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凤
(江阴市中医肝胆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4)
近年来,骨折患者数量持续升高,这对医学行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数量越来越多的患者,医院不仅需要进行治疗方式的改良,还需要对护理方式进行改进[1,2],特此本文针对护理干预在减轻上肢骨折术后疼痛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护理方式改进起到一定帮助,为患者快速康复起到作用,以下为研究过程以及结果表述。
将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入住我院进行上肢骨折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病症均符合上肢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3],并且排除了具有任何一种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的患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体质不支持手术的患者、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等。在研究开始之前对全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了相关知识及事项说明,并获得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订同意书。为了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采用入院时间计数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根据分组不同,每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称之为对照组(共20例),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的称之为实验组(共2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24至71岁,平均年龄为(50.7±6.3)岁,尺、桡骨骨折患者共10例、肱骨骨折患者共2例、锁骨骨折患者共8例。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为27至70岁,平均年龄为(49.5±6.2)岁,尺、桡骨骨折患者共10例、肱骨骨折患者共3例、锁骨骨折患者共7例。
两组患者其病症、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根据患者实际骨折情况进行对应的手术治疗,在治疗完成后采用分组护理方式进行区别护理。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具体内容为:
1.2.2.1 心理护理
由于骨折患者大多数情况为外力所致,加上术后患者伴随着持续的疼痛感,因此其内心情况较为焦灼,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易怒、耐受性低下等。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此进行相关的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谈话交流,消除其内心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
1.2.2.2 饮食护理
由于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过后,身体极为虚弱,加上身体恢复需要大量营养,同时又需要注意避免因食物的使用造成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等状况发生,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格外注重患者食物的摄入选择。
1.2.2.3 体位护理
正确的体位摆放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且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减少疼痛感[4]。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体位摆放指导,并告知体位摆放的重要性,提升患者配合度。
1.2.2.4 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根据患者具体状况不同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也会不同,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疼痛感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若患者痛感较弱,可以采用安慰患者、正确摆放肢体、注意分散法分散患者注意力、理疗等降低痛感;若患者痛感强烈,则可以根据疼痛评分遵医嘱给予患者一些镇痛药物治疗,降低患者痛感[5]。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NRS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
将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数据录入SPSS 19.0版统计学软件中予以处理,用百分比形式表示,并进行x²检验,若数据对比显示P<0.05,代表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实验组患者的NR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NRS评分和满意度评分
本次研究主要根据护理干预在减轻上肢骨折术后疼痛中的作用进行研究,选取了40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分组不同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研究结果数据显示,不同的护理方式其护理效果大有不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其疼痛感和护理满意度均次于采用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P<0.05)。
由此可见,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指导,根据疼痛评分给予疼痛护理干预,降低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加快了患者康复效率,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