为高校学生志愿者工作“互联网+”时代带来可能。我们通过网站、手机APP或公众号查找关键词“志愿者”,会有各级各类的查寻结果,但各种网站或APP中的内容多为新闻报道、交流讨论以及一些学习内容和专项版块。为了实现高校学生“互联网+志愿者服务”的O2O服务模式设想,可考虑开发全新志愿服务APP,或是在原来的志愿者相关网站增加新的模块。该服务方式采用“分—总—分”的流程,首先由提供志愿服务的主体高校学生,或是需要志愿服务的人群就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时间、地点等分别在网上进行登记;再由相关志愿服务管理人员进行总体审核,审核通过的进入下一步对接;最后服务供需双方进行配对,完成志愿服务。该网站或APP还需开发志愿服务后的效果评价,评价结果数据可对接在校生素质评价、社会信用评估等相关体系。
(二)建设适应“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志愿者服务的人才队伍
人员是高校学生“互联网+”时代志愿者工作长期有效开展的最重要的保障,没有网站、APP和公众号的后台技术人员或是志愿工作组织管理人员,一切都将是空想。这些网络平台的搭建、运营和管理,需要具有专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人才,而具体志愿者工作运行与管理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组织管理
一直以来,我国的志愿者服务工作都是由共青团在倡导和具体实施的,高校学生志愿者工作必须依托共青团的动员和组织力量。因此,“互联网+志愿者服务”的组织管理,还应依托共青团各级组织完成落实。通过业务学习、专项培训、座谈交流等各种方法积极促进相关团干部的“互联网+”思维转换,掌握必要的软硬件操作技能,提高信息服务管理水平,培养一批适应新时代高校学生志愿者工作要求的团干部,建设“互联网+”时代的团组织。
2志愿者招募
志愿者招募以及服务项目的安排以人职匹配为原则[2]。拟参加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先将自身的基本情况在平台上进行登记,由志愿者平台后台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确认志愿者身份,完成志愿者招募基础工作。随后,志愿者通过平台对已公布的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自身特点,提出申请。通过比较志愿活动与志愿者自身条件的适配度,志愿者工作后台管理人员、志愿服务需求方可予以审核通过,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数据处理分析水平的提高,可通过后台服务器运算分析,直接配对志愿服务的供需双方。至此,志愿者服务招募正式完成。未入选本次志愿活动的,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其他志愿项目。
传统高校学生志愿者服务团体多以院系、班级为单位,采取了O2O的服务方式,打破传统志愿者团队招募方式,其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此举可推倒校园围墙的限制,保障学生离校不离岗,有利于实现志愿者工作的持续开展。
传统志愿活动信息传递多为直线型自上而下,志愿者招募费时费力,有时甚至还要花费金钱。采取O2O的服务方式,免去了信息传递过程的中间环节,实现信息传递扁平化,志愿服务的供需双方直接对接,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3志愿者培训
对于登记和选拔出来的高校志愿者来说,均能熟练运用各种互联网工具,因此志愿者培训的重点放在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上。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培训。线下培训通过面对面交流,根据志愿者的反映,便于及时掌握培训效果。打破时空限制是互联时代的标志,通过线上进行志愿者培训,有利于打破了专业、学院,甚至于校外志愿者的培训组织,培训方可利用网络课堂、通过微课、微视频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网络交流讨论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为了掌握线上培训的效果,可进行网络测试,定期考核,判断其是否具备志愿者服务条件。培训方式需根据志愿者的培训目标合理选择。
具体的培训内容可涉及到志愿者精神、志愿工作素养、志愿服务技巧等方面,也可针对具体的志愿服务工作要求,对参与该项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组培训。
对于高校学生志愿者来说,因其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生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同时高校学生的志愿服务往往与专业结合紧密。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在与张家港市科技馆开展的志愿合作中,科普解说和科技演示由数控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来担任。而与张家港文化中心开展的合作中,城市展览馆的接待解说则由旅游管理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担任。因此,对高校志愿者的培训往往与其专业紧密相关,这使得志愿服务事实上就是学生的专业实践,本质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三)建设适应“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各项制度
1志愿者服务相关法律制度
对比志愿者服务体系较成熟、服务水平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都制定有全国统一的志愿者服务相关法律,如美国于1973年制定的《志愿服务法》、日本于1998年3月审查通过的《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德国1964年制定的《奖励志愿社会年法》及1993年制定的《奖励志愿生态年法》等。我国目前却尚无关于志愿者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导致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青年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没有明确保障,而在服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也无基本解决原则。当出现法律纠纷时,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优秀学生志愿者,在其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无相应的政策明確,这些都制约了高校学生志愿者工作的发展。我国于1999 年有了第一部志愿者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青年志愿者服务条例》,各地都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但随着互联时代的到来,人才流动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性志愿服务的立法工作已迫在眉睫。
2志愿者服务评估和激励制度
建设和谐社会,引导社会舆论,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认同感,营造良好社会志愿服务氛围,将有效保障志愿者长期参与志愿活动[3]。
通过志愿服务平台,可实现志愿者实名登记,并可跟踪志愿服务工作全程,对指定志愿者的服务进行过程评定,也可实行自评、他评、小组评定等综合评定方式,从“德能勤绩”各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平台上对每名志愿者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对其工作成效进行科学评价,为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虽然高校学生进行的志愿服务是不追求物质报酬的,但这与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并不矛盾。激励机制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类,基于之前志愿服务过程评价结果,可单独使用也可交叉使用。物质激励主要为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交通、食宿、通讯等补帖,也可为志愿服务的纪念品、服装等,将学生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奖学金的评定标准之一。在精神激励方面,对参与过志愿服务的学生的调查显示,76%的受访者表示,受人尊重、自我满足是参与志愿服务最想要得到的。可见,参与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想要持续保持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借助网络,将志愿服务平台数据与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数据对接,将学生在校的志愿服务情况与未来的就业及各项社会保障接轨。如张家港市政府于2012年出台的《张家港市新市民积分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就明确地将志愿服务纳入张家港新市民积分体系中,新市民积分的核查评分具体由市文明办负责落实。当申请人积分达到标准时,则该新市民可享受医疗保险、子女入学、户口迁入等相应政策。沙洲职业工学院为张家港市属院校,毕业生高密度地分布在张家港市的各行各业。对于就读沙洲职业工学院的非张家港籍的学生来说,从一入校,便可获得张家港暂住证。而这部分新市民高校学生,期满一年后(大二)就可以申请启动积分系统,如果可将学生在校的志愿服务数据共享,那么沙工应届毕业生与同期来张家港的其他新市民相比,就有了能至少提前三年积累新市民积分的优势,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4]。
3志愿资金筹措和管理制度
传统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拨款、企业捐助、慈善基金、爱心捐款等。互联网时代,出现了慈善网站、公益基金等各类公益平台,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公益形态,如基于众筹理念的“微信轻松筹”,借助网络,真正实现了“一方有难,八方相助”。可建设适合高校学生的志愿服务平台,嵌入志愿资金筹集版块,可面向企业和个人设资金捐赠、“轻松筹”等项目,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设爱心义卖、旧物捐赠等项目。借助平台,可以有效追踪每笔捐赠的去向,可有效对所筹财物进行监督管理。
综上,同时建立高校学生志愿者公开招募制度、培训制度、评估与激励制度、资金筹措与管理制度,可以保障“互联网+高校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持续发展。通过搭建志愿者服务互动网上平台,不仅为志愿者服务供需信息搭建平台,同时可通过平台将志愿者服务时间、质量等效果进行双方评价,对接社会志愿者服务大数据,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长效激励机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韩洁.智能手机背景下高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48—49.
[2]吉利,田田.大学生志愿服务网络化运营平台的构建[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25—128.
[3]魏冰.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研究——以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志愿者活动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2):11—13.
[4]韩洁,邬海晔.区域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研究——以张家港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