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1)
子宫肌瘤是我国育龄期女性多发病,发病率高达20%以上,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有限[1]。传统子宫肌瘤治疗以开腹术式为主,近年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渐成熟,临床应用增多,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较为理想[2]。但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护理要仍需有效的护理干预,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6例患者,具体分析了术后临床护理要点及方法,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4例)。66例患者术前检查均符合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证者。观察组中,年龄31~60岁.,平均(35.48±14.56)岁,肌瘤位置:肌壁间13例,浆膜下21例;肿瘤数量:16例单发,18例多发;肌瘤直径2.8~9.3 cm,平均(6.12±3.25)cm。对照组中,年龄30~59岁.,平均(34.53±14.43)岁,肌瘤位置:肌壁间12例,浆膜下20例;肿瘤数量:15例单发,17例多发;肌瘤直径2.5~9.0 cm,平均(5.86±3.31)cm。两组患者肌瘤位置、直径等一般资料方面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术前检查均符合手术指征,均在本院顺利完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气管插管全麻)。对照组按腹腔镜下术式围术期常规性护理,包括术前检查、资料完善、患者准备、术后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术后个体化躯体护理:术后严格执行去枕平卧位.6 h,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阴道出血、尿量、腹部及切口等情况,术后48 h内不能忽视内出血风险,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患者卧床期间,采用软垫帮助患者减轻受压部位压力,保持舒适卧位姿势。疼痛严重者,应尽早使用镇痛药物。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术后12 h后),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及盆腔粘连。
1.2.2 针对性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耐心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术后需求,并询问患者相关资料,结合临床资料,制定术后健康教育计划,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术后治疗、自我护理、日常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同时,积极疏导患者情绪,避免患者出现负性情绪反应或波动,可与患者多交流,减轻其不良情绪。
1.2.3 出院前指导:术后,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后,增加优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量,同时增加饮水量和高纤维食物摄入量,避免发生便秘和肠粘连。明确告知患者术后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盆浴及阴道灌洗,按时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并记录术后下床时间、早期疼痛、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3]评估患者术后早期(24 h内)疼痛情况,评分0~10分,评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约严重。
表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分组 n 下床活动时间(h) 早期疼痛(分) 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4 12.17±1.53 4.24±1.32 14.68±2.45 4.16±3.24对照组 32 14.51±2.03 6.58±1.17 16.58±3.17 5.79±1.39 t-10.328 12.639 10.214 11.205 P-0.025 0.022 0.026 0.021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下床活动、排气及住院时间和早期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出现肩背部酸痛1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观察组术后出现肩背部酸痛1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感染1例、膀胱或输尿管损伤1例、内出血1例、腹腔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6/32);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腹腔镜已经在妇科临床应用多年,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也极为成熟,患者较容易接受,临床实施率较高,疗效可靠[4]。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术式进步明显,手术创伤、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显著减少,术后恢复效果明显改善,但是围术期仍需严密的临床护理[5]。
我院在多年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中发现,术后护理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必须强化术后护理环节,为此本院基于患者的个体化差异特征,编制了一系列术后个体化护理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围术期护理。本次研究对该护理措施临床实践发现,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2%,3/34)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6/32),组间差异P<0.05,可知术后个体化护理措施,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12.17±1.53)h、早期疼痛评分(4.24±1.32)分、排气时间(14.68±2.45)h、住院时间(4.16±3.2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51±2.03)h、(6.58±1.17)分、(16.58±3.17)h、(5.79±1.39)d],组间差异P<0.05,可知术后个体化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并减轻了术后疼痛,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借鉴。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