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菁菁
摘要:如何有效激发职业院校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是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专题讲座”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红楼梦》“专题讲座”中的四个切入点为怎样制作语文教学方案提供了新的启发和思路。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红楼梦》;阅读兴趣
就职业教育的特点而言,如何激发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全面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从而找出一条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新路子,是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不少版本的职业语文教材中,都有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选篇。我在教学中发现,虽然学生们对《红楼梦》这部名著并不陌生,但是绝大多数学生或者只是看了电视剧或电影,或者只是学习了普通教育中初中或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选篇,而对于《红楼梦》原著则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看过,至多只是随便翻翻,往往或者因其情节进展缓慢而感到索然无味,或者因其头绪繁多最终望而却步。面对这种状况,我深感责任重大,如何提高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成为我长期思考的一个课题。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进行多方面的探索,通过比较分析,我感到采用“专题讲座”的教学方法很适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效果也比较明显。在《红楼梦》选篇的教学中,我根据《红楼梦》的特点,对“专题讲座”从四个方面切入,以激发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
一、从《红楼梦》的文学方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文学作品可谓浩如烟海,文学名著也不可胜数。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改变对《红楼梦》评价的传统说法,用一个近年来流行的网络用语“高大上”来形容和定位《红楼梦》的文学方位。在课堂上,一句“高大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兴趣顿生。于是,我便把对《红楼梦》的传统评价归纳为三个方面加以讲解。所谓“高”,就是艺术造诣最高,是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中国小说最高峰的杰出作品,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压卷之作。所谓“大”,是指体量和场面最大。仅从人物数量上看,涉及人物近千人,有资料显示,在《红楼梦》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三十三人,无姓名称谓的二百四十三人,合计九百七十六人。所谓“上”,就是指社会关注度至高无上。一部文学名著受到名人关注和大众热捧不足为奇,也是名著之所以为名著的必备条件,但是像《红楼梦》这样受关注度之高的也只有《红楼梦》这部作品。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我国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很吸引人眼球的学科叫做“红学”,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这个学科横跨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红学”一词最早见于清代李放的《八旗画录》:“光绪初,京朝上大夫龙喜读之,自相矜为红学云。”1979年1月,经文化部批准,成立了红楼梦研究所,1980年7月,成立了“中国红学会”,目前有会员三百余人。当然还有很多在“红学”研究上卓有成就的名人名家没有加入会员,社会上《红楼梦》业余爱好者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开展着对《红楼梦》的研究和推介,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断地给我们送上一桌桌精神大餐。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可谓是旷世奇观。总之,通过“高大上”的归纳,形象地标出了《红楼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中的坐标即文学方位,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
二、从《红楼梦》的“神秘密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也可以由某种情景、某种事物偶然激发出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人都有好奇心,越神秘越能激发人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带来的往往是对该事物的浓厚兴趣。而《红楼梦》作为“像梦一般”的文学巨著恰恰是具备这一特点,通部书中“神秘密码”无处不在。在教学中,我将自己研读《红楼梦》的体会分享给了学生。我把《红楼梦》中的“神秘密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谐音隐义”。谐音隐义是汉语的一大魅力,《红楼梦》将此运用得炉火纯青。比如“贾王薛史”四大家族谐音“家亡血史”,“甄士隱”谐音“真事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谐音“原应叹息”,“娇杏”谐音“侥幸”,“霍启”谐音“祸起”,“冯渊”谐音“逢冤”,“詹光”谐音“沾光”,“潇湘馆”谐音“消香馆”,“梨香院”谐音“离乡怨”,“蘅芜院”谐音“恨无缘”等等,非常耐人寻味。第二种是“悖常情节”。在专题讲座中,我讲了秦可卿死亡前后的有悖常理的三个情节:一个是秦可卿向王熙凤托梦的情节,一个是贾珍对秦可卿死亡悲痛至极的情节,一个是秦可卿出殡时的庞大场面和高规格的情节。这三个情节出自《红楼梦》第五至十八回当中,虽然作者是想从秦可卿死亡来展示封建贵族的骄奢淫逸和腐败堕落,但是这三个情节的细微描写都与秦可卿的身份、贾珍的身份、贾氏家族的地位极不相称的,让人感觉很神秘,非常发人深思,不由得要问一个“为什么”。第三种是“谶影重重”。“谶”是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是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红楼梦》写作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谶语烘托气氛,并以此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字里行间可谓是“谶影重重”。比如,第一回中甄士隐抱着爱女英莲出来看热闹时,碰见一僧一道。那僧人看见甄士隐父女后,大哭起来,并向甄士隐说:“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里作甚?”并口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一谶语让人听了浑身发冷,后来应验的结果更是让人惊心动魄。第五回中关于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更全部是谶语。虽然这样的例子在《红楼梦》中不胜枚举,但只有通过“专题讲座”的方法,才能够运用大量的信息资料,生动形象地讲解曹雪芹的这一艺术手法,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
三、从《红楼梦》的诗词曲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诗词曲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是广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据统计,《红楼梦》中诗词曲赋体裁近二百首(篇),在中国小说史上是最完美的“文备众体”的小说,也是“众体”种类最多的小说。这一特点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专题讲座”时,我把《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归纳为三个特点:一是诗文合一。自唐代传奇小说开始,我国小说体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文备众体”,也就是说在需要渲染故事情节或者需要咏叹感慨时,加几首诗词曲赋以增强艺术效果。但是,在很多作品中,这种诗词曲赋则是可有可无的闲文,如果删掉这些东西,反倒使小说文字更加紧凑、干净。我在读《水浒传》、《西游记》时,对里面的相当一部分诗词曲赋之类都跳过去不看,也没有影响对该书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把握。但是阅读《红楼梦》时则不然,我不仅逐字逐句地阅读,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更不要说诗词曲赋之类的了。因为《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略去不看,就弄不清前后文意,就无法体会曹雪芹“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写作方法。二是诗如其人。何者为好诗,自古有分歧。我认为,诗词曲赋虽然每一个字都需要高度凝练,但再精美的文字也不能是空洞的,必须言之有物,言物相宜。就《红楼梦》而言,“诗如其人”有两层含义,即该诗所写的内容与其人其物的特点高度一致、书中人物所作的诗与该人物性格身份高度一致。在这方面,《红楼梦》做成了浑然天成、完美无缺。在讲座中,我选择了“金陵十二钗”判词和林黛玉写的《葬花吟》进行了讲解,引起了广大学生的极大共鸣。三是意境优美。对诗词的评价,我还有另外一个观点,这就是:一首好诗,不要求句句都是经典,但平常句子和经典句子结合起来营造一个特定的氛围,就有可能都能成为经典,这就叫相得益彰。在讲座中,我选取了《红楼梦曲·枉凝眉》进行评析,让广大学生得到了寓雅于俗、美在流畅、意境悠远的艺术享受,较好地强化了学生对《红楼梦》中诗词曲赋的这一特点的认知。
四、从《红楼梦》的精彩细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叙事描写毕竟是《红楼梦》的主体部分。要想全面激发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精彩片段。实际上,从某种意义讲,《红楼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一些细节的描写,书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精彩片段,犹如璀璨的明珠比比皆是,完全可以信手拈来。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心理活动和肢体动作的描写就很经典:“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写到王熙凤初次出场时,“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把王熙凤的豪放和不羁写得栩栩如生。在第四十回“刘姥姥进大观园”中,贾母对林黛玉住的潇湘馆的窗户发了一番评论:“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些窗上的换了。”这一段细致入微的话,描绘出了贾母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艺术。通过对这些精彩片段的点评,使广大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倍增。
总之,在《红楼梦》选篇的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专题讲座”的教学方法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适宜于文学名著选篇的教学,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红楼梦》“专题讲座”中的四个切入点是根据《红楼梦》这一名著的特点“量身定制”的,只能对其他名著的“专题讲座”提供一种思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名著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状况对“专题讲座”进行具体设计。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也才能发挥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红卫.和谐语文教育建构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第1版).
[2]曹雪芹,高鹗 著《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8北京(第1版).
[3]刘心武.红楼眼神[M].重庆出版社,2010,9(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