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杨云成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汉中723000)
主题词 @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 肺疾病 透明膜病/治疗 婴儿,早产
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在临床上又称为新生儿呼吸道窘迫综合征,在早产儿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产生不足,进而导致新生儿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症状[1]。HMD是目前临床上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因素之一。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策略即为辅助通气,同时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代替物进行治疗[2]。本次研究84例HMD早产儿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同步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模式呼吸机(NCPAP)治疗对肺透明膜病早产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HMD早产儿84例。所有患儿均经过X线检查确诊为肺透明膜病I~II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文员会批准,同时所有患儿家属均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按照随机字母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9例,胎龄29~33周,平均胎龄(30.58±2.72)周;出生体重1138~1634g,平均(1358.52±265.48)g;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Pulmonary surfactant,PS)之后第一次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为:出生之后7.25~9.82h,平均(8.24±1.28)h。观察组中,男22例,女20例,胎龄28~33周,平均胎龄(30.92±2.18)周;出生体重1161~1685g,平均(1374.21±243.87)g;采用PS之后第一次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为:出生之后7.43~9.74h,平均(8.18±1.34)h。两组性别、胎龄、体重等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所有HMD患儿均在确诊后给予气管插管,插管前,尽量清除气管中的分泌物,置管时患儿保持仰卧位,同时将珂立苏100~200mg/kg升温至37℃后注入气管插管的下部,在插管过程中采用气囊辅助加压并给氧。之后观察组患儿实施PS联合NCPAP治疗,具体操作为:将气管插管拔除,之后连接史蒂芬妮有创呼吸机装置,采用NCPAP通气策略,设置参数为:PEEP设置为4~6cm H2O;PIP设置为16~20 cm H2O;FiO2设置为40%~60%,控制流量为6~8L/min;IT设置为0.5s;RR设置为35次/min。保证呼吸感受器的正常感应,固定点选于肚脐于剑突之间,保证胶带和压力线为垂直方向,确保能有效、迅速的对患儿的呼吸频率做出反映,保证良好的同步性。对照组患儿实施PS联合CMV治疗,具体操作为:保持患儿气管插管,连接德国产F-120-M呼吸机装置,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模式进行通气,设置参数为:PEEP设置为4~6cm H2O;PIP设置为16~20 cm H2O;FiO2设置为40%~60%;IT设置为0.5s;RR设置为35次/min[3-4]。
3 观察指标 仔细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氧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成功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h、12h血气变化情况。 患儿临床治疗成功的标准:HMD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需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辅助呼吸。患儿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VILI)以及脑室内出血和慢性肺病等其他症状[5]。
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在接受通气治疗之前血气分析各指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h、12h后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儿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 两组患儿氧疗时间、治疗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氧疗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儿分别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49,9.62;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健康知识掌握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氧疗时间、治疗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HMD主要是一种由于PS缺乏,进而引发机体肺泡表面张力升高,出现进行性萎缩现象,进而导致体内广泛性的肺不张,减小了气体交换的面积,使得肺顺应性降低,导致患儿出现呼吸困难、高碳酸血症以及低氧血症[6]。该病症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新生儿出生后发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三凹征、呼气性呻吟以及紫绀等症状,同时伴随发生肺炎、脑室内出血、肺出血、心力衰竭、肺炎以及休克等症状,是目前临床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7]。临床上对于HMD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机体的通气情况,纠正体内缺氧状态,增加氧合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该病的手段为在有效补充PS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进而改善呼吸状况,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8-9]。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上存活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临床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无创通气技术在新生儿科病房中的使用率逐渐增加。同步鼻塞式CPAP技术是一种无创通气技术,该技术是在CPAP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通过增加时间触发和同步呼吸等功能,进而更加准确的监测患儿的呼吸频率,同时可以有效的监测患儿突发呼吸暂停等现象的发生[10]。该技术已逐步成为临床上呼吸道疾病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有文献研究表明,HMD患儿在有效补充PS的前提下,给予NCPAP治疗,具有造作简便,无创,并发症少等优点[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前,血气分析各指标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当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1h后和12h后血气分析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氧疗时间比对照组缩短了(0.31±0.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提示,患儿再用CMV治疗的过程中,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采用NCPAP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采用CMV治疗时,容易导致肺泡萎陷患儿发生VILI,同时会加重患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导致渗出量增加,促进细菌的迁移和繁殖,进而增加VAP发生率。而采用NCPAP治疗时,由于为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有效的维持肺泡的正常残气量,促进萎陷肺泡的重新复张;另外,该方法治疗可以有效避免CMV治疗时的过度通气,并且可以减少渗出进而降低炎症反应[12-13]。NCPAP治疗时可以突出表现患儿的呼吸系统生理同步性,主要是通过患儿吸气时产生较高的咽部压力,该压力可以在喉部间歇产生膨胀,进而激发患儿的呼吸运动,有助于提高进入肺部气体的有效性,同时可以增加肺泡充盈度[14-15]。但是为预防治疗过程中肺气肿和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HMD早产患儿采用NCPAP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氧疗时间,同时是一种无创性治疗,有助于患儿术后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