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波 刘淑梅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腹泻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腹泻次数改善情况、止泻、住院等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腹泻次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腹泻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P<0.05。观察组止泻、住院等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少,且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6.0%(48/50)较对照组80.0%(40/50)明显较高,-1P<0.05。结论:小儿腹泻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有效减少腹泻次数,还能缩短其止泻以及住院时间,并能提升其家属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小儿腹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在临床儿科中,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且患儿发病后以呕吐、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较重者还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等症状[1-2]。再加上患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而易引起营养不良,从而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3]。小儿腹泻主要由多种因素引起,临床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为了缓解患儿各种症状,则必须对其加强临床护理干预,以提升其疗效[4]。因此本文即对小儿腹泻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2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1.8±0.2)岁。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3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1.9±0.1)岁。两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即健康宣教,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制定饮食计划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为:
(1)制定临床护理小组。即由护士长、护士、护士助理、护师等共同组成护理路径小组,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然后由护士长组织小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并为患儿制定相应护理路径计划。
(2)观察病情。即对患儿排尿次数、量、时间以及每日大便次数、量、气味等进行观察记录,并对其精神状态、意识清醒度、皮肤弹性、口腔黏膜、口唇、眼窝凹陷与否、哭时有眼泪与否等进行观察,并观察组脱水以及呕吐物等情况。
(3)监测生命体征。即对患儿体征进行测量,并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一旦患儿出现体温升高,则需及时减少衣物,擦汗、降温、多喝水等。
(4)及时补液。如果患儿存在脱水症状,则需及时补液,严重者为缓解其脱水情况,则需立即建立静脉通路,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5)调整饮食。患儿如果停止母乳喂养,则需将牛奶浓度降低,并改用发酵奶、米汤、豆浆等进行喂养,若患儿小于伴随,则需减少母乳喂养次数。若患儿半岁以上,则需采用稀饭、熟菜末等进行喂养,注意少食多餐。
(6)勤换尿布。即尿布应选择透气性较强的软质尿布,且如果患儿出现局部发红,则需采用40%氧化锌油或5%鞣酸软膏进行涂擦,且注意勤换尿布。
(7)健康宣教。即将腹泻发生的原因、治疗和护理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患儿家属,注意纠正其各种不良习惯,并将预防小儿腹泻的方法详细告知患儿家属,以促使患儿家属能够掌握自行护理方法,从而有效提升患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8)出院指导。即叮嘱患儿家属注意预防肠道感染,注意合理饮食,指导其辅食添加原则,一般应由稀到稠,由少至多,注意形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为患儿添加衣物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腹泻次数改善情况、止泻、住院等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分为满意(85分以上)、一般(65-85分)、不满意(65分以下)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腹泻次数改善对比
两组护理前腹泻次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腹泻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P<0.05。见表1。
2.2 两组止泻、住院等时间对比
观察组止泻、住院等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少,且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6.0%(48/50)较对照组80.0%(40/50)明显较高,且P<0.05。见表3。
3 讨论
在临床上,病毒或细菌感染是造成小儿腹泻的关键原因,由于患儿体内双糖、乳糖等无法彻底消除,当其在肠腔内不断蓄积时,则细菌会导致患儿水、电解质丢失加重,从而引起腹泻。由于该病症发病迅速,如果患儿治疗不及时,则其自身营养状况以及生长发育均会受到严重影响[5]。而在对症治疗此类患儿的过程中,对其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意义重大。即通过对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其包括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观察病情、检测生命体征、及时补液、勤换尿布、调整饮食、健康宣教,出院指导,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不仅能提升患儿家属对腹泻的认知度,还能促使其掌握小儿腹泻的正确护理和预防方法,从而确保患儿病情能够获得有效预防。另外患儿经护理后其腹泻症状显著改善,且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所以病情恢复迅速[6]。本文的研究中,护理后觀察组腹泻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P<0.05。观察组止泻、住院等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少,且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6.0%较对照组80.0%明显较高,且P<0.05。因此可以看出,小儿腹泻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小儿腹泻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有效减少腹泻次数,还能缩短其止泻以及住院时间,并能提升其家属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孙靓静.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作用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3):192-193.
[2]罗中凤,祖大玲,李运勤,周勤.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6,37(07):912-913.
[3]修雪莲,张洪艳,芦德智,张金荣.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S1):188.
[4]房清文,李春艳.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01):158-160.
[5]张洁.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03):157.
[6]苏能能,何立侠.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0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