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峰
摘 要:动手操作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一种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形式,对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前准备;主体地位;操作体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090-02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是聚焦“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聚集“动手操作”,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思维也会更为活跃,处理信息的效率也会更高。因此,教师要将该教学形式有效地融入到数学课堂上,从而让学生实现全面的提高。
一、聚焦课前操作,展现发散思维“智慧”
很多教师认为,动手操作活动只是一种课堂探究的形式,却不知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延伸到课下,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聚焦“动手操作”不仅限于课堂,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要多下功夫,从而确保课堂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需要明晰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设计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课下感受知识,探索数学规律。
比如在讲解《圆柱和圆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聚焦“动手操作”,并将其延伸到了课下。首先,教师按照实际教学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然后,教师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利用纸盒、胶水等工具,分别制作圆柱和圆锥。同时,教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观察、记录这两个几何体的特点,初步明确他们的异同,为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回到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交流分享此次探究活动的心得体会,回忆自己的制作过程。有的学生表示,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提高;有的学生表示,在探究过程中对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点又有了一个更为立体的认识;也有的学生认为,通过课前操作和预习,在课堂中学习的效率将会事半功倍。总之,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所收获。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评价,结合他们的表述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课堂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究。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赋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课下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展现自身发散思维的“智慧”。同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为自己的课堂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也让课堂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二、聚焦操作过程,展现逻辑思维“智慧”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时,需要聚焦学生的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理解知识,明白数学本质,窥探到数学的规律,从而,使学生在分析推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对练习方式进行了优化,以操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首先,教师板书习题:3/8+4/8=?然后,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并将其分为八等份。学生画完后,教师让学生观察图形并说道:“我们将圆形平均分为了八等份,我们拿出其中的三份和四份相加,就是这个式子所要表达的含义。”接下来,教师又出示了一些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同样,教师也板书分数减法的习题,如4/8-3/8=?并且,教师鼓励学生通过画图来分析分数相减的结果。学生结合刚才的分析逻辑,认为可以将其视为“圆分为8份,将其中的4份和3份相减”。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规律,让他们明白计算的方法。
在这个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习题进行逻辑分析,对相关计算法则的认识更为深刻。同时,通过创造这样一个动手操作活动,学生的思维也真正经历了探索的过程,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聚焦操作体验,展现创造性思维“智慧”
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操作体验,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观察、对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来获得直观上的感知,触发他们的主体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出自己思维的火花,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循序“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聚焦操作体验,让学生展现创造性思维的“智慧”。
比如,在讲解完《长方体体积计算》这部分内容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测量土豆体积”趣味的操作探究活动。
活动开展前,教师给出学生一些操作工具,如天平称、刀子、玻璃缸等等。然后,教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交流讨论测量的方法。学生的热情一下被点燃,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将土豆放到装满水的玻璃缸中,拿出土豆后测量出溢出水的高度,结合长方体体积公式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土豆的体积;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将土豆削成正方体,求出该正方体的体积并测量出重量,根据原来土豆的重量利用比例公式求出体积,等等。接下来,教师对学生操作设想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放弃了一些可操作性较低的想法,让学生挑选实验工具,动手操作一些能够实现的“奇思妙想”。在他们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展开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操作上的问题,得出了最终结论。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模式,给予了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展开操作,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他们的操作体验,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在交流“奇思妙想”的过程中,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四、聚焦直观操作,展现空间思维“智慧”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将动手操作活动有效地融入到数学课堂上,通过直观操作活动来唤起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在观察、对比、操作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空间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考虑到认识、感悟面积的含义是这部分知识的重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直观性的操作探究活动,遵循“看、比、听、想”的逻辑来引导学生感悟面积的含义。首先,教师让学生观察黑板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让他们意识到物体都是有“面”的。然后,教师拿出两个大小差异明显的纸片,让学生观察比较哪张纸大。同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手里的课本,让他们对比课本的大小,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物体的表面都有确定大小”的含义。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去阐述操作、观察过程中的发现。学生积极发言,对观察到的物体大小的情况进行对比,并且教师让他们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使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明白“物体1表面大小就是该物体的面积,它比物体2的面积大”,从而,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最后,教师让学生回忆思考“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从而,进一步体会面积的含义。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明确了教学的重难点后,聚焦直观操作活动,利用四个操作步骤有层次性地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初步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发展了自己的空间思维。
总之“教无定法”,操作活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广大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真正在操作中展現出教学的艺术,构建智慧的课堂。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实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葛春芹,张爱遮.让小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
[2]张宇.培养动手能力,活化数学课堂[J].中华少年,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