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2018-09-13 11:31韩敏
出版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规范管理重点项目

韩敏

[摘 要] 作为一家地方小型出版社,崇文书局在精品出版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本文认为,这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原因:(1)要从企业存亡兴废的战略高度来重视精品出版;(2)精品出版必须作为“一把手工程”才更能抓出成绩;(3)抓精品出版需要远见、恒心与毅力,同时更需要方法与智慧。

[关键词] 规范管理 精品出版 重点项目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8) 04-0039-04

[Abstract] Chongwen Publishing House is a local average-sized publishing house. In recent years, Chongwen Publishing House has enforced 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quality of content and product line construction, competitive publications and key projects. Because of all the efforts, both the production oper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 publications are performing well now.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working experience in recent years,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 of all,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mpetitive publications from the strategic perspective of the survival and ruin of enterprises; second, to get better results, we must place the competitive publications first; third, to make more competitive publications, we need forsight, patience and persistence. Whats more, we need methods and wisdom as well.

[Key words]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Competitive publications Key projects

笔者所在崇文书局前身为湖北辞书出版社,是一家以辞书、文史古籍为主要出版特色,只有数十名员工的小型专业出版社,几年前曾因出版物质量问题被央视曝光而遭受重大损失,一度面临难以为继之虞。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出版社,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信任与大力支持下,卧薪尝胆、筚路蓝缕,一方面抓规范管理,抓内容质量及产品线建设,一方面抓精品出版及重点项目,经过短短四年努力,不仅生产经营方面完成了“灾后重建”,而且精品出版表现出色,近三年共有4个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30个项目获湖北省学术、公益出版基金及省财政支持。其中,2013年底策划启动的《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先后被列为湖北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在2017年度532个项目中位列第一)、“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党的十九大献礼的22种重点选题之一。2018年4月19日,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大学、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大辞典》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等媒体都作了重点报道,其他媒体大量转发,社会反响热烈。熟悉我社的出版同仁认为我社抓该项目是“小社办大事”。

上述成绩对于实力雄厚的中央出版社或地方大社也许不足挂齿,但是对崇文书局这样一家基础差、起点低、遭受重创的小型专业出版社而言,却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周恩来同志在《我的修养要则》一文中说:“宁精勿杂,宁专勿多。”谈的是他的读书方法与心得。细思这几年崇文书局走过的路,竟不自觉地暗合这“精”“专”二字。笔者不揣浅陋,就小型出版社如何抓精品出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 要从企业存亡兴废的战略高度来重视精品出版

抓精品生产首先是出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经过近40年的迅速發展,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改革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就出版行业而言,同样面临生产严重过剩,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些年来出版品种逐年增长,年出书已达到惊人的50万种。与此同时,内容粗制滥造、盲目跟风问题严重,出版业普遍存在库存大幅增加,销售折扣不断降低,单品印数、销售数量及出版效率逐年下降,行业形象及人才吸引力下降等问题。

图书出版行业虽未出现报刊等纸媒的断崖式下滑,但如果不是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各种出版基金的支持与保护,恐也已出现行业性亏损。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但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出版从业者自身使命感、责任感缺失所致。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我们逐渐主动或被动降低了对出版的要求,重复出版、空洞平庸、滥竽充数、粗制滥造,这些乱象在某种程度上伤害和驱逐了读者。试想若不能从读书中有效获益,长此以往读者有何必要购买与阅读?有人将出版业的困境归咎于新媒体对读者的分流,但在笔者看来,这恰恰为传统的内容提供者、加工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因为随着阅读的便利,读者阅读的时间增加了。在阅读活动中,内容永远是王道,只有回归出版的本源,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品内容和更多的阅读选择,才是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之道,舍此即为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国家管理层面显然意识到了近年来由于强调规模与速度,忽视内容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已采取出版品种和总量调控,加强质量检查等措施,以适度降低无效、低效、重复出版,引导出版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加大内容创新和精品生产的力度。我们必须顺应国家对出版工作的要求及图书市场环境的需求,将精品生产作为出版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

精品出版是反映出版社出版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尺。精品出版之所以“精”,在于选题、内容、作者、编校等各方面都要高要求,它是无可替代的、质量可靠的、真正反映学术实力和满足读者需求的,是真正能推动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其操作难度和出版效益要远高于一般图书。精品出版在产品线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骨干性、龙头性作用,是提升出版企业品牌影响力、内容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只有精品出版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效益优先及两个效益的有效统一。精品出版抓出成效,产品线建设才能真正做出特色、影响与规模,才能产生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话语权。抓精品出版还是培养人才最有效的途径,通过抓精品出版可以实现产品、效益、人才三者的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大力提升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笔者所在崇文书局之所以较快走出低谷,取得一定成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精品出版的重视。在顶层设计上,崇文书局在努力按精品标准提高一般性图书产品质量,抓辞书及文史古籍等产品线的同时,将精品出版与重大项目作为“牛鼻子工程”来抓,努力发挥精品出版项目的龙头牵引作用。几年来,抓了“崇文馆”代表的文史古籍产品线,先后启动了《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汉语大字典》(缩印本、袖珍本)《中国经济大辞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一带一路”百科全书》《中华成语辞海》等一批大中型辞书精品。

在此过程中崇文书局产品线建设渐具特色和规模,内容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经营上完全摆脱了空心化之忧,渠道掌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一般图书回款4年间增长两倍。通过项目也有效拉动了编辑的成长,编辑力量很弱的问题大为改观,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专业化的特征。2017年,由本社编校人员组成的代表队参加第六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取得了个人全国第三、团队全国第十五名的优异成绩。

2 将精品出版作为“一把手工程”才更能抓出成绩

精品出版工作必须由“一把手”亲自抓,首先是发展环境的变化使然。随着出版行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与持续推进,出版社的发展环境、体制机制、发展目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过去十多年里,各地出版社由传统的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还有相当数量的地方出版社成为上市公司的组成部分。这种转变使出版社被迫更加强调其企业属性,不得不更多地承担起经济责任,经营上必须追求规模更大、速度更快、效益更好。上市后募集到的充裕资金,也使各上市出版企业产生了更多的出版投资冲动。在行业整体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这种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催生出大量泡沫,加剧了退货库存问题,出版效率进一步下降。至少从现阶段看,这种变化对精品出版是不利的。这是因为精品出版大多具有内容要求高、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等特性,与上市企业的“立竿见影”要求相悖。笔者认为这也是近年来,虽然国家管理部门意识到其中问题,不断强调和鼓励精品出版,而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有些出版社的负责人即使有自己的出版理念、文化价值追求,往往也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经营压力。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如此,就更不可能要求普通编辑们去承担其不可承受之重。

对于地方小型专业出版社来说,精品出版工程必须是“一把手工程”还有以下理由。一是地方小型出版社资源禀赋有限,基础比较薄弱,骨干领军人才相对缺乏,精品出版工作由“一把手”亲自挂帅,才便于进行合理调度,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办大事。二是对于地方小型出版社而言,由于出版规模小,产品线相对单一,制订和实施精品工程以达到带动产品线建设、发挥龙头骨干的作用,必须由“一把手”牵头,结合本社的发展战略及出版特色,统筹规划。三是对于地方小型出版社来说,精品出版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任务复杂艰巨,有时甚至两个效益均难以准确预测的特征,决定了必须由出版社负责人来主导制订一系列倾斜性的保障、激励措施,以确保精品出版工程的稳定、顺利实施,使项目人员尤其是编辑人员坐得住“冷板凳”、看得见前景,干得心甘情愿,能充分调动积极性。

3 抓精品出版需要远见、恒心与毅力,更需要方法与智慧

3.1 精准科学的策划是成功的源头

虽然不排除偶然成功的因素,但总体来看,精品出版需要通过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来实施和完成。

精准的选题策划,一是要结合本社的特色定位与产品线、渠道优势进行,二是要认真研究政策与市场,进行充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论证。保证这两点才能提高精品项目运作的成功率,至少与策划目标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同时精品策划应长期跟踪学术前沿,了解最新重大学术研究成果,或紧密契合国家意志、时代需求、当下熱点。这些无不需要出版社孜孜以求。

精品出版的策划需要注意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有机结合,并实行动态管理。追溯精品项目的实现过程,有些一开始只是由普通编辑策划,作为一般性选题操作,但在运作过程中其价值被不断发掘、提升,成为重点选题,甚至不乏因此一点而开拓成一条精品线乃至精品板块者。也有些一开始被确定为精品的项目,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或因实施条件不具备或达不到出版预期而不得不降为一般性项目。因此在抓精品出版过程中,既要重视顶层设计,更要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形成全社上下齐抓精品出版的理念、氛围与机制。作为出版社负责人,应随时关注本社选题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有潜力的选题,不断丰富、完善精品项目库,同时对一些实施情况不理想的原计划项目进行调整,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2 作者是精品出版成功的关键

好的策划只是成功的开始,其最后能否实现目标,既取决于出版社的选题把握能力和运作能力,也取决于选题的内容质量能否达到策划预期,其核心是选题能否找到最合适的作者。有时选题创意不错,却因作者不够分量、不够实力而致成品流于一般;有时因编辑校对、设计制作及营销发行等环节操作不到位,终而沦为一般性产品,导致“一流的策划,二流的作者,三流的运作,四流的结果”这种令人惋惜的情况。因此为选题找到最合适的作者成为关键之关键。

权威作者是重要选题实施质量的可靠保障,尤其是丛书性大型项目必须约请权威作者担纲。其次是处于上升期的作家或学者,此类作者虽名气不够大,但实力已经不俗,且对选题更为重视,从而可以保证实施进度与质量。最理想的结果是通过出版项目的完成,实现图书与作者相得益彰、相互成就,此类出版佳话不胜枚举。

崇文书局在策划启动大型项目时,始终将作者遴选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否则宁愿不上马。如《马克思主义大辞典》是联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同类学科排名第一)发起的,其后又很荣幸地邀请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同志担任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邀请到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先生担任主编并由其亲自组织实施;《中国经济大辞典》的主编是我国著名经济史学家、中国现代经济史学奠基人赵德馨先生;《“一带一路”百科全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担任执行主编;《图证改革开放40年》由中国新闻社现任及前任社长亲自担任主编和执笔。崇文书局的另外一些精品项目,如《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书》,由于规模大、历时长(预计逾百种,10年左右出齐),不可能全部由一流学者担任作者,因此在邀请一流学者担任顾问、主编的同时,主要在全国遴选和邀请优秀的中青年学者担任作者,从目前已推出的作品看,反响较好。

选取作者时有两点需注意。一是所请作者必须重视并乐意接受选题,否则,作者即使权威,也会因为过于繁忙,或对项目不尽心尽力而导致实施结果不理想,甚至成为“烂尾”项目。二是丛书性项目或大型项目担纲作者既要权威,还要有较强的人脉资源及项目的组织协调能力,这一点往往易为出版社所忽视。《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从启动到完成,历时5年,近百位参与者来自全国党政军学44个单位,不少作者均为该领域的权威,还有一些年高德劭的耄耋长者。工程之浩繁艰巨,为崇文书局独立建社以来所未有。项目能够如期完成,除了主编徐光春同志的号召力之外,与该书常务副主编梅荣政先生事无巨细的耐心协调和组织密不可分。

3.3 出版专业化操作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3.3.1 精品出版要求出版社必须提供必要的保障

一是资金保障。小型出版社受资金和各种资源所限,在精品出版项目的选择上不可贪大求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本社特色优势确定重点保障项目,避免因盲目上规模铺摊子导致多头出击,资金分散,骑虎难下。

二是编校人才保障。精品出版要求实施单位必须将本社最合适、最优秀的编校力量配置在相关精品项目上,必须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精编精校,从内容到装帧设计、印制都必须按本社最高标准执行。崇文书局在出版《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的过程中,鉴于该书的复杂性、重要性,在编、校、审核各环节努力追求零差错,不惜成本,反复审校,所出清样累计近百份,并邀请作者、主编、副主编、特邀审读人员等社外编校力量多轮参与审校,编、校力量配置,编校次数及相关花费数十倍于国家有关规定。

重点精品项目往往规模较大,实施周期较长,期间可能召开多次各层级的学术研讨及编纂工作会议。精品出版项目的作者因为层次高,承担的项目多,事务繁忙,编纂出版工作中的许多细节就需要出版社考虑周到,甚至提供“保姆式”服务,以确保项目如期顺利完成。《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一书仅出版社参与或组织的会议就有常务编委会、编委会、编委扩大会、副主编会议、作者代表大会、统稿工作会、定稿工作会、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鉴定会、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等。许多德高望重的作者年龄较大,行动多有不便,且来自全国各地,每次会议均需要出版社精心组织、服务到位。

3.3.2 必要时出版社要为作者提供专业化帮助

重点精品项目的作者虽然往往是某一学术领域的权威,但是对出版却不一定了解,这时还需要出版社编辑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编辑较早参与到编纂创作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贯彻选题策划意图,少走弯路;二是编辑可以尽早与作者沟通出版工作的专业性、规范性要求,通过样章撰写等磨合,使作者理解与接受,并按照出版规范进行撰写,以提高效率。崇文书局在每部重点专科辞书启动之初,都要由责任编辑在编纂工作会议上专门进行辞书编纂注意要点的讲解,并将相关内容编制成册,供作者参考,效果较好。

精品出版对出版社来说,是个常说常新、见仁见智的课题。以上是笔者结合崇文书局近年来相关工作成败得失的一点杂感,就教于方家,以期抛砖引玉。

(收稿日期: 2018-05-07)

猜你喜欢
规范管理重点项目
IPO重点公司
IPO&并购
IPO&并购
IPO&并购
IPO&并购
IPO&并购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浅析高校食堂的管理与发展
医院医用高值耗材规范管理探讨
增殖放流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