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提升银行内部审计质量

2018-09-12 11:05杨宁
经营者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提升新形式商业银行

摘 要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审计管理的永恒话题。着力提升审计质量既是增强审计权威性的关键,也是前瞻性和融入性的重要体现。在商业银行转型和业务领域创新的过程中,新的风险点也随之出现,对银行的风险管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成为当前银行风险防控和公司治理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新形式 内部审计质量 有效提升

一、引言

为了更加主动地适应审计新常态,积极履行监督、评价和建设职能,在各种政策落实中发挥保障、监督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倡导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完善审计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优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对审计质量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建立并逐步完善以审计流程为“主线”,以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措施、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管理工具为“辅线”,以岗位职责为连接点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达到提升审计质量的目的。

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

(一)提升审计质量是有效实现审计目标的需要

审计质量的提升与实行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相适应,内部审计最终落脚点就是为了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保证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有效防范风险。而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审计监督的职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衡量和评价审计质量的优劣,尽管尺度不同,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其审计质量是否符合审计规范和审计准则,是否达到审计目标的要求,是否履职尽责,有效发挥了审计监督的作用。

(二)提升审计质量是审计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银行业务经营难度增加,风险防控压力加大,银行内部审计需要更好地履行职责,增强审计权威,加大监督力度,督促有效整改;另一方面,需要内部审计更加契合业务经营管理,增强对风险的前瞻预判,关注体制机制、制度流程等层面,协助经营管理机构解决实质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层次。因此积极跟进,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探索审计实践,构建良好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更加专注地开展审计工作,打造更多审计精品,进一步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是审计自身转型的需要。

(三)提升审计质量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需要

随着高管层和外部监管机构对内审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经济下行带来的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不断暴露,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为严峻,审计人员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审计工作质量与审计风险有着密切、内在的联系,实施审计质量过程控制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减少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或采用了没有意识到的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使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发生背离,而带来某种损失并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严重影响审计质量,还损害审计职业形象。只有正视审计风险,应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和严谨的审计程序加以控制,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和提高业务素质,才能有效地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

三、新形勢下提升内部审计质量面临的挑战

(一)审计质量规范体系不够健全

随着审计工作的深化,要求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充分履行审计职能,突出审计重点,落实转型发展要求,前瞻预判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隐患,深入实施审计项目,加大对重大风险、重要问题和内控缺陷的揭示力度。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审计质量流程规范化、标准化仍显不足,审计准则框架下的流程结构仍需进一步清晰细化。要实现审计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建立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内部审计实现价值最大化,还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审计质量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机制。

(二)审计过程质量的管控有待加强

审计过程包括审计方案制定、样本选取、审计测试、问题确认、审计督导、审计报告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加强审计质量过程管控就是要突出风险预判、重要事项查证等重点。在目前审计实施中,因审计人员在理解和执行中差异较大,审计流程中部分岗位职责不清就会造成流程脱节、重复或返工,影响审计质量与效率,因此对审计过程的质量管控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审计技术工具和查证案例有待优化

随着银行业金融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管理环境之下,传统的审计取证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很难取到真实、准确、可靠的审计证据,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审计技术工具仍需进一步优化。

四、新形势下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新思路

(一)理念入心,培育科学、全面的质量管理理念

审计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要紧扣“创造银行价值、促进业务发展”这个目标,不仅要揭示风险,以独立客观、审慎尽职的态度开展工作,也要服务发展,以富有创造性、建设性的方式,全面有效地履行好审计监督、评价、建设职能。在新的形势下,要坚持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坚持行之有效的做法,注重总结归纳;坚持审计的相对独立性,自觉恪守职业操守,将质量管理要求切实融入各项审计工作中。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专家菲根堡姆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即“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其特征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在满足客户并让组织受益的基础上,达到长期成功的目的。因此应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审计质量管理中,树立全面审计质量管理的理念,制定长期战略性措施,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而实施全员全过程的管理活动,进而向组织提供最优服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审计质量对“人”的依赖,在人的智慧、能力、经验以外,通过制度保障来促进审计项目质量的自我提升。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为导向,以提高效率、效果为目标。

(二)从机制入手,完善和优化审计质量控制机制

1.梳理控制要点,促进审计质量流程化管理。在审计项目流程控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明确审计项目流程中关键控制实施要点,规范数据加载、模型运行、疑点分析、现场核实、分析报告等非现场审计管理流程,强化审计方案和审计报告的控制程序,使流程控制真正起到促进和提高审计质量的作用。

2.规范操作文本,加强审计质量标准化管理。编制审计底稿模板、审计方案、中期报告、审计报告规范模板、任期文本示例,增强规范指引和可操作性。

审计底稿模板应包括结论陈述、背景陈述、审计发现、内控缺陷分析、审计发现现场整改情况、审计发现初步责任认定等引导审计人员层层剥笋,促进问题查深查透。

审计方案应要素齐全、分类恰当,应包括审计准则规定的要素,并恰当识别测试目标、划分审计分项,合理选择取证对象。

审计报告站位要高、视角要宽。立足战略全局高度,注重反映被审计业务的经营管理全貌,加强整体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的综合研判,形成业务全局视图的整体画像。评价客观、观点鲜明,审计评价既要肯定被审计对象执行总行政策和业务管理做得好的方面,同时也要歸纳总结业务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需要加强管理和改进之处。总体评价中的每个观点应蕴含丰富的内容,逻辑合理。分析到位、有血有肉。从区域、客户、产品和管理等多维度评估业务发展及内部控制状况,聚焦重要风险隐患、内控缺陷或业务短板,实现对驻地机构各项业务风险变化趋势、管理薄弱环节及经营管理瓶颈的合理预判。

3.优化督导审核模式,加强审计质量实效性管理。加强审计过程督导和项目进度管理,强化测试过程控制和责任管理,提高审计发现问题的层次和测试轨迹的完整性。围绕有效落实审计方案、充分揭示问题、提高审计发现问题层次,加大对审计测试的管控力度。关注审计揭示问题是否达到审计目标要求,样本测试和记录是否规范,形成《督导意见书》,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改进建议,纠正审计过程中的错偏。

4.改进审计分析的方式,加强审计查证的有效管理。积极探索实践内控基础审计方法、审计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被审计机构内控缺陷的分析研究。对审计发现的一般性的、操作层面的问题,要由表及里进行提炼、分析,发现问题背后深层的原因,挖掘问题表象背后业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控制缺陷,提出对体制机制、内控缺陷的整改意见,帮助被审计机构改进内部控制。

(三)落实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制度的有效执行

根据总行有关制度办法,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划分内部各部门、各专业团队、各岗位的质量责任,同时应进一步细化工作安排、明确责任分工,做到样本到人、责任到人,同时严格按照有关办法做好审计过程记录,明确责任主体和界定载体。

(作者单位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甘肃总审计室)

[作者简介:杨宁(1965—),男,甘肃人,工商管理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审计质量。]

猜你喜欢
有效提升新形式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注重引导,有效培养初中生历史“问题意识”
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新形式下供电企业党建工作探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