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因素分析

2018-09-12 07:4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3期
关键词:剂型中成药肝肾

刘 玲

(盘锦市中心医院药事部,辽宁 盘锦 124010)

在公众的普遍意识里,中成药属于相对安全的一类药物,因此造成中成药使用的不规范,但中药的不良反应仍然不容忽视[1]。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仅包括药物过敏反应,同时某些药物经肝肾代谢,还会出现肝肾的损害[2]。对于中成药药物存在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普遍认为与患者的本身情况、药物的类型以及药物的使用方式有一定关系,为了探究中成药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导致其发生的因素,故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采用中成药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24例,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采用中成药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24例,患者年龄从35~77岁,平均年龄(38.4±2.8)岁,其中男性患者164例,女性患者160例。选入条件:①患者治疗期间为单一中成药药物治疗;②排除其他因素对结果影响;③患者不存在其他对肝肾功能造成影响的疾病;④此次研究得到伦理协会批准;⑤此次参与者均签署同意说明书。

1.2 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采用中成药治疗的患者324例,将患者的所用药物的类型,药物的使用方法,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年龄等信息输入至电脑系统中,进行中成药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准则:①根据国家卫生部的相关规定,若药物为正规厂家生产,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均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发生的与此次治疗无关的对患者产生毒害的临床症状及体征[3];②记录对比所有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并记录每位患者的药物剂型及用药类型,患者年龄等,以进行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的各项指标均采用SPEE20.0软件进行指标间比较,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量类型的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样本对比,通常使用百分率(%)来统计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进行结果检测,如果P值<0.05,承认其在统计学上的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统计药物剂型的不同与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之间关系:探究显示,324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过敏反应最为常见,有81例患者出现(25.00%),也有皮肤损伤75例(23.15%),还有肝肾损伤,血液系统等,在统计学上对比之间的差异,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统计价值(P<0.05),见表1。

表1 药物剂型的不同与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之间关系

2.2 对比患者基本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探究显示,324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64例(50.62%),女性患者160例(49.38%),二者差别不大,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在10岁以下者占8.33%(27例),在11~20岁占4.9%(16例),21~30岁占4.9%(16例),31~40岁占13.89%(45例),41~50岁占17.28%(56例),51~60岁占21.30%(69例),61~70岁占20.37%(66例),71~77岁占9.03%(29例),即从统计学角度分析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统计价值(P<0.05)。

2.3 对比药物类型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324例不良反应发生的患者中,最多是由于药物注射使用导致,占77.78%(252例),其中最多见的是双黄连注射导致,占比率10.80%(35例),口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占15.12%(49例),其中最多见的是龙胆泻肝丸的使用,占到总人数的8.64%(28例),外用涂抹者有7.1%(23例),从统计学角度分析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统计价值(P<0.05)。

3 讨 论

中成药是在相应的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作为原料,结合现代的制药工艺进行药物加工,以制成对于疾病有一定预防和治疗效果的药物[4]。由于以中药作为原材料,其相比于西药,中成药药物的性质更加稳定,同时也能达到临床上满意的治疗效果,而且实验研究表明,中成药药物的不良反应相比于西药的不良反应更小,因此在临床广泛使用[5]。但是正是由于中成药的这些优势,导致临床医师以及患者在服用中成药药物时,并没有严格按照药物使用指南进行用药,因此导致使用中成药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逐渐增长。研究显示,中成药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仅与药物的剂型有关,也与药物的类型有一定关系,更与患者的基本情况关系密不可分。

首先,注射剂型是所有中成药药物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由于注射剂型中的成分缺乏统一规定且成分较为复杂,不同厂家或不同批次都会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再者,药物的不良反应中,以过敏反应的发生居于首位,这可能与中成药药物自身特点有关,由于中成药本身就是以中药为原料,制成的复合药剂,因此其药物的所包含的抗原种类多,容易使机体发生抗原抗体的过敏反应。同时,人体内的大多数药物都是经过肝脏排泄,肾脏代谢,因此,中成药药物经过肝肾时,由于药物的蓄积,会导致患者的肝肾功能受到损伤,如龙胆泻肝丸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同时,中成药还会出现皮肤损伤,血液系统疾病等。其次,中成药药物的不良反应多见于30岁以上的成年患者。最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使用双黄连注射液者最多,可能是由于双黄连在临床使用频率高以及其为注射剂型有关。

在本次研究中,探究显示,324例患者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其中,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也有皮肤损伤的发生,还有肝肾损伤,血液系统等其他不良反应,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药物剂型,患者本身的年龄,药物的类型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临床使用中成药药物治疗时,不仅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等自身情况,也要考虑药物的剂型以及药物类型等,同时针对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表现,做好预先措施,以及时应对。

猜你喜欢
剂型中成药肝肾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两种剂型龟鹿二仙胶对于腺嘌呤诱导肾阳虚型少弱精子症大鼠的干预作用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不同中药剂型,药效有区别?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