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安 吕娜娜
(1 庆阳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甘肃 庆阳 745000;2 陇东学院岐伯医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acute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AAIO)临床中较为多见,该病症的临床特点表现在病情变化快、起病急[1],据相关学者研究,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2],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对于此类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与预后有着直接的联系,基于此,本文就对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72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时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72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不同的手术治疗时机进行分组,分为早期组与延期组,每组各36例,早期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26岁,中位年龄(41.25±3.67)岁,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11例,高中学历13例,初中级初中以下学历12例;延期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4岁,中位年龄(43.65±4.08)岁,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12例,高中学历14例,初中级初中以下学历1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男女比例以及学历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待所有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禁食、禁水以及补液等治疗,患者在保守治疗24~48 h内或是更长时间(48 h以上),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是加重,则应该进行手术探查,并根据腹部探查结果行相应的手术方式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肠坏死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如:肠坏死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用率(%)的形式表示,数据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等用(±s)的形式表示,数据用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表1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不同时机手术比较
早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延期组,早期组患者肠坏死率11.11%,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5%,延期组患者肠坏死率33.33%,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粘连性肠梗阻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都可诱发肠梗阻。目前临床最常见的粘连性肠梗阻多由于腹部手术后引起,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大类: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多数病例在保守治疗后在短时间内复发概率高[3],因此,急性粘连性肠根阻选择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当然并非所有接受手术治疗患者都能达到良好的预后,少数患者仍然存在反复发作肠梗阻症状或者临床症状不能完全改善,并伴有并发症的出现。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临床疗效与实施手术时机密切相关,因此很多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很难以根据患者病情转变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导致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
有学者报道,目前临床手术中,有三种情况应该选择尽早手术治疗:①已经明确发生肠绞窄患者;②有肠绞窄倾向患者;③保守治疗没有症状没有明显缓解者[4]。临床中目前对于肠绞窄的诊断已经给出明确观点,但是对于该种类型的病症手术时机的选择并没有明确规定,大多数患者都倾向在发病后的48 h内手术,但是也有少数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后且时发病时间超过48 h后才开始接受手术治疗,此种情况下,就会提高并发症以及肠坏死等不良情况概率。
本次研究中,早期组患者肠坏死4例,比例为11.11%,手术后2例患者有并发症,1例腹腔脓肿,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55%,延期组患者肠坏死12例,比例为33.33%,手术后9例患者有并发症,3例腹腔脓肿,3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肠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由此可见,对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肠扭转以及内疝形成等情况,对于发病早期的肠扭转和内疝也可能表现为单纯性梗阻,这种情况不能拖延,很难容易导致病情的恶化,应该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时间应该把握在48 h内为最佳,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肠坏死、死亡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治疗、治愈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