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梅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内二科,辽宁 锦州 121400)
心力衰竭是临床诊疗中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是因老年患者各项器官功能下降,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发生灌注不足、肺循环静脉淤血等症状,进而导致患者发病[1]。加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会呈现进行性加重的特点,且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必须长时期卧床,可能会因血液流速减慢、血液黏滞性变高等引发肺炎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如何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干预措施对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比较(分,±s)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比较(分,±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躯体 心理 社会 信仰 总分观察组 40 干预前 42.4±10.3 113.0±10.2 48.4±8.2 27.1±4.3 248.5±10.3干预后 62.2±8.3#* 128.0±10.4#* 69.3±7.3#* 48.9±4.3#* 273.1±10.3#*对照组 40 干预前 42.5±10.3 112.5±10.4 47.4±7.3 27.2±4.3 249.5±10.3干预后 53.2±7.3# 118.3±10.4# 59.0±7.3# 38.0±4.3# 262.6±10.3#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中所选取的心力衰竭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并于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共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68.7±4.6)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2例、Ⅱ级23例、Ⅲ级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69.2±4.1)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3例、Ⅱ级21例、Ⅲ级6例。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含强心药物、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干预:①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因、治疗方案、发展及预后进行宣教,说明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对健康生活方式进行讲解,引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改变不良习惯。②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沟通,掌握其心理状态,耐心和认真对待患者主诉,鼓励患者表达想法,基于患者心理特点给予其心理开导、安慰,联合患者家属做好患者心理支持工作,邀请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向心理悲观患者现身说法,提升患者治疗信心与积极性。③用药指导:详细交代药物用量、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了解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运用患者家属力量监督患者规范用药,以帮助患者养成规范服药习惯。④饮食指导:根据患者饮食偏好,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对盐的摄入量进行减轻;每日早餐前对患者体质量进行监测,明确是否发生水钠潴留;注意少食多餐,饮食低热量与高蛋白以及高纤维事物。⑤康复活动指导:对于心功能较差的卧床患者,指导其主动活动四肢;每天可室内进行4次步行,每次10~15 min,视情况对活动量加减;活动期间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对于心功能相对较轻者,指导其每日步行2~3次,步行距离可从250~500 m向500~1000 m递增。⑥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按时按量规范用药;基于自身爱好对合适运动项目加以选择,如散步或打太极等,坚持每日锻炼;定期来院复查。⑦出院后,由专职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半年随访,每周通过电话了解患者对治疗计划执行情况跟,每2个月对患者进行家访,对患者康复计划及时加以调整。
1.3 观察指标:应用生活质量量表(QLSBC)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容包括4个方面(46个条目),即躯体、心理、社会、信仰,每个条目0~10分,总分0~460分,随着评分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2]。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躯体、心理、社会、信仰因子评分及QLSBC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信仰因子评分及QLSBC总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信仰因子评分及QLSBC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再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n(%)]
近些年,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心力衰竭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加之,老年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极易受机体状态的影响,导致患者心功能恢复效果并不理想。综合干预措施是从患者心理、生理及生活等方面给予干预,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各方面达到康复效果。但是由于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病程长、预后效果差等特点,患者多担心疾病对其日后生活产生的影响,极易出现急躁、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不良情绪的产生是导致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此时,医护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及情绪变化情况,给予支持、鼓励、启发、暗示等心理护理。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向其讲解病症发生原因、防治方式,强调保持良好心理的重要性。除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外,叮嘱家属多陪伴患者,促使其保持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
另外,医护人员要注重患者的病情进展,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等指标情况,如果发现心率>100次/分钟,提示病情极有可能加重[3]。此时,要加强夜间的巡视,便于第一时间掌握病情变化情况,并及时给予恰当的处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感染,预防患者的病情加重。叮嘱患者要卧床休息,有助于促进水肿快速消退。同时,依据病情合理调整卧位,定时协助为患者翻身,长时期卧床的患者给予软垫,避免局部受压引发不适症状[4]。输液过程中,按照医嘱采用静脉滴注治疗时,必须合理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率,防止因输液速率过快,使患者短时间内心脏负荷升高,加重心力衰竭症状。此外,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维持输液速率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加快输液速率,且要考虑患者用药输液时间,建议运用静脉留置针,防止由于多次穿刺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只有加强注意以上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风险预警干预,就能够尽可能降低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率,也可避免患者出现再次住院。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综合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再住院率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也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综上所述,根据心力衰竭风险预警特点,合理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