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英
(山东省胸科医院呼吸监护室,山东 济南 250013)
呼吸衰竭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功能障碍的表现[1],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会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也可能会增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综合征[2]。临床常见的呼吸衰竭引发原因有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病变以及神经中枢等[3],患者大多都有心、肺、肺血管、支气管、神经肌肉、胸膜等严重器质性疾病史,除了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的病理表现外,患者还会出现呼吸急促、困难、精神神经症状等[4]。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呼吸机或切开气管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较显著,但由于发病后患者往往会负面心理,极大的影响了治疗效果[5]。研究显示,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心理,还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改善预后[6]。本文就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将本组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5~81岁,平均(55.48±11.54)岁;病程1~5个月,平均(2.46±1.31)个月;文化程度:2例大专及以上,6例中专,4例高中,12例初中,16例小学;职业:5例自由职业,4例干部,19例农民,12例工人。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5~82岁,平均(55.39±11.65)岁;病程1~6个月,平均(2.35±1.26)个月;文化程度:3例大专及以上,6例中专,4例高中,12例初中,15例小学;职业:6例自由职业,4例干部,18例农民,12例工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且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并及时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呼吸衰竭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预防方法、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呼吸衰竭的认识,让患者更加主动的接受临床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7];②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定时为患者吸痰、翻身、拍背,并及时将其口咽部的分泌物清理,如有必要可进行雾化吸入,促进分泌物排出;③心理干预:由于呼吸衰竭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因此患者不能进行较大的运动量,会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积极交流,倾听患者诉说,了解患者心理,对其进行心理疏导[8];④病情监测: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脉搏、皮肤颜色等变化,若患者血气分析参数出现异常,需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以及生理指标和护理满意度。①护理效果: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任何改善或加重,动脉血气无任何改善;一般: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较之前有所改善,动脉血气有所好转;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动脉血气恢复正常[9]。②焦虑、抑郁程度: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分值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抑郁和焦虑越严重;③生理指标:包括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④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总例数×100%[10]。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完成组间临床指标的比较,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2.50%/80.0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n(±s)]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n(±s)]
评分(分) 时间 观察组(n=40)对照组(n=40) t P SDS 护理前 70.21±1.32 70.44±1.87 0.6355 0.2635护理后 42.54±3.21 58.24±2.44 24.6264 <0.0001 SAS 护理前 76.30±6.45 77.37±6.41 0.7442 0.2295护理后 41.48±8.50 60.68±8.56 10.0662 <0.0001
2.3 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心率、PaCO2、PaO2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对比[n(±s)]
表3 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对比[n(±s)]
组别 例 心率(次/分) PaCO2(mm Hg) PaO2(mm Hg)观察组 40 87.9±4.5 56.1±2.3 86.7±3.7对照组 40 93.8±4.9 66.2±3.3 67.8±2.9 t - 5.6089 15.8804 25.4270 P - <0.0001 <0.0001 <0.0001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0%/80.0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1],因此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但由于这里患者长期受疾病的影响,不能有效的进行自由活动,多伴有烦躁、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12],且重症监护室都是收治的病情严重、危及的患者,常有抢救等情况,这会进一步扩大患者不良心理,使患者出现逃避心理,极大的降低了治疗依从性[13]。
因此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护理工作尤为关键,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护理服务模式,该护理模式以人为本,强调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互动,增加护理人员与其的亲近感,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并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生命价值,提供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冯红燕研究显示,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进行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4]。
肖少娴[15]研究显示,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进行人性化优质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生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生理指标;观察组SDS、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 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患者满意,治疗依从性高。
综上所述,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生理指标,缓解不良心理,值得临床推广。