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精神照烛千古

2018-09-14 10:57姜洋陈宏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渔父屈原人格

姜洋 陈宏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了解比兴手法;

2.理解屈原追求美好节操的政治愿望和人格理想。

教学重点

鉴赏屈原的形象,理解他追求修美的理想。

教学难点

以《离骚》为切入点理解屈原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

学情分析

《离骚》一文中生僻字词较多,课前需要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受人生经历和阅读视野所限,学生对于屈原这种“九死不悔”的精神及其上升到的民族精神理解起来会感觉很难,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教材分析

《离骚》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涉及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和前一篇《诗经》不同,《离骚》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强烈的抒情、多彩的想象、夸张和比喻的修辞,“香草美人”的意象传统都是值得学生研究的。《离骚》所体现的爱国赤诚和“九死不悔”的精神更是烛照千古,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这是需要学生去理解和感受的。

教学准备

1.深入研读《离骚》,查阅相关资料,尽可能充分理解文本,对《离骚》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有较充分的认知。

2.做好教学设计,制订好教学任务,找到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升华点。

3.课前学生充分预习,疏通文字,理解文意,比较流畅地诵读。

课堂实录

一、环环相扣,问题引导

师:之前,我们找到了中国现实主义诗风的源头,透过《诗经》中淳朴的抒情,我们看到了生活中丰富的面貌,今天我们来到浪漫主义诗歌的起点,在这里,我们会看到一个形容憔悴的行吟诗人,他眼中有光,神情悲怆,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作品《离骚》节选。(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疏通文字,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请一名学生朗读第一节。)

师:你们看一看,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屈原所向往、追求的是什么呢?(生答。)

师:再思考一个问题,屈原修洁美好的追求在这首诗当中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生答。)这些香花香草比喻的是什么?(生答。)屈原是个爱国诗人,他在诗歌中反复追求修洁美好,修养身心,追求正直,坚持真理,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师:我们说清白的品性、高尚的节操、爱国爱民的理想,这些都是屈原美好的追求,可是我们却发现,屈原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那么他都遭受了哪些不公正的对待呢?“謇朝谇而夕替”。接下来还有没有?

生:“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师:“申”是什么意思?

生:加上罪名。

师:不仅如此,还遭遇了哪些不公正的对待。

生:“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生:“忍尤而攘诟”。

师:“忍尤而攘诟”,忍受著责骂。为什么会这样?结合文字来看一下,导致屈原遭际如此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生: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说明当时的世道就是扭曲的,规矩可以随便改。“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当时的人们都追求苟合取容。

师:时俗追求取巧,时俗破坏规矩。

生:“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说明楚怀王荒唐没有准则,听信小人谗言。

师:由于君王昏庸,放逐了贤臣。

生:“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不只君王昏庸,世道也乱了,君王身边有太多诽谤忠贞之士的小人。

师:受到了小人的毁谤。

生:18页正数第二行,有一个“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原跟当时的统治者或者当时的统治阶级的目标不一样,道不同不相为谋。

师:这几位同学找到了一些外在的原因,还有小人的毁谤。他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说“女子嫉妒我眉毛长得好看”。你们会发现包括前边所讲屈原穿着花朵的衣服和下装,他在这篇文章中的形象很像一个女子,反复地对着他的国家和君王去抒情。正如昨天咱们讨论的中国古代阴阳观和相对观中,乾对天,坤对地,乾是天道,是君道,是夫道,坤是地道,是臣道,是妻道。所以说以男女喻君臣,也是一个文化的传统。

二、集中力量,探究总结

师: “鸷鸟之不群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他只是在说和统治者格格不入吗?他在反复表明一种什么态度?和谁格格不入?

生:时俗。

师:因为那个鸟是一种凡鸟,“方圜”咱们也解释过了。那么大家想,如果时世昏暗,屈原如果能融于时俗,或者是随波逐流,那他可能不至于受到如此的排挤和打击。刚才这个设喻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这个设喻“鸷鸟之不群”“方圜之能周”强调了一种态度,我就是不能融,而且“固然”从前世,我本来就不能融,“方圜……相安”反问,我完全不能容,而且,后边说了“伏清白以死直兮”到死都不能融。所以他不能融于这种时俗。

师:(展示PPT)这是屈原在《渔父》中的一部分文字,屈原被流放时,走到了江畔,碰到一位打渔的老人,这个渔父见到他就问他:“你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呢?”屈原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就劝他:圣人不凝滞于外物,他能够变通,“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屈原是怎么回答的?

生:不行。他举了一个例子,你刚洗完头,一定要弹弹帽子,你刚洗完澡,一定要抖抖衣服,“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我自身很干净,外物很污浊,我怎么能接受呢?

师:说得好。接下来他又表达了这种宁可死都不能融合的一种态度。后来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唱了一首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有没有接受呢?

生:没有接受。

师:对,宁死他都不能去改变。屈原在做大臣时呢?他触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被小人诋毁,被两次流放,最后当他听到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都城的消息之后,他怎么做的?

生:投江。

师:在战国时代, “朝侍楚君,暮为秦僚”,屈原也可以选择生,可是他却没有。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怎么去理解屈原对于死的选择呢?(学生小组讨论,展示汇报。)

师:屈原说“帝高阳之苗裔兮”,他出身楚国王族,那么爱国是与生俱来的信仰。国家灭亡了,他能够作为别国子民苟活吗?

生:不能。

师:加之他含冤被贬,他只能用死去证明他对楚国的忠贞。“宁溘死以流亡”,随着流水而消逝了,用死来明志。冯友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我们看到的是屈原的形象和他的人格精神,几千年来他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中非常宝贵的财富,和平年代同样需要有这样的爱国精神,也需要修养身心。

师:昔人已逝,精神长存,屈原的精神不仅存在于龙舟的鼓点里,也不仅在粽子的清香里,它在我们的血脉里,涵养了中国几千年,它是民族的精神和情怀,也必将滋养我们民族走向伟大的复兴。

教学评析

姜洋老师这堂课的亮点来自教学环节的问题设计以及对屈原以死明志悲剧命运的探讨。

第一, 《离骚》是屈原流放期间抒情性极强的作品, 诗句分散,看起来散乱无序,很容易让学生困惑,再加上情感复杂,学生很难对此产生共鸣,更不容易深刻理解。在学生流畅诵读的基础上,姜洋老师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比如“你觉得在这首诗歌中最能体现作者执着追求的句子是哪一句”“屈原向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等,一连串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整体感知、理解文本。而且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必须把诗歌中散乱的文字挑出来,不断翻书、前后寻找的过程加速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为下面解决难点做了铺垫。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通过问答,一点点总结屈原的思想情感和人格精神,同时,教师适时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探究其渊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恰好体现了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一直倡导的守正原则。

第二,姜洋老师将教学重难点定位为理解屈原追求美德美政的政治愿望和人格理想,以及他的人格理想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在学生熟悉了文本、并初步总结屈原的部分思想情感和人格精神后,教师由屈原的投江而死抛出重点探究题,带领学生探讨如何看待屈原以死明志的选择,让学生各抒己见,从多方面总结其原因。接下来把屈原结局的个人选择升华到民族要义的高度,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民族精神,从而紧密贴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最后回归现实,仍然离不开这些伟大人格和精神的引领,现代社会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洗礼。

同时,这堂课的另一层意义,就是引发教师对某些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比如屈原对生死的选择,《渔父》所体现的儒家中庸思想与《离骚》所体现的义利之辨的关系;一线教师如何面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语文课堂上的理论阐发到什么程度才是恰当的;文言诗歌中的思想意义与现实生活如何连接,等等,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选择。

姜洋老师对于传统文化的落实较为自然和深入,同时也在积极尝试构建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和现在社会的有机联系,体现了较为丰厚的文化底蕴。王鹏伟教授对此评价道:“我听过许多老师讲《离骚》,只有姜老师对屈原以死明志悲剧命运的探讨既充分又深入。”

猜你喜欢
渔父屈原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端午思屈原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