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看得见,却不愿与你对视;说得出,却很难与你交流;听得见,却总是充耳不闻……他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独自闪烁,他们是孤独症儿童,是“星星的孩子”。
以往只在电视中看到过这样的孩子,没想到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会与他们相遇。在初一新生入学那天,我带领班级的7名学生到学校北校区搬花,每人搬一盆。回到新班级后却发现窗台上少了一盆,在6盆花都被认领后,只有一名同学站在那低头不语。我多次询问,他始终一言不发。一名学生站起来说,看见他把花搬到别的班级了。刚要批评他,一名学生举起手说:“老师,他是我的小学同学,他脑子有问题!”听了这句话,我心里不由地一沉,“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事后学生告诉我,这个孩子在小学时经常受欺负,别人让他学狗叫,他就会汪汪叫两声;让他在操场上当众脱裤子,他就会把裤子脱下来,还跟着别人一起笑……听了学生的描述,我心里泛起阵阵酸楚。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我即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忐忑、怜悯、担忧……怀着错综复杂的心情,我一步步走近这个孩子。我发现上课时他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要么把紙往嘴里塞,塞满后,再一块块吐出来;要么就会突然地尖叫或发出怪声。下课他也从不和同学一起玩耍;上课铃响了,也不知道进班级,总得到操场上到处找他……在试图与他交流的时候,他会躲避我的目光,恨不得马上逃离,根本无法沟通,我似乎永远无法走进他的世界。我绞尽脑汁,却无计可施。我上网查找这类学生的案例,认识到对待这样的孩子,没有灵丹妙药,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学生一起真诚地接纳和帮助他。在我的带领下,班级形成了几个帮扶小分队,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制定帮扶计划,一场帮扶行动在班级热烈地展开了。他的作业、学习都会有专人负责,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会有人帮他写好小纸条,夹在书里,嘱咐他交给家长。还有人做他的“保镖”,一旦有外班的同学欺负他,马上就会有人去制止或回班报告。课堂上,我也会更多地关注他,监督他把课堂笔记记全。及时表扬他的点滴进步,用小礼物奖励他,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余,我常常辅导他做功课,也借这个机会亲近他,让他对我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喜欢。给他讲作业的时候,我耐心地引导,让他抬起头来,目光注视我,听我讲解,经过多次努力,他终于能偶尔把目光投向我,和我进行目光交流,这令我欣喜万分。课堂上,他能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虽然声音小,但对他来说这是质的飞跃。他每次发言,我都会给以奖励,并让学生鼓掌表扬,不断增强他的自信心。
虽然我们事无巨细地帮助他,但还是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初一的第一次考试,刚开考我便接到了他家长的电话,说孩子找不到自己的考场,正在操场上徘徊。我不由地暗暗自责,从那以后,每次考试我都会安排一名学生把他送入考场,并嘱咐监考老师提醒他答卷。
就这样,我和学生一路摸索,一路前行,两年如一日地给他家人般的温暖和关爱。每当看到他的点滴进步,大家都会兴奋不已。“老师,他能自己记作业了,而且一项都没落!”“老师,他今天背会了5个单词!”“老师,今天他上课没玩纸,脚底下一片纸屑都没有!”课堂上,他每回答一个问题,无论对错,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报以热烈的掌声。看到孩子们的真诚和热情,看到孤独症孩子在我们的集体中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我的内心无比欣慰。尽管他的成绩仍旧是个位数,尽管他永远是学年的最后一名,尽管班级的名次会因为他受到影响,但我和学生不会因此而抱怨或懊恼,认为他是班级的累赘,相反却如获至宝。因为他的存在,我们的集体处处充满了友善和关爱,班级的每个角落都洒满了温暖的阳光。
爱心浇出幸福花,这个特殊的生命在爱中成长。看着他从一个对人冷漠、恐惧,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孤独小孩,到现在能像其他孩子一样面带微笑地向我问好,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快乐地游戏,这种幸福感令我感恩,让我在教育生涯中遇到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快乐着他的快乐,幸福着他的幸福。我将竭尽全力,把更多的爱心和耐心献给他,让他长大以后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适应社会。我坚信爱能够创造奇迹,星星的孩子也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