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小公民意识之门径

2018-09-14 10:59陆嘉玲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师幼互动幼儿教育

陆嘉玲

【摘 要】 孩子们是未来的公民,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小公民意识的主阵地,作为一名乡村幼儿教师,一定要想孩子所思,给孩子所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祖国的花朵绽放得更加美丽、芳香。本文抛砖引玉,期待大家共同商讨。

【关键词】 瞄准契机;师幼互动;课程游戏;公民意识;幼儿教育

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小公民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以真诚待人为基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培养具有爱国意识、主体意识、生命意识、礼仪意识、民主意识、创新意识和公德意识为教育目标,努力探寻培养幼儿小公民意识的有效门径。

一、瞄准契机,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应明白基本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提高自护能力。”可见,加强安全意识是幼儿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尤其要对孩子加强安全交通意识教育,把认识交通标志作为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契机,首先要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基本知识教育,根据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特点引导孩子认识相关的交通标志。诸如小班孩子必须认识红绿灯指示、人行横道指示和禁止行人通行禁令等标志;由于幼儿具备了常见的交通标志,因此,进行遵守交通规则教育时效果比较显著;其次,直觉思维是3-6周岁幼儿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教师应在幼儿园区域环境布置中,合理渗透交通规则的内容,诸如在园门口、宣传橱窗、教室里的墙壁上等比较醒目的地方设置一些交通标志,或者在孩子参与游戏活动的区域设置“我是小交警”形象标牌;在家长接(送)孩子(入)离园时,要让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一起观赏、认识园内的各种交通标志;同时,家长也可以到活动区域与孩子一起表演“交警执勤”,并要求幼儿提醒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等交通安全知识。类似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交通常识教育活动,有利于营造“大手带小手、小手拉大手”的交通安全教育氛围,有利于孩子们自觉养成安全交通意识。

二、师幼互动,提升幼儿的礼仪意识

曾经有一位外国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认为在哪一所大学里获取了最有价值的东西?”“在幼儿园啊。”“获奖者”笑着回答,记者惊讶地反问:“幼儿园是唱唱歌、玩玩游戏的地方,你真的能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吗?”“获奖者”心平气和地回答:“我学到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犯错后要及时道歉,并把自己的可口食物分一半给小伙伴一起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幼儿期既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期,又是塑造良好品质的重要时刻。但是,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津津乐道地讲述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学会换位思考等理论知识时,孩子们由于不知礼貌为何物,他们在聆听老师的讲解时往往感到一片茫然。因此,教师可以采取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有所启迪。譬如,我通过讲述如下系列故事来教育孩子:《玩具大家玩》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不能一人独享的道理;《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幼儿明白小的给自己、大的给别人的礼仪;《萝卜回来了》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都口渴了先让别人喝水的常规;《神奇的‘请字》让小朋友们学会与人文明交谈的礼仪,感受礼貌待人、互相帮助的意义,真正感悟“请”字的用法。

人生难免有挫折,诸如在教室里不小心碰翻了同伴的杯子、一不留神踩到了同桌的脚等现象經常发生,但有些孩子不懂得主动打招呼以表歉意。为此,我围绕“对不起、没关系”的主题编写了《小猪泼水》故事讲给孩子听:小猪泼水,不小心泼脏小鸭子后主动向小鸭子说“对不起”,小鸭子对小猪说“没关系。”这种教育形式向孩子们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他们纷纷表示要向小猪和小鸭子学习,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同时,我还把这个故事渗透到音乐活动《礼貌歌》中去,幼儿在情景扮演中很愉快地体验到了歌曲中小朋友之间宽容所带来的快乐情感,并决心成为一名懂礼貌的好孩子。

三、课程游戏,陶冶幼儿的道德意识

新“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游戏化策略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教师不仅要在师幼活动中渗透游戏,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小游戏,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道德意识稳步提升。

1.让角色游戏成为培养幼儿道德情感的主渠道。一般而言,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活动,适度开展角色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和道德情感。教师在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时,应努力把游戏活动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诸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一定要无微不至地关照好“孩子”,“孩子”也要做到尊重“妈妈”,假如“妈妈”累了,应该帮“妈妈”捶捶背,并教育幼儿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在“爱心医院”游戏过程中,可以开展免费出诊、为病人看病等“献爱心”活动,使孩子们明白关心同伴也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在自己的亲人患病时,应该积极主动地端水、拿药,从而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在“超市购物”游戏里的,“售货员”要热情地招呼“小顾客”,甚至开展“送货上门”服务;“小顾客”也要尊重“售货员”的劳动。在上述游戏活动中,孩子们逐步感受到了人与人相互关爱的温暖,情感体验也得到了升华。

2.让孩子们在音乐表演游戏中提高道德修养。在开展音乐游戏和表演游戏的过程中,许多孩子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从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表演欲望,也促进了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诸如孩子们通过表演“孔融让梨”游戏,能逐步养成“谦让”的良好习惯。可见,幼儿优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逐渐形成条件反射,才能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音乐游戏“公交车上让座”,能培养孩子们“心中有他人”和“呵护老弱病残”的良好品格,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孩子们是未来的公民,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小公民意识的主阵地,但愿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孩子所思,给孩子所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祖国的花朵绽放得更加美丽、芳香。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师幼互动幼儿教育
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促进师幼互动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建构主义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